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1门课程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023-01-05 09:17 浏览量: 360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我国力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遴选具有导向性、代表性、引领性的课程思政案例,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教师张晨利申报的《结构力学》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

在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展示活动中,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教师刘铸永《理论力学》、郭晓宇《工程流体力学》2项课程案例入选。目前,船建学院共3门课程案例获评全国高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类

课程特点介绍

力学课程是工科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众多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本科生通过力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记忆力学知识,更能够形成力学思维,提高力学素质,并激发专业情怀。结构力学课程是工程力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力学课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对复杂杆系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的方法和解决实际工程中力学问题的能力。结构力学既是前续力学课程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后续开展毕业论文和解决工程实践中力学问题的基础,是联系力学基础理论和工程专业知识的纽带。

结构力学课程以国家基建的迅速发展为大时代背景,涉及丰富多样的工程结构案例。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入工程案例,发掘课程的思政要素,赋予知识国家印记,一方面启发学生认识结构的力学原理,一方面见证我国在基建工程中取 得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力学专业兴趣,提高力学素养,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设计

在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以上海市重大桥梁工程为背景,以弘扬林元培院士的科学精神为主题,精心发掘结构力学知识点的思政要素,赋予知识国家印记,努力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学生的力学素养,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思政案例

“超静定梁结构内力计算”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采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结构的内力

教学目标

通过本理论知识学习,实现:

1. 能够借助力法,正确选取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完成力法分析计算,绘制结构内力图,培养学生的力学建模能力。

2. 深入理解力法原理的力学本质,改进传统理论体系,培养科研创新精神。

课程思政融入点

以创新性的理论解决桥梁结构内力计算问题杨浦大桥由设计大师林元培院士担任总设计师。在杨浦大桥的设计过程当中,林元培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桥梁的内力计算。相比已经建成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主跨长出了179米,古典桥梁内力计算理论因误差过大已不再适用。林元培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新理论—— “空间结构稳定理论”,攻克了大桥内力计算的难关,大大超越了外国专家针对杨浦大桥的内力计算准确度,赢得了国际桥梁专家的高度赞扬与肯定。内力计算问题同样是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复杂的超静定梁结构,可以采用“力法”计算其内力。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对理论知识机械记忆,对原理应用生搬硬套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杨浦大桥的工程实例。介绍林元培院士采用全新“空间结构稳定理论”解决桥梁内力计算的创举, 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创新对于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领会结构力学的精髓实质不仅在于记忆理论知识本身,更在于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深入理解结构的力学本质,从而进一步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院士语录启示:创新

林元培院士说“只有创新才有进步,人才都是在创造中成长的。”林元培与桥梁相伴的一生就是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不断创新的一生。杨浦大桥的建设,要把世界最新桥型的跨径从465米提高到602米,林元培不知度过了多少无法安眠的夜晚,才完成了这一桥梁史上的奇迹。林院士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就像指路明灯,在人才教育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和学生一起学习院士语录,重温桥梁设计过程中艰难的攻关历程,体会以创新谋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学好专业知识,服务祖国建设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反思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在力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教育的要求。结构力学课程作为联系力学基础理论和工程专业知识的纽带,在高素质力学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渗透到结构力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提升学生政治觉悟、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意义重大。

结构力学不同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力学基础理论课程,它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即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复杂杆系结构,涉及丰富多样的工程结构案例。因此以国家基建的迅速发展为大时代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上海重大桥梁工程实例,讲解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力学难题,学习桥梁设计专家在攻克难关中表现出来的勇于创新、勇于付出、勇于承担责任的科学精神。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师一起见证了我国的崛起和强大,激起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真正意识到了力学专业知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树立了投身国家建设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将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付诸于实践,大大提升了课程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船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

船建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对接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战略,各专业结合学科特色和新时代专业背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面向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顶层设计、实施路径、组织落实、机制保障、效果评价、持续改进等各方面思考与设计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不显山、不露水,保持专业课程的原汁原味,将“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贯穿到教学目标,实现“工程教育核心理念+课程思政=融盐于汤”。

近年来船建学院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建立学院牵头统筹、学科专项工作小组落实推进体系

制定《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指南》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融入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持续推进领航学院/团队/课程建设,引领培育示范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拓宽合力育人力度

完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

未来,船建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通过听评反馈等活动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内涵,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对应;鼓励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持续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动领航团队与领航课程建设。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通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