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商学院EMBA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联合求是文学社探寻甘坑古镇历史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21-07-22 15:37 浏览量: 2309
 智能总结

7月18日,人大商学院EMBA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和EMBA求是文学社联合举办探寻甘坑历史文化活动,组织参观状元府、家风家训馆、甘坑博物馆、黄志博物馆等。 中国人民大学EMBA校友会副会长、大湾区校友...

7月18日,人大商学院EMBA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和EMBA求是文学社联合举办探寻甘坑历史文化活动,组织参观状元府、家风家训馆、甘坑博物馆、黄志博物馆等。

中国人民大学EMBA校友会副会长、大湾区校友会会长、深圳市今朝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峰,中国人民大学EMBA校友会副秘书长、大湾区校友会秘书长杨春莲,人大深圳校友会秘书长孙晓岚,中国人民大学EMBA求是文学社社长陆军锋、秘书长楼蓉等三十多人参加了活动!并特地邀请黄志博物馆创办人黄志先生、养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穆永东先生、大湾区文旅院执行院长·粤湾国际文旅公司执行董事陆天阳先生参加了活动。

甘坑客家小镇具有350多年的历史,是华侨城集团打造的荟萃深圳本土客家民俗、客家围村建筑、客家民间艺术、客家传统美食、客家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甘坑古镇里,客家民居,众多古建,依山傍水,房连巷通,错落有致,犹如画卷。更有古炮楼、清新巷、状元府、凤凰谷等风情建筑融于山水之中,与几百年的客家排屋形成一种独特的客家文化载体。

相传300多年前的雍正年间,在江西婺源县,出了一位叫刘选的神童。他五岁能诵唐诗百首,十岁即成佳作多篇。历经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夺魁,高中状元,喜讯不径而走,当地乡绅极为荣耀,于是众议群捐,商贾策应,召集各地能工巧匠,为刘选修建了这座精美的府邸。府邸竣工后,又赠匾名曰“状元府”。

2013年深圳有人敬仰状元府之鬼斧神工,珍惜中华之瑰宝,巨资从江西婺源购得,并将整座建筑,一砖一瓦,整体移迁到深圳,可谓殚精竭虑,用心良苦,匠心复原,虽千里乔迁,实乃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使之落座甘坑小镇大放异彩。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封建社会的儒客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

状元府序所述:“状元府,木质结构,设前厅、中堂、后院,府内寸木皆为艺术结晶,千余木刻,美轮美奂,幅幅皆为故事,十数古诗,千故呤诵,首首蕴藏画面。多姿多彩之花草虫鱼,惟妙惟肖之百态人物,无不叹为观止。更兼市集庙会,寓言故事、神话人物、民俗风情,无以表述之画面,尽展咫尺,令人遐想。”

状元府庭院

状元府图书室

中国人民大学EMBA校友会副会长、大湾区校友会会长、深圳市今朝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峰讲话。祝贺求是文学社从深圳校友会俱乐部升级为校友总会的俱乐部,期待求是文学社多组织精彩活动,多创作文学佳作。

最新人大EMBA校友会手册

求是文学社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EMBA求是文学社社长陆军锋发言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校友会领导对文学社的肯定和信任,学校决定把求是文学社升级为校友总会的俱乐部,既是肯定又是鞭策。同时,感谢学校领导、校友会和会员对文学社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社会各界对校友会的关注和赞助。有信心带领文学社,团结有能力、有担当的社委,期待大家都来关心和支持文学社,不断增强文学社凝聚力和影响力,把文学社办好。求是文学社遵循“文以载道,道以立商,商以济世,世外桃源!”的社团宗旨。文学社将依托人大校友会,以文学为桥梁,为广大校友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分享校友企业文化,组织文化活动,提升大家的文学素养和精神追求,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构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开创新思维,传播正能量。宣扬母校,为母校争光!

本次活动选在状元府,希望都像1607郑兴铭校友的女儿郑茵桐同学一样优秀成为状元,考上理想大学。行行出状元,家家出状元。

求是文学社授予养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穆永东先生名誉顾问,穆总是资深级的唐诗宋词汉赋元曲大成者,天才级精算师,职业级美食家。

求是文学社授予大湾区文旅院执行院长·粤湾国际文旅公司执行董事陆天阳先生名誉顾问。陆天阳先生是文化产业资深人士、文旅产业规划运营专家,擅长夜间文旅项目开发、城市网红文旅IP打造。

耕读堂合影

状元府门口必须来张合影,激励莘莘学子,取得行业领先!

甘坑古镇处处都是风景

炮楼广场

家风家训馆“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围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设置家国情怀展示区、中华精神展示区、非遗体验区。

甘坑博物馆

馆内展览有客家文化、特色建筑的照片资料、特色服饰、农耕/农事工具、陶瓷/泥陶炊具、起居用品,嫁娶用的婚床、花轿等。

凤凰谷内寿字楼、福字楼、凤楼、麒麟楼等从皖南迁建而来的清代徽派大宅藏匿其中,还有古戏台,一个两层的木阁楼服务中心和连接宅子的木质连廊。四栋古宅四座博古馆,分别陶瓷馆、玉器馆、金属器馆、佛像馆,收入了近六百多件佛像、瓷器、玉器和金器等历史藏品,这就是黄志博物馆。

这是第2次见到深圳著名收藏家、儒道释三理习行者——黄志先生,上一次是在他的私人展馆,博览6000件藏品,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从完整度到精细度,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历代陶瓷馆】: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原始青瓷、汉代陶俑、魏晋南北朝瓷器、唐三彩、唐宋代表性瓷器、元明清瓷器、民国瓷画、建国后瓷器和文革人物雕塑等。

求是文学社授予黄志博物馆创办人黄志先生名誉顾问。

黄志先生,收藏家,儒道释三理习行者,中欧EMBA。

黄总回赠《黄志藏品选集》

【古代玉器馆】:从红山文化、商周时期、汉唐,一直到明清时期的玉器、玛瑙等玉石作品。

【古代金属器馆】:从夏商周时期开始的,包括青铜器、青铜镜、金银器、景泰蓝等不同种类的金属材质作品。

人生不过是一场仪式,我们必须故作热情。——萨特

黄志先生亲自上阵讲解,娓娓道来。他着一身白色粗布衣,讲解时,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凝神静听。可以看出,黄志先生为收藏事业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心血。

黄志先生做了两个多小时的四个馆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先人的高超技艺和工匠精神。他说除了字画他不太了解没有太多收藏,其余基本都有涉猎。黄志先生原来是做地产,后来专门做收藏,收藏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黄志先生还在深圳电台讲了三年的文物讲座,在深圳大学国学院讲课一年。

黄志先生把自己称为是“历史沙滩的拾贝者”、是“当下和历史之间的架桥者”。他说历史就像一条河流,时光把所有曾经的灿烂、辉煌、幸福、苦难……都藏埋在了河底。岁月流动,又偶尔把一点过去的记忆推到岸边沙滩上。它们就像一颗颗贝壳,作为一个专业收藏家,就像一个沙滩拾贝者,低头行走在晨曦、烈日、雨夜中的沙滩上。把这些岁月的贝壳一一捡起,洗去沙土,捧在手中,静心研究端详。清洗整理后,再把这些历史的记忆奉献给世人。做个“历史沙滩的拾贝者”,做个“文化使者”,这就是收藏的目的。另外,因为历史对今天的人来说,都是遥远的过去,很难亲身体验到。但这些遗存下来的历史藏品,为我们了解过去,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收藏人也是“当下和历史之间的架桥者”。

收藏,是在历史长河徜徉;收藏,是和前贤古友对话。

人的几十年生命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实在很短暂,由于人类活动需要亲身感受的特点,往往很难对发生在几百年、上千年之前的人物、事件、物品有深入、强烈的感受。但是我们通过收藏这些历史的贝壳,去触摸我们的祖先以及他们所创造辉煌、经历的事件和流传的物品,研究和感受他们,从而和他们融为一体。历史是河流、是水。曾经活着的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浪花瞬间有生有灭,而水却是永恒存在的。我们以浪花的形式短暂存在,但最终都将归于河流,并再与水融为一体,成为历史长河的一个分子。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蕴含历史文化物品的收藏,会让我们尽快了解过去、看清现在和预判将来,也会让我们明白作为个体的人和整个历史的关系,明白很多道理。

到底什么是收藏呢?我想收藏的本质是对文化、对历史、对先人的尊重。现世是只有活着的我们,但我们之前,还有活着的祖先、祖祖辈辈的先人……我们不是无中生有的,我们是祖先的延续。对古董、文物的研究了解,让我们知道过去的先人都做过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而我们又是如何从先人那里延续而来。对这个延续过程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明了自己从何而来、身处何处、未来又将会走向何方?

今天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大家都在匆忙地快速行走。就像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一样,大家忙着赚更多的钱、打败更多的竞争对手、做更大的事业。但是商业智慧需要人文滋润,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没有很好的人文关怀和品德修养,事业也是很难走远、走长久的。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财富的积累,你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问自己:“人这一生,如果总是一味地忙碌挣钱,到头来得到的是什么,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吗?”相信答案基本都是否定的。人生短短几十年,在挣钱、在拼搏、在做事业、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心灵方面的人文关怀、历史回味、艺术修养等的学习,家庭亲情的滋养,人际关系的和睦是并存不可或缺的。

黄志先生说要想形成自己高水准的古董鉴赏能力,一是要学习历史知识,所有的古董文物都是某个时代的产物,都带有当时时代的烙印。我们了解历史,了解当时的人物、社会、文化、风俗情况,就能对古董的时代性做出很好的判断。其次,要学习材质和工艺知识。比如中国宋代的瓷器,汝、官、哥、钧、定等五大名窑,所处地域不同,所用瓷土、釉质和制作工艺也不同,了解这些,才能从材质和工艺特性上对古董进行判断。第三,在藏品选择上,尽量选择艺术性、人文性比较高的藏品。这样万一看走眼了,不是老东西,也是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最后,一定要多进博物馆。博物馆里基本都是可靠的真品。多看它们,就会形成一种眼力和感觉,真品仿品能很快感觉出来。所以,收藏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在这个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快乐。

最后大家还每人领到两本优质内容创作与运作机构考拉看看赞助的《东京新青年》和《这就是茅台》书籍。考拉看看于2014年8月创立,由人大校友张小军、马玥等联合创办,每年受托原创2000万字,出版约200部畅销图书,持续推动和运维多个内容品牌,迄今已服务或研究过的内容案例包括褚时健、腾讯、TCL、华为、茅台、招商银行、万向、娃哈哈、方太、吉利、正泰等,团队核心成员已服务超过200家上市公司,同时也在服务多地政府部门。

《这就是茅台》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小军,马玥,熊玥伽。本书深入研究茅台集团的发展历程,以第三方视角诠释茅台千亿进程中的独特性,同时探讨这家头部企业的未来之路。茅台的千亿发展历程是一部东方奋斗史,尤其是过去 70年,一代代茅台人抓住关键机遇,迎难而上,一步步从西南一隅走上全球之巅:中国茅台,香飘世界。营业收入超千亿元是茅台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同时也为茅台划定了新的起跑线。我们可以看到,身处中国传统行业的茅台深度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管理,通过对品质的坚守、品牌价值的传递,构建起强大的主业护城河,并逐步成为白酒行业的先行者。读懂茅台,读懂头部企业千亿成长逻辑。

《东京新青年》是考拉看看全程策划+内容支持+出版运作的一部作品,主要内容是通过日本青年一代的生活工作现状,深层次反映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探寻甘坑古镇历史文化活动,天公作美,大家徜徉历史,对话前贤,收获多多,获益匪浅,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EMBA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

中国人民大学EMBA求是文学社

特别鸣谢:

黄志博物馆

优质内容创作与运作机构考拉看看

凤凰网广东

养元实业有限公司

2021.7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