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梁慧思教授:引领终身学习迈向新高度


未来可能会更加难以捉摸,但也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教授简介
Susanna Leong | 梁慧思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务长
(专硕课程与终身教育)
持续与终身教育学院院长
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教授
未来可能会更加难以捉摸,但也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疫情何时结束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确信,它让我们慢慢接受了“新常态”。
去年,我们看到政府政策发生较大程度的转变,也开始期待远程工作、加速技术运用以及行业内部和跨行业企业间不同寻常的联合。显然,过去的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未来的发展要求,且其中差距正飞速扩大。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新的增长机遇。
为了保持领先,我们将确立全新的关注重点,涉足全新的关键领域。机构和组织正处于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发展环境中。传统商业模式遭到颠覆,常常被新兴技术解决方案所取代。因此,团队需要不断创新,创造差异化价值。我们可以通过磨砺自身和保持竞争优势来实现这一点。
唯一可持续的优势就是保持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速度,从而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为了尝试新事物并创造价值以应对不断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反应灵敏。接受灵活的体制、培养强大的学习文化、打造适应变化的体魄,这些都能帮助我们保持敏捷,维持竞争力。
我们必须秉持开放的心态,走出舒适区,不断投身学习和再学习的过程,也要准备好在职业生涯中随时都会如同新手一般重新出发,拥抱新知识和新技术。
新加坡国立大学郑重承诺,将为校友和更广泛的群体提供终身学习支持,这一点坚定不移。
根据2021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报告》(World Economic Forum report)的主要发现,加快对职业技能升级和技能重塑的投资,可至少增加6.5万亿美元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到2030年创造530万个新就业机会,且有助于发展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经济。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我们也意识到,如今在部分学科中,技能和知识的保质期明显缩短。新国大教育可能从学生取得第一个正式学位开始,但不会就此结束。
我们致力于确保毕业生对未来做好准备,其中不可或缺的举措就包括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课程(Continuous Education and Training)为校友的整个职业生涯提供支持。
2016年6月,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持续与终身教育学院,正式承诺将继续教育和培训课程作为新国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国立大学持续与终身教育学院运用全校16所学院及本学院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与新加坡精深技能发展局(SSG)、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和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SG)等行业和政府机构密切合作,为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职场人士(我校校友和公众)提供高质量全资质课程和短期课程。
以速度和创新作出应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职业技能升级和技能重塑方面一直保持战略主动性。从引入创新的跨学科教育到实现在线学习和成人教育现代化,我们力求为学习者提供引人入胜的高附加值学习体验。
众所周知,新加坡国立大学也迅速推出各项计划来支持我们的毕业生、校友和职工,比如在疫情困难期推出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坚韧与培育计划(NUS Resilience and Growth)和“新心相连”技能提升计划(SGUnited Skills Programme)。
提升可获得性与包容度。我们也一直在考虑让忙碌的职场人士也能获得学习的机会。
除了在晚上和周末提供课程外,我们还为希望以小而灵活的方式学习并获得研究生证书的学习者提供行政管理和研究生证书(Executive and Graduate Certificates)。希望获得行业相关技能以便立即展开求职的学习者可以尝试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业证书项目(NU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Programmes)。这些证书项目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各学院开发,涵盖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数字营销等热门领域。
将新国大继续教育和培训课程扩展到更广泛的群体。有志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第一个本科学位的职场人士现在可以通过Advance@NUS项目追求自己的梦想。该项目在选择申请人时优先考虑其职业经验。
我们的职业转型计划(Professional Conversion Programmes)为希望转行的中年职场人士、经理和高管量身打造,帮助他们获得转入护理和数字销售等行业所需的新技能。
许下20年以上的终身教育承诺。我们正在为校友打造更多教育产品。在我们的设想中,这些产品能引领他们进入更广阔、更印象深刻的学习体验领域。我们希望与你合作制定这些项目,使之完美契合你的学习需求与愿望。期待很快与你取得联系,倾听你的意见。
文章英文原载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关系办公室(OAR)官网
原题为NEWER HEIGHTS TO SCALE
(本文转载自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4 2025年博士入学末班车!香港岭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博士(DAIS)项目招生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