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电学子~~~对付负面情绪你需要这个


桂电之声 FM93.2第三期 聆听我的声音,拨动你的心跳。 大家好,欢迎来到桂电之声FM93.2网络电台第三期节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如何舒缓负面心理情绪。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
桂电之声
FM93.2第三期
聆听我的声音,拨动你的心跳。
大家好,欢迎来到桂电之声FM93.2网络电台第三期节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如何舒缓负面心理情绪。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节目
如何疏导有妙招
”
“
负面情绪不要怕
NO.01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
我们容易产生哪些负性情绪
l 焦虑。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娱乐放松的途径减少,致使我们的负性情绪无法排解,焦虑程度升级,部分个体会感到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有失控感,容易发脾气,无法自控地关注各种疫情相关信息。
l 恐惧。对疫情的反复过度紧张害怕,担心自己或家人感染病毒,害怕随时都可能接触到病毒携带者而被隔离,感到生活不可把握、失去了确定性。
l 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孤独、无助等,当疫情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家庭等重要事项时,忍不住心痛、哭泣,甚至会感到一切都完了,出现悲观厌世的想法。
l 愤怒。原先生活、工作、社交节奏和计划容易疫情信息的不确定性、疫情局势的反复性等被打乱,从而对疫情防控举措感到烦躁、怄火、愤怒。变得愤世嫉俗,甚至对学校、政府产生埋怨、指责心理。
l 精疲力竭、麻木。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中,而自己的应对或他人的帮助无法缓解困难时,我们的生理资源或心理资源会很快被耗光,折损了继续应对的能力,继而对压力感到麻木。
NO.02
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实现“心理自救”呢?
在疫情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反反复复经历着两种焦虑和恐慌:一份源自自己所处的状态,一份则源自叠加了无数次的疫情反复信息。那么,当我们受疫情影响产生系列情绪问题时,该如何积极开展心理调适,舒缓心情呢?根据心理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开展:
1.认知调适
l 相信科学,树立坚定的信心。以往的经验证明,科学和团结的力量已经帮助我们战胜了很多病魔。钟南山院士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已达81.9%,年底将实现群体免疫!”相信这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役也一定会胜利。
l 用“审辩式思维”,做好积极防范。通过官方渠道客观了解疫情相关信息,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控措施,不轻信谣言,控制自己过度关注疫情信息。
l 做好时间管理,享受当下美好。尽可能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营养均衡。适时地锻炼身体,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还可给自己做规划,把时间合理利用起来。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给自己做时间表或任务清单,避免无所事事带来的“胡思乱想”,身心共同做好防护。
2.情绪调适
l 转移注意力,唤起积极情绪。试将注意力转移到疫情之外的事情,如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或者想象自己曾经历过的一些开心(或温暖、感动、幸福)的事情,帮助自己唤起一些积极的情绪。
l 进行适当的情绪表达和宣泄。可以向亲朋好友倾诉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情绪与烦恼,可以坚持写日记以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可以试着和自己说说心里话,梳理和缓解自己的情绪。
l 善用自我暗示,与情绪和解。要认识到自己出现消极情绪是正常的,当情绪来了,不妨先让它们待一会,冷静的反观自己所处的情况,理性分析。不要过分的压抑和封闭自己,找到合适的方式把心里面的“浊气”好好排出去。
3.行为调适
l 进行放松训练,关注身体变化。通过想象放松、肌肉放松、正念冥想等放松技术,帮助自己缓解情绪。如通过正念冥想,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的身体感受,关注每一次呼吸的气流如何在我们身体内游走、每一块肌肉如何运动和相互牵连,简单、纯粹地关注我们身体的运作模式,不必对此期间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做过多的评判和担忧。
l 建构心理支持系统,减少孤独感。疫情反复期间,心态会发生各种变化,经常需要亲人、友人、老师的帮助。人是社会动物,仅靠自身单打独斗是不够的。要联系家人、联系朋友,寻求大家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挺过艰难时光,取得抗疫最后的胜利。
l 寻求专业帮助,获得心理支持。如果持续心情不好,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拿不起、放不下,始终难于自我缓解,可以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系统上线了个体心理咨询预约、疫情心理援助预约、心理功能室预约应用服务,同学们可根据个人需要在相应版块进行预约。也可移步花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216室进行现场预约(非假期期间)。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面对疫情的反复,情绪上出现波动是很正常的,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进化角度而言,这些负性情绪是人类应对危险与伤害的自动化反应。有了恐慌,我们才会意识到危险;有了焦虑,说明我们对某件事有了紧迫性,可以促使我们有所行动。因此,我们无需过分排斥,更不必因负性情绪而感到焦虑。保持平常心,重视、照顾好自己,时间揭晓答案!
▻▻▻
素材/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 萧琳
策划 / 胡佳媛 宁 弘
主播 / 周思琪 慕纪超
音频 / 周思琪 王 斌
编辑 / 海报 / 胡佳媛
校对 / 欧阳鑫
审核 / 王再新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