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新加坡金融监管的两难困境


香港与新加坡金融监管的两难困境
就在几年前,政府和监管机构还在鼓励建立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sed finance, DeFi)的实验性监管政策,如沙盒和特殊通行证等并非针对特定行为或参与者的预防性监管政策。然而,鉴于最近DeFi市场暴露出其弱点,监管环境再次发生新变化。同时,大环境和监管方式的转变也格外影响了新加坡和香港作为全球大型加密货币市场的相对吸引力。
新加坡和香港都致力于打造一个既吸引资本和投资,同时为投资者和客户提供充分保护的环境。但国际资本流动是变化无常的,尤其在相对较少监管的DeFi市场。即便是监管态度发生轻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资本外流,因此,这两个城市的监管都有着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必须在吸引资本流动和严格监管之间取得平衡。
教授简介
Ben Charoenw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金融系助理教授
新加坡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许多加密货币市场的行为就像我们快进式观看“金融史教训如何造成目前众多监管规定”。金融监管当中有一个基本的道理—将客户资产和公司资产区分,但众所周知,这是已倒闭的FTX加密货币交易所没有做到的,因其关联贸易公司Alameda Research使用客户资产在加密货币市场进行大规模定向押注。FTX的联合创始人、时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am Bankman-Fried的被捕也为世人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违反市场法规的真正后果。
新加坡在这事件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因为淡马锡公司(Temasek)在曾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交易所FTX上损失了2.75亿美元投资。这一事件也暗示了在创新与安全保障取得平衡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而在这之前,三箭资本(Three Arrows Capital)也在新加坡宣布了破产。这家加密货币对冲基金欠债权人超过30亿美元的欠款,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远远超过了他们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持有的监管许可。
当然,香港也有自己的问题。总部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商Genesis也在FTX崩盘后停止了提现。去年11月,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考虑推出一项新的监管政策,该政策可能会允许市场推出像比特币(Bitcoin)和以太币(Ether)等交易所买卖基金。此举加剧了该地区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等其他平台之间的逐底竞争。
竞争激烈的市场
各大城市都争先恐后地将自己打造成金融中心来吸引资本流动,加密货币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些城市并没有禁止加密货币,即使他们不鼓励对加密货币进行零售投资。
新加坡禁止了针对散户投资者的加密货币广告,但该国也应该坦承其保护的局限性。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Lawrence Wong)曾在议会上表示,加密货币平台可能会因为欺诈、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或过度的风险承担而崩盘。“再多的监管也无法消除加密货币带来的损失风险。”
面对FTX的倒闭和未经授权使用客户资金的不当行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虽然FTX不在新加坡运营,但他们不可能阻止新加坡的用户直接到访海外的交易平台。
诸如客户和公司资产分离等措施正在酝酿之中,全球券商交易的监管基础重新确立,情况或有可能会得以改善。但如禁止向散户投资者投放加密货币广告,可能会让他们感不知所措,或者把他们推向其他地方。
从地区竞争的角度来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反应是有道理的。该部门担心,过于严厉地打击加密货币只会让资金和人才流向海外。
香港遭遇的困境
与新加坡相比,香港的地缘政治使其处在了相对弱势的地位,因为很多技术人才已经从香港涌入了新加坡。新加坡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然而,由于中国对加密货币持反对态度,这些活动可能会流向香港,因为香港是中国用户的“避风港”。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加密储蓄和押注产品不会像银行存款那样受到保护。事实上,一些产品可能是未经许可的投资基金,因此发价人可能会面临罚款和监禁的处罚。香港市场能否安然度过FTX崩盘的余波,仍有待观察。在撰写本文时,另一家加密货币交易平台Atom Asset Exchange也已暂停了客户取款服务。
鉴于目前的经济情况,香港的监管机构可能正在走向一个过度冒险的处境。这可能会给投资者和客户带来潜在的风险,加密货币最大市场虽然吸引了最多的资本,但也存在最大的风险。
以太坊(Ethereum)区块链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接受《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采访时评论说:“如果你有了某种名声,就很容易在无意之中吸引各种各样的‘Do Kwon’(权道亨),他指的是备受争议的Terraform Labs创始人Do Kwon,该公司发行的稳定币TerraUSD已经发生了巨大崩盘。”
总体而言,从鼓励沙盒等实验性法规到禁止特定不法行为的预防性法规,过去几年新加坡和香港的加密货币政策一直都在发生变化。但是,这两个城市的监管机构都面临着“监管平衡”问题,因为他们必须在吸引资本流动的同时,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来确保用户安全。尽管吸引更多资本的竞争压力会使这两个城市陷入“囚徒”一般的困境,但采纳和执行能够提高稳定性的监管法规必定会带来益处。
作者:Ben Charoenwong,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本文转载自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