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工学院韦小丁研究员课题组基于热力学理论提出新的金属玻璃连续介质模型


研究背景 非晶材料(包括玻璃、高分子材料、胶体乃至颗粒材料等等)的使用贯穿人类文明,是凝聚态物理重要的组成部分。金属玻璃在上世纪5,60年代成为非晶体系新成员后,因其一些优异的力学、化学和物理性质成为...
研究背景
非晶材料(包括玻璃、高分子材料、胶体乃至颗粒材料等等)的使用贯穿人类文明,是凝聚态物理重要的组成部分。金属玻璃在上世纪5,60年代成为非晶体系新成员后,因其一些优异的力学、化学和物理性质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非晶态材料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多尺度结构特征为其带来独特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力学变形机制(如剪切带为代表的失稳模式等)。
研究金属玻璃的微观结构演化特征与宏观塑性变形的内在关联对于理解玻璃态物质的物理本质,研究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韦小丁研究员课题组基于热力学框架提出了能够描述金属玻璃内禀结构非均匀性演化的力-化学耦合连续介质模型,建立了微观结构演化与宏观塑性流动的关联。
该模型成功模拟了金属玻璃在单轴拉伸以及简单剪切下的剪切带失稳和剪胀效应。进一步,课题组成功揭示了在低应力和高应力水平下金属玻璃蠕变行为的标度率转变起源于热能梯度驱动和应变能梯度驱动的两种不同的原子扩散机制。
在低应力情况下,非晶合金的蠕变伴随着原子沿着浓度梯度流动,材料趋于均匀;而在高应力下,非晶合金的蠕变伴随着原子沿着应变能梯度流动,材料的非均匀性逐渐加强直至失稳。新的连续介质本构理论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金属玻璃乃至非晶体系中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相关工作发表在固体力学领域旗舰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上
(https://doi.org/10.1016/j.jmps.2020.104216),工学院2016级博士生朱文清为第一作者。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支持。
上图:金属玻璃蠕变的两种微观粒子流动机制。低应力下原子由热能梯度驱动向自由体积更大(更松散)的区域迁移,高应力下原子由应变能梯度驱动向自由体积更小(更密实)的区域迁移从而促进剪切带的萌生。
下图:单轴拉伸下主剪切带的萌生与发展微生物采油机理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工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4/03 4月3日|云南大学2025年EMBA/MTA专业学位调剂说明会在线直播!
- 04/08 开放名额!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MBA2025调剂说明会等你来
- 04/09 活动报名 | 4月9日交大安泰MBA深圳招生直通车,最全报考指南:全新招生政策详解、升级奖学金体系揭秘!
- 04/10 【FISF Forward】首波校友午餐来袭!解锁职场进阶密码!| FMBA
- 04/10 活动预告 | 第一批菁选见面会报名截止前,4月10日招生直通车为你的报考环节保驾护航!
- 04/10 预约席位 | 4月10日交大安泰EMBA招生说明会
- 04/11 北京邮电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EMBA项目25级招生政策发布会
- 04/12 校园开放日| 新能源顶流!揭秘千亿赛道背后的“钞能力”!
- 04/12 【招生活动报名】复旦MBA“光合计划”招生沙龙等你共赴未来
- 04/12 职场秘钥 校园解码 | 华理MBA/CMBA、MEM、MPAcc校园开放日嘉宾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