供应链加速向印度、东南亚转移 我国外部脱钩风险加大


来源:阜成门六号院 我国参加全球化的最大优势仍在于供应链,不像日韩那样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建立起科技创新研发和品牌的顶端地位,中国如果丧失供应链的中心位置,那么经济受到的猛烈冲击,应该尽早引起有关...
来源:阜成门六号院
我国参加全球化的最大优势仍在于供应链,不像日韩那样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建立起科技创新研发和品牌的顶端地位,中国如果丧失供应链的中心位置,那么经济受到的猛烈冲击,应该尽早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制智库特别提示,中国与外部经济脱钩风险增加,全球供应链加速向印度和东南亚转移;以及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潮,将是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风险。
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与外部的脱钩风险就在加大,美国为首的西方出于政治安全及经济利益的双重考虑,试图重构供应链,降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系统的地位,将印度及东南亚塑造成为新的供应链中心。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日韩企业,都对印度和东南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供应链正在加速向这些竞争国家转移。
现在越南经济强力复苏,去年疫情虽然严重,但是进出口总额依然突破6000亿美元,创造新的历史记录。而越南出口货物最主要的两个产品是:手机及其零件,如果长三角不及时复工,珠三角也维持严格的lockdown,那么可能会促使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上的外企转向越南。
最近日本领事馆致上海市政府的信,提出了在沪11000名企业的困境,以及表达了对撤资潮有可能发生的担忧,这个现象值得重视。
当然,封控对供应链的影响,不仅涉及到外企,更涉及到我们本土企业。比如,华为和小鹏汽车高管都已经呼吁,如果不复工,那么这两个企业到5月份就无法维持运营。
全域静止对生产、物流的限制,以及出入境隔离制度对人员的限制,导致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根据港中大宋争教授的研究,全面封锁会使城市之间经济成本增加67%,城市内部的经济成本增加144%) ,以及国际经济往来成本远远大于国际同行,对于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利。
(根据廖理教授的研究,2020年小微企业倒闭率为18.46%,而2019年为6.65%)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中小企业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最脆弱;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最重要,为全国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和80%的就业岗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疫情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7.5万亿,而目前已经突破50万亿。清华大学五道口经济学院廖理教授对疫情的追踪研究表明,即便是2020年下半年经历了强力的经济复苏,当年中小企业倒闭数量仍旧达到2019年的三倍左右。经过这两年多的疫情,我国中小企业运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经营是非常困难的,未来极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倒闭潮。之所以称目前进入“后疫情时代“,是因为国外已经普遍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群体免疫,加上接种疫苗的人数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均达到8成以上),国外的每日新增病例出现骤降,美国从年初的50万以上,3月以来稳步降至5万以下,法国从30多万降至10万左右,俄罗斯也从10多万降至1万左右。随着疫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很多国家纷纷调整防疫等级,放宽人员流动限制,比如,瑞典宣布取消所有疫情防控措施;韩国也从25号起取消一切管制禁令;日本则计划从夏季起,将新冠肺炎从传染病第二等级下调到第五等级,降为普通传染病。预计,国外在今年下半年、最迟明年有望实现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美国和法国近三个月的日新增病例变化)
我国由于过去采取了成功的清零政策,社会感染水平处于世界最低状态,因此,缺乏国外的免疫屏障,当西方纷纷放开疫情管制后,我国防疫陷入两难境界。在全球经济、人员流动日渐活跃起来的情况下,如果长时间维持国内的封控状态,固然可以维持较低的感染率,但是生产要素的交易和流动长期被限制,会对我国经济产生系统性的挑战。在这里主要讲讲封控对中国与全球供应链的关系,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因为这两个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性问题。对供应链的冲击,加大外部与中国脱钩的风险
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与外部的脱钩风险就在加大,美国为首的西方出于政治安全及经济利益的双重考虑,试图重构供应链,降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系统的地位,将印度及东南亚塑造成为新的供应链中心。后疫情时代,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防疫政策导致企业生产、出口及人员流动的极大不方便,中国日渐成为一个“孤岛”,而另一方面,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在强力复苏,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日韩企业,都对印度和东南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供应链正在加速向这些中国竞争转移。现在越南经济强力复苏,去年疫情虽然严重,但是进出口总额依然突破6000亿美元,创造新的历史记录。据越南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刚刚过去的3月份,进出口总额为673.7亿美元,环比增长38.1%。其中出口额为347.1亿美元,环比增长48.2%,越南很多工厂本年度的订单都已经排满,今年贸易总额有望达到8000亿美元。而越南出口货物最主要的两个产品是:手机及其零件,上个月出口额148.8亿美元;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其零件,上个月出口额132.4亿美元。如果长三角不及时复工,珠三角也维持严格的lockdown,那么可能会促使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上的外企转向越南。最近日本领事馆致上海市政府的信,提出了在沪11000名企业的困境,以及表达了对撤资潮有可能发生的担忧,这个现象值得重视。(“越南制造”越来越成为中国的强大竞争对手)
另外印度的经济复苏也值得重视。根据3月1日,印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度GDP增长率高达8.9%,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预计今年仍能达到8%以上。印度2021财年出口额达到6689亿美元,比2020财年增加34%;刚刚过去的3月份,出口额达到6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今年印度的出口额有望突破7000亿美元,达到日本出口总量的90%左右。未来两三年印度有可能成为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出口国。(去年下半年以来,印度出口强劲复苏)
美国总统拜登于去年2月份签订《关于美国供应链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America’s Supply Chains),旨在供应链问题上“去中国化”,印度则是其主要替代目的地。受政治风向以及经济因素考量,惠普、苹果、戴尔等纷纷在印度布局新的供应链。以苹果为例,该公司三大代工厂鸿海、和硕和纬创均已经在印度投资建厂,有逐步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到印度的打算。由于封城措施导致苹果在昆山和上海代工厂,以及多个供应链厂家的停工,今年在印度生产的苹果手机将创新高。代工厂的搬迁和供应链的调整,并不像一些人分析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影响中国产业体系竞争力的大事。因为,如果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很多产业的崛起,都是围绕某些国际大企的供应链做起来的。如果代工厂日后全部搬迁到印度,就有可能在印度培养起与中国相匹敌的供应商体系,对我国的相关产业都是严重挑战。从目前来讲,我国参加全球化的最大优势仍在于供应链,而不像日韩那样在90年代末已经建立起科技创新研发和品牌的顶端地位,中国如果丧失供应链的中心位置,那么其冲击,要远远大于制造业日韩转移到中国的冲击。当然,封控对供应链的影响,不仅涉及到外企,更涉及到我们本土企业。比如,华为和小鹏汽车高管都已经呼吁,如果不复工,那么这两个企业到5月份就无法维持运营。全域静止对生产、物流的限制,以及出入境隔离制度对人员的限制,导致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根据港中大宋争教授的研究,全面封锁会使城市之间经济成本增加67%,城市内部的经济成本增加144%) ,以及国际经济往来成本远远大于国际同行,对于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利。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问题
在这里谈中小企业,是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最脆弱。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最重要,为全国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和80%的就业岗位。大企业具有雄厚的资产和充足现金流,以及足够的社会信誉做保障,抵御风险能力一般比较强,尤其是我国大型企业又以国企为主,更有国家资源的背书,可以说是全球风险等级最小的企业。那些中小企业在面临经济社会形势下行的时候,抗风险能力就小的多。根据艾瑞咨询的研究,2020年疫情第一年,我国大型企业利润率同比仅仅下降0.8%,可谓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0%和37.4%。又根据清华大学朱武祥教授等人在2020年初的疫情中,对1400多家中小企业的调查,在没有任何营业收入的情况下,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只有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根据朱武祥教授的研究,不足15%的企业可以在没有现金流的情况下维持3个月)
再看疫情限制措施维持时间。根据流行病传播规律,一个地方一旦病例达到2000以上,那么封城的周期就要达两个月以上。比如,年前西安从封城到解封用了34天,而商业完全恢复用了两个多月;目前长春已经封城近两个月,预计解封至少要到5月初;上海的静止状态,预计至少将持续到5月份底。那就意味着,如果政府没有有效的纾困措施,将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在两个月以上的封城中面临倒闭的风险。我们也可以参考美国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来看封城状态下中小企业的状况。美国媒体《政治家》(Statesman)的研究,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全美小企业倒闭了37.5%,封控最严重的加州倒闭了39.1%。又根据《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报道,加州在疫情后,大约三分之一的餐馆永久停止营业,疫情最初6个月,中小企业倒闭3万多家,加州失业率刷新历史记录,达到12%以上(疫情前为4.5%左右)。参考资料
1.Hurt by Lockdowns, California’s Small Businesses Push to Recall Governorhttps://www.nytimes.com/2021/02/19/business/newsom-coronavirus-california.html2.Fact-check: Have one-third of US small businesses closed during pandemic?https://www.statesman.com/story/news/politics/politifact/2021/06/08/3.Nearly a third of California\'s restaurants permanently closed as pandemic set inhttps://abc7.com/restaurants-coronavirus-pandemic-covid/10663697/4.Apple’s Big Bet on India Gets Bigger Stillhttps://www.wsj.com/articles/apples-big-bet-on-india-gets-bigger-still-116496823655.朱武祥等:疫情中的中小企业如何自救,《清华金融评论》2020年2月刊6.廖理等:新冠疫情导致小微企业生存率下降,《清华金融评论》2021年2月刊
百万读者都在读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