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一群安大学子眼中的世界(三)


以镜观物,以形绘物 以神凝物,以心感物 透过小小的镜头 安大人眼中多姿多彩的世界 和充满烟火气的人间 跃然而出 日前,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 安徽师范大学承办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 安徽画报社协办的 202...
以镜观物,以形绘物
以神凝物,以心感物
透过小小的镜头
安大人眼中多姿多彩的世界
和充满烟火气的人间
跃然而出
日前,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
安徽师范大学承办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
安徽画报社协办的
2021年安徽省大学生摄影作品大赛
赛果公布
我校学生共斩获
一等奖2件
二等奖7件
三等奖5件
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
部分省赛获奖作品与校内选拔赛优秀作品
通过镜头
看一看安大学子眼中的世界
1
《追光》
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
陈瑜玲
建筑房屋的一角,温暖的灯光洒下,光影呈现出明显的界限,一个骑行的人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向着光的方向缓缓行进。偶然经过,我拿起相机捕捉下了这美好的一幕并将它呈现出来。希望这幅温暖的作品能够带给大家美的体验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便身处生活的平庸,也不要忘记去追“光”。
在摄影方面,专业课老师常常对我进行摄影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我也经常与同样喜欢摄影的朋友一起讨论摄影问题,共同进步。而且我更加喜欢拍摄人像,喜欢发现生活中独特的美,也经常去创作拍摄一些能体现自己想法的作品。
”
2
《开学典礼》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
王顺
这张照片拍摄于开学典礼期间,拍摄时我采用了等效35mm的镜头,角度偏广角,拍摄主体离镜头距离远。我习惯街拍,走在路上时,一旦看到想拍的画面就会立刻记录下来。在后期处理的时候,我加入自己的想法,突出我想表达的内容。于我而言,拍摄照片是为了记录日常的生活,让身边那些常见而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东西留下痕迹。
我是一个狂热的“电影迷”,看过很多部电影,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会思考构图技巧和拍摄手法。于是,在初步了解摄影方面的基础知识后,我便拿起了相机,通过实践来提升摄影水平。
”
3
《徽风皖韵》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艺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
魏毅凡
徽州建筑给人一种水墨画的即视感,所以我想用水墨画的形式来展现徽州建筑的美感,采用黑与白的经典对比,使画面更有韵味。每张照片中只包含徽州建筑的某个角落,能更好地在细节处凸显徽州建筑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留下徽州文化的水墨印象,极具人文情怀。
在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我的摄影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认识到在摄影拍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构图、色彩的比例以及光线的运用等,这些都会影响一幅作品的质量。艺术学院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给了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
4
《故乡黄昏》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纽约石溪学院2020级本科生
童宇
《故乡黄昏》中的画面,是我家乡的晚霞。水岸行人,天边霞光,同现于镜头之中——这使得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同时,儿童戏水的场景,让这张照片更具有童趣。拍摄时,我也遇到了一点小困难——天空太亮,而地面又太暗。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我加了渐变镜来改善过大的光比,这是拍摄晚霞最重要的手段。
我比较喜欢风光摄影,而风光摄影需要注意拍摄的时间,这次拍摄晚霞,就是偶然间碰到了机会。夏天暴雨之后最容易出现晚霞,刚好那天暴雨过后,有游人在戏水,我就拍下了这组照片。其实,我觉得风光摄影就是需要找寻机会,天道酬勤,多拍多跑,总有机会遇见美丽的风景。而对美的捕捉与安大也息息相关。对于我来说,美,就是和谐。安大的环境,尤其是秋日的落叶、夕阳,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才能更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到镜头。
”
5
《“方舟”》
艺术学院2018级研究生
王进庆
《方舟》是一幅由长图构成的唯美画卷,图片中的四艘船型建筑是以生活中的常见建筑为原型而创作的建筑群。走进小镇生活,品味市井文化,四幅形似方舟的建筑跃然纸上,它就像我们行稳致远的人生,踏浪而去,且歌且行。而再观每一幅图片,它融合着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吐纳着人间的烟火气,安抚着人们的凡人心。其实,生活就像一座巨大的方舟,渐行渐远间留下了一圈圈的水波荡漾与飞驰而去的些许印记。那一栋栋高楼大厦里,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它们用自己的一生去见证着这座城的变化,用自己的身躯诉说着岁月的流逝。作为一张艺术照,我充分利用了组合的拍摄技巧,企图用四张拼接而成的长图带给大家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与别出心裁的心灵碰撞。
我所在的艺术学院非常重视摄影技术的研究与培养,开设摄影课程的李老师非常严谨认真,积极筹办相关的摄影比赛,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让更多人接触摄影,学习摄影,爱上摄影。
”
6
《苹果房子》
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
张丽靓
《苹果房子》采用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艺术表现形式,告诉人们世界上每一种物品都具有各种可能,一个出色的想法能让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更有趣,从而拥有一个独特的艺术视角。现实的生活中每个物品都会有自己的适用性,如果将两个不相关的物品组合在一起就会很有意思。房子是住的、苹果是食用的,于是我想,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看看会怎么样。首先是构图,构图上接近正仰拍,这样可以突出主体;然后通过颜色对比,苹果的暖色与背景的冷色调让画面变得更丰富;最后是通过后期修图、调整色调,让图片更加完美。
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侯是在学校上李姗姗老师的摄影课,在第一节课上老师讲了关于摄像机焦距、光影的基础知识,还布置了小结作业。我一开始不会拍,连基本的构图、布局都不会,老师在点评的时候没有略过和不满,反而是找到我的优点进行讲解,通过老师的引导,我爱上了摄影。
”
7
《空间协奏曲》
艺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
吴菲
《空间协奏曲》这幅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建筑与光影,具有比较强的视觉冲击感,拍摄于不同的建筑与地点,偶然一次下楼梯低头看了一眼,低头看发现楼梯给人螺旋感是十分强烈的,于是我用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螺旋楼梯处,用俯视和仰视的方式拍摄了这组图片。生活总是不经意间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奇思妙想,我们要是能够抓住这些迸发的灵感,就可能会创造出一个好作品。
学习生活之余,我个人也十分爱好摄影,在不同的平台上学习摄影内容与方法,对提升我的摄影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偶尔会和同学朋友交流讨论,并向更优秀的人学习。
”
8
《城市血管》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艺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
王瑞海
本作品采用航拍鸟瞰视角,利用慢门的方式记录了合肥金屯立交、西二环立交、五里墩立交、长江西路立交纵横交错、川流不息的立交桥的夜间繁华景象。一座座气势雄伟的立交桥成为了城市的枢纽,改善了道路拥堵现象,也增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它是社会发展的象征,也是城市里美丽的风景线。
我所学习的设计专业与摄影中的构图和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专业内容的学习对提升我的摄影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学校开设的摄影课程教会了我很多新的知识。我个人很热爱摄影,经常与同学们交流拍摄照片的经验与心得,与大家共同进步。
”
9
《婀娜多姿》
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
付影
本作品拍摄于北京凤凰中心,以黑色剪影女孩作为模特,白色“莫比乌斯环”线条为背景,主体画面与地面倒影两者相互融合,展现出婀娜多姿的身材,更加鲜明地衬托出女孩的翩翩起舞,给人以优美之感。在拍摄过程中,我选择中心构图,把人物放在中心位置,运用地面的镜像衬托出倒影,丰富整体画面。我的作品的主题是建筑与女孩,展现人与环境建筑和谐的关系,体现当代青年人奋发向上的价值追求。
大二期间,我所在的视觉传达专业开设了为期4周的摄影课,课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在那段时间里,大家产出了很多高质量的摄影作品。
”
10
《渴望》
艺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
汪媛媛
照片拍摄于一所农村小学,因为这所小学属于教学点,所以学生非常少,而且都是留守儿童。这位小女孩是一位二年级的学生,在班级里的七位同学中,这位小女孩成绩优秀,并且非常乖巧听话,她的笑容非常的治愈,眼神里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我拿起相机记录了下来。
身处艺术学院,在学习自己专业的同时学院也开设了摄影课程,结合自己的爱好和老师教授的专业知识,我对摄影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在以后的生活里,也会时刻记录珍贵美好的瞬间。
”
11
《足球小将:吃我一脚》
艺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
沈佳悦
拍摄这张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学校南体育场遇到的这个小男孩,当时他正在球场上一本正经地模仿大学生踢球,充满活力。这张摄影作品运用了三分构图法,将踢球的小男孩放在趣味中心的位置。“首选视线”是人类视觉“黄金分割”的分割线,“最佳视觉框架”为欣赏者舒适与和谐的视觉体验提供了生理学基础。
我在安徽大学度过了本科四年的时光,很幸运研究生阶段也能在安大度过。本科时我们专业有一门摄影课,课上老师教授我们理论知识,课下和同学们一起出去采风,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我很喜欢的摄影师Ansel Adams说:“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有时候觉得语言太过苍白,描述不出童年的古怪可爱。摄影让每个平凡的日子溢出欢喜,看似零散的生活碎片却是通往“快乐星球”的秘密隧道。
”
12
《画徽州》
艺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
冯雨霏
这个作品是我在春天拍摄的,徽州建筑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每次看到白白的墙,浅灰的瓦,就会有一种水墨画的即视感,尤其是那个马头墙,极具特色,非本土的我不禁感到安徽是一个特别梦幻,特别美丽的地方,然后我就想着把作品与画结合在一起,以白墙当作宣纸的画布,然后在上面进行一些绘画的创作,艺术类摄影是需要你有一些想象力,或者说你要发现生活中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我还在画面上用了灰喜鹊,我来安徽之前都没有见过这种鸟,或者说没有留意,但是安徽就是特别多。它们跳跃的姿态,包括飞起来的形态很可爱,深深吸引着我,我觉得它们也很能体现安徽的一点文化或者精神,然后就用了这个元素。
关于学习方面,我们专业是有艺术类摄影的,我们的老师会引导我们产生一些对于生活的思考,或者说把如何去观察生活,怎样发现生活中有趣的地方教给我们,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我更愿意用镜头去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地方,变得更加热爱生活 !
”
13
《望穿》
艺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
崔佳仪
在完成一次展板作业时,我的展板不小心被胶水腐蚀了。后来发现这些被腐蚀的洞很有肌理感,且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一起做作业的同学眼睛很漂亮,有一种有贯穿性和洞察感。于是我将两者结合起来,拍下了这幅作品。照片中眼神的贯穿感、直击感和纸板腐蚀的弥漫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就好像眼神即将将纸板击穿,又好像在黑暗的腐蚀中永远会有清醒而犀利的人,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人们用清醒而独立的眼睛窥探着黑暗与腐蚀。歌手陈粒有一首歌叫做《望穿》,表达的也正是这层意思。作品名称由此而来。我个人比较偏好对比感强烈的摄影作品,通过表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碰撞带给人心灵上的冲击和享受。通过与摄影的接触,不仅我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升,而且我也能够经常观察到身边很多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而容易被忽略的美。我认为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在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的同时,还应有内涵和深度,能够给人以启发。
我的摄影老师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指导。他鼓励我们打开眼界,大胆地去尝试,多拍、多练,告诉我们一张好的作品诞生的背后可能是100张甚至是1000张的废片。正是老师的不断鼓励与肯定,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和自信去拍摄、打磨我的作品,并不断取得进步。
”
14
《桥与月》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艺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
李静
作品《桥与月》的拍摄灵感来源于远古时代的美好愿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登上月球的梦想,而如今也早已实现,但我一直在想,会不会有一座像彩虹一样的桥通向月球通向天空,又或者通向我们想去的任何地方……这是我的作品灵感的主要来源。这份作品以表达曲线的柔美为主,对称构图和引导线的手法用的较多。
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会讲授一些关于摄影的技巧运用和色彩构图,灯光调节等方面的知识,我也在学习和练习中不断进步。
”
15
《“径”显风采》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孙晓晴
这张照片拍摄于安徽大学校运动会期间,抓拍了男子田径短跑比赛的瞬间,主要展现我校学子昂扬奋发的青春姿态以及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那日,运动会上人声鼎沸,运动员们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风采,我被这样的氛围所感染,希望能够记录下一些精彩又有纪念意义的瞬间。为了拍摄这一精彩瞬间,我采取了抓拍,并在连拍里选择了一张造型最完美的:所有运动员呈现冲刺的步伐,一腿前伸,一腿后摆,手臂呈奔跑姿势,根据赛道由内到外,位置齐刷刷呈斜线。十分偶然,他们的奔跑速度和赛道顺序恰好成正相关,所以整体画面十分协调而富有韵律美。
同时,我所在的新闻传播学院会专门进行摄影摄像的培训,在课上系统深入教学新闻摄影的理论知识,比如构图、后期制作等,并设置实训环节,需要学生每周完成一定的图片拍摄任务,老师也会在课上给予指导,仔细查看拍摄参数,认真对待每个细节。这些课程让我获益良多,摄影技术日渐精进,这幅作品就诞生于课程进行的过程中。
”
16
《人文角落——便民服务巷》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彭程熠
本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合肥三孝口女人街”的独特的生活气息。拍摄当天,阳光刚好通过两边屋檐之间的缝隙洒在阿姨的脸上和缝纫机上,呈现出一种“裂缝中的阳光”般的温暖。将相机参数的感光度调低,根据光线设置快门速度与光圈值,保留小巷原本的朴素、暗调风格。女人街“便民服务巷”就像是一座大量商区中的世外桃源,真正地做到用传统工艺为居民带来便利。老手艺人们守着小小的工作台,几十年如一日地帮市民修补衣物,守护着匠心,也守护着一处人文角落。
我所在的学院开设了摄影相关课程,在课上可以学习到很多实用的摄影知识;同时我曾在学校的融媒体中心实习,因为需要定期在官方账号发布内容,所以进行了很多摄影练习。现在有时间我就会带上相机,去拍照记录这个世界。
”
17
《姑娘出嫁》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
张雅茹
本作品拍摄于一个婚礼现场。拍摄过程中,我既想要融入喜庆的场景,又想要抠出其中的细节,把结婚现场的氛围感展现出来。新娘在婚床上,红色的裙摆围成一个圆,新郎单膝跪在新娘身前,亲戚朋友围成一个大圆,以新娘身后的窗台作为立足点,以俯视的角度来拍摄,整体的主题既不会喧宾夺主,又可以囊括众人的喜乐。本作品是组图,有全景、中景和特写,在人较多的情况下,要选取一个好的点去取景,可以让照片有足够的张力。
我个人十分热爱摄影,参加了很多有关摄影的社团活动,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我经常参加校友会的拍摄,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掌握了更多拍摄的技巧。我很感谢学校为我提供的平台,让我在摄影方面如此迅速地成长。
”
18
《建筑与木雕房产证》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艺术学院2018级研究生
王进庆、梁静云
作品的创作灵感于一次徽州木雕的参观,讲解老师介绍古时候的房产证是用木雕制作的。由于过去也曾拍摄过古建筑,于是我们便灵感一现拍摄了这组摄影作品。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们着重注意蓝色与橙色色调之间的对比以及图层叠加的关系,使得作品更有立体感。画面中的元素也别具匠心,木雕是旧物件,建筑则偏向现代化,两者的结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创造了有趣的“对话”。在这幅作品中,我们既能够回望传统,又能够立足当下,更能够展望未来,在传统与现代看似不相容的关系中寻找到一种平衡。
我们经常观看各类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观察别人的拍摄角度,并善于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没有注意到别人眼中的美。平时我们经常打磨自己的摄影技术,尽力把握住每一个创意点。
”
19
《书山有路》
艺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
张曼
这幅作品拍摄于一家书店的前台。黑与白是最经典的颜色,而经典永不过时。此照片便是以黑白为主色调,展现出色彩的和谐美。在后期制作的过程当中,我在书本原有的色彩上叠加了黑色或者白色的色块。照片里简单的画面却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不仅是在视觉上,更是在心灵上——“通往学习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正如图片里努力攀登的人一样。但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翻越’每一本书,就会走上书山小径,攀上顶峰,取得成功。”
在读本科时,我便接触并学习了摄影课程,现在我的导师经常在摄影方面给予我专业的指导。平时我经常会看展览,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在拍摄作品时,我喜欢把握能够打动人心的小细节,以突出作品的故事性和人文关怀。
”
20
《躲猫猫》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艺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庞建波
艺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吴菲
《躲猫猫》这幅作品灵感其实也就来源于小时候玩的游戏“躲猫猫”这个词语,保持一颗好奇心,轻松一点去享受其中。摄影是一门艺术而非一门竞赛,每个人的眼光都是独特的。我喜欢边走边拍,不带目的只用眼睛去观察,并记录下沿途的风景。当时在猫咖玩耍的时候,发现猫咪们很享受这种猎物与被捕猎的感觉,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捉迷藏一样十分具有趣味,你进它退,你退它进,于是我将我与猫咪的互动的视角,想被找到又不想被发现的样子记录了下来,成为了这组躲猫猫作品。
我们院系开设了摄影课程,在学习摄影方面,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业余时间我也会浏览各大摄影网站与摄影作品集,并在线下会参观部分摄影展,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我们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发现生活里不同的美。
”
摄影总是与定格相连
定格每一瞬间的美好
也许是草木鲜花
或是书声琅琅,鸟儿叽喳
今天,这群安大的年轻人
用镜头留住他们眼中的世界
在快门按下的一刹那
那是属于安大青年的意气风发
图文 | 安徽大学融媒体中心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于涵赵玉婷 高刘轩祺
采访 | 杨羽 周雨 申玉梦 王悦 殷佳 高刘轩祺 于涵 赵玉婷
排版 | 赵玉婷
责编 | 王炳贺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4 2025年博士入学末班车!香港岭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博士(DAIS)项目招生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