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西安建大2名教师研究成果分别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权威期刊发表


近日,西安建大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秉路副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会议CVPR(CCF A类)收录,实现我校信息类学科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成果的突破;化学与化工学院周元臻教授研究团队的青年...
近日,西安建大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秉路副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会议CVPR(CCF A类)收录,实现我校信息类学科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成果的突破;化学与化工学院周元臻教授研究团队的青年教师于莎研究成果在材料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材料化学杂志,2021年影响因子:12.732,SCI一区,TOP期刊)发表。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秉路副教授的研究成果“GaTector: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Gaze Object Prediction”(GaTector:凝视对象预测的统一框架)被国际顶级会议CVPR(CCF A类)收录,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皆为王秉路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该论文唯一完成单位,该成果也是我校在CVPR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实现我校信息类学科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成果的突破。
凝视行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但针对该任务缺乏一个统一的解决框架。一个直观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的视线估计方法中加入一个目标检测分支。然而,现有的视线估计方法通常使用两个不同的网络来提取场景和头部图像中的特征,这将导致网络结构过于复杂并阻止每个分支的联合优化。
为此,论文提出了一个名为GaTector的新框架,以统一的方式解决凝视对象的预测问题。首先本文提出了一个特定-一般-特定(SGS)的特征提取器,利用一个共享的主干来提取场景和头部图像的一般特征。针对不同子网络的特殊性,SGS在共享主干之前引入了两个特定的输入处理层,在共享主干之后引入了三个不同的输出处理层。然后,论文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散焦结构,在不丢失信息且无需额外计算量的前提下为目标检测任务生成特定的物体特征。此外,框架引入了能量聚集损失,对不同的子网络完成联合优化。最后,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mDAP指标,即使不同边界框之间没有重叠的区域,它也可以揭示不同边界框之间的差异。此框架在GOO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验证了论文的方法在目标检测、视线估计和凝视物体预测三个任务中的优越性。
CVPR全称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该会议始于1983年,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顶级会议。根据谷歌学术公布的 2021 年最新学术期刊和会议影响力排名, CVPR在所有学术刊物中位居第4(超越柳叶刀),仅次于Nature,NEJM和Science。
化学与化工学院周元臻教授研究团队的青年教师于莎在具有高效析氧反应(OER)效率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A novel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coupled CoNi MOFs composites enhanc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一种新型的多壁碳纳米管耦合的CoNi MOF复合材料通过协同作用增强析氧反应)”以全文形式在材料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材料化学杂志,2021年影响因子:12.732,SCI一区,TOP期刊)发表。化工学院青年教师于莎和2020级硕士研究生武云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在当前化石燃料消耗增加和能源危机加剧的形势下,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面对碱性制氢工业中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发展高效、稳定、廉价的碱性析氧(OER)电催化剂是目前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剂,尤其是Ni-,Co-基金属有机骨架(MOFs),因其可通过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来制备具有较高OER效率的电催化剂而成为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如何有效提高MOFs电催化剂的导电性和活性位点数量依然是本领域研究的难点问题。
基于此,该研究以多壁碳纳米管(mCNTs)为材料形貌导向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mCNTs耦合的CoNi MOFs复合材料(CoNi MOFs-mCNTs),并探索了其在碱性溶液中的OER性能。物理表征结果显示,CoNi MOFs-mCNTs具有超薄纳米片结构,且其结构和电子性能主要受mCNTs的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mCNTs含量为6%(wt%),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CoNi MOFs-mCNTs 的过电位(306 mV)低于单纯的CoNi MOFs(415 mV)、CM-RuO2和部分文献报道的其他非贵金属MOFs催化剂。此外,在该电流密度下,与CM-RuO2相比,该工作制备的CoNi MOFs-mCNTs 在15小时内的电势没有明显变化,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CoNi MOFs-mCNTs催化剂协同增强OER催化的机理图
研究表明,CoNi MOFs-mCNTs的高效电催化性能主要得益于mCNTs的空间位阻使得CoNi MOFs前体与mCNTs可自组装成三维交织的纳米片结构,从而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由于mCNTs和CoNi MOFs的协同效应影响CoNi MOFs的电子结构,有利于OER中间体吸附和解吸的方向变化。同时,mCNTs的添加在CoNi MOFs-mCNTs结构内部产生大量缺陷和重排,最终导致π键合,增强电子传输能力并增加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此外,mCNTs在双金属CoNi MOFs上的均匀分布促进了电荷转移,提高了CoNi MOFs的电导率,这是提高非贵金属OER活性的关键。该研究工作为非贵金属基高效OER电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于莎博士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15年进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硕博连读,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作为青年教师进入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碳基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传感和电催化应用、DNA纳米探针和DNA纳米载体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Small;Anal. Chem.;J. Mater. Chem. A;Electrochimica Acta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建大新闻网
编辑:王俊 翔子
审核:宋阳
(本文转载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