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为学好诗之中——北外王柯平教授访谈记
【MBAChina网讯】王柯平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美学与古代哲学,数年来撰写了许多著作,得到学界好评。他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国外留学时,在图书馆里抽空读过徐志摩的诗集与王统照的散文等书,多年来他还一直记得徐志摩的这首诗——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像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
黄昏时跳跃……
他认为该诗写得灵动而富哲理。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发现书盈四壁,大多为中外哲学经典或古代诗词歌赋,这似乎昭示了他本人的学术兴趣和阅读爱好。
为学之乐乃是福分
1975年王柯平第一次踏入二外的校门,就读于学校英语系。谈起外语学习,他说敢说敢念大声诵读是十分重要的,以前时常停电,不少同学就借着大街上的路灯念外语。他认为学好一门外语,等于打开另一个世界,一个文化、艺术和思想的世界,由此可以拓展自己学习、认识、思考乃至生活的空间。后来,他原本打算报考社科院的美学专业研究生,但因学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就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参加选拔考试,去外面长长见识,看看西洋景。他先后就读和研修于堪培拉大学人文学院、洛桑大学哲学系、多伦多大学及其圣麦克学院古典学系、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多所大学院系。
在国外读书时,他最喜欢的是清新的空气和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他尽量利用课外或假期时间,把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都读了,有时还尽力抄写一些,背诵一些。虽然经费有限,但他每次回国,都购回不少书,大多是从旧书店淘来的旧书。当时在国外逛旧书店,很上瘾,每周末必去,尤其在悉尼、多伦多和牛津。他的为学轨迹,是从文学到美学,进而到哲学。在一般人看来,哲学深奥晦涩,甚至枯燥无味。但在他看来,真正的哲学是人类爱智求真之学,是人类自由思索之学,是人类安身立命之学。这无论在古希腊哲学里,还是在中国先秦思想里,或者说是在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哲学的典籍里,都能找到不言自明的佐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真正喜欢某种东西或某个景致,如果用心从事某种工作或某项研究,那一定是乐在其中,是一种特殊的福分。当然,这只能与知者言,恐怕无法向常人道。
跨文化传播与追求
王教授不只是研究古希腊诗学与西方哲学,也一直在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和对外传播。在洛桑大学读书时,他经常在图书馆的中国区和东亚区读书,在那里时常会遇到一些学汉语的外国学生,他们会问他一些有关中国哲学的问题。这些外国学生大多读过中国一些经典,如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等。所涉及的中国经典,他自己有的读过,有的翻过,有的没有读过。为了回答他们的问题,于是就借机多读一些,有些“急来抱佛脚”的意思。后来也就演变成个人的特殊兴趣和研究领域之一了。
有趣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一些中国哲学原著的翻译存在出入,用现成的外国哲学术语套解或强释中国思想概念,这很容易造成误解或过度阐释等毛病,同时也会消解或降低原著的思想深度。比如,在《道德经》里“有”与“无”这一对范畴,至少用于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表述之中,一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是“无之以为利,有之以为用。”前后含义不同,不可混为一谈。在有的英文译本里,用“Being”对译“有”,以“Non-Being”对译“无”,这显然搞反了。因此,王教授后来有意造了一些概念来翻译,譬如将“无”译为“Being-without-form”,将“有”译为“Being-within-form”,随后加上比较详细的注解和说明。他始终认为,中国与古希腊经典仅靠翻译是难以获得有效理解的,故此需要详实和恰切的解释或注疏。总之,他坚持认为,要解释中国哲学,就要让其呈现出中国哲学自身的概念和特点,不能简单地用国外现有的哲学概念来套释中国的哲学思想。作为尝试,他先后用英文撰写了《老子思想新释》、《老子道论导读》、《中国文化精神》、《中国诗学精神》、《中国人的思维》和《中希思想重估》等书,其中有的被国外学者译为希腊文,有的被用作大学教学参考读本。
谈到跨文化交流或研究,王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一项以比较为属性的复杂工程。从现实语境和目的论追求角度看,他赞同费孝通的“三段论“,也就是“美者自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里所说的“美”,更多是指欣赏、践履、遵循、传承、展现,等等,其内容则是对象文化中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一般包括器物工具、语言文字、制度习俗与精神观念等层面中的种种用途、功能、价值和思想等。悠久的文化是数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产物,要深入理解并非易事。这类不同的文化要想在不同的人群(社群、种族、国度)中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也就是进入“美美与共”的共享境界,那就更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事情。这需要不断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若一旦实现“美美与共”的终极目标,世界就会避免很多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这其中关涉一种责任感,一种继往开来的使命感。
夏访九寨沟
简化有趣的生活
从书斋到课堂,从课堂到书斋,王教授的生活很简单。
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他认为教学相长是一个很自然、很受益的过程。教学双方相互追问,反复思索,自觉省察,这对彼此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习、考验、激励和提高过程。当然,上课专注与求学认真的学生,必然会激发教师的授课灵感,会深化教师的职责意识,当然也会触及教师自身学识的漏洞。总之,这样的学生真让教师感动,会促使教师更努力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更用心地授业解惑传道。
王教授认为人随着年龄增长,其生活方式可以尽量简化。他认为自己每天散散步、读读书、写写诗(包括文章)就心满意足了。他希望退休之后,居于青山绿水之间,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望天外云卷云舒,藉此“餐饮一杯酒,日诵两首诗”,就是自己心向往之的快乐生活了。
(本文转载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TA/MBA教育中心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