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8金!冰雪科研,北师大人用科技为冬奥赋能!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22-02-18 15:57 浏览量: 3146

2月18日上午

谷爱凌在U型场地技巧再夺一金!

这是中国第8金!

李方慧、张可欣分别获得第5名和第7名

我国冰雪科研起步晚

举办国际赛事经验少

为了给全世界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赛事体验

一批科技工作者踏雪筑梦

开展冰雪科研

其中不乏北师大科研工作者的身影

冬奥会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

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季奥运会更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在过去的23届冬奥会中只有4届冬奥会没有任何赛事因天气原因推迟或取消。北京冬奥会期间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气象灾害风险?平均气温偏高、冷暖极端性增大、寒潮大风的发生等会对冬奥会储雪、保雪工作产生什么影响?融雪性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如何?一旦发生极端低温暴雪,将对区域交通产生什么影响?

北京冬奥会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风险特征和形势如何?例如北京冬奥会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6级以上地震。1998年1月10日11:52,河北省张北地区发生6.2级地震,造成49人死亡、362人重伤、10多万间房屋倒塌。比赛期间,一旦发生类似强震,将对冬奥会地区造成多大的房屋损毁和人员伤亡?当地减灾资源和减灾能力情况如何?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防范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极端灾害的应急预案?

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下,北师大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作为主要支撑单位,参与北京冬奥地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专项工作,学院22名师生积极投入专项评估工作,历时4个月,形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冬奥会地区专项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冬奥组委会提供相关区域的本底风险信息,为制定和检验灾害应急预案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服务冬奥会地区自然灾害防治与极端灾害应对,以及进一步加强冬奥会地区常态化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

师生集中开展极端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

师生集中开展报告编写和成果图件制作

在普查评估技术体系下,《报告》全面评估了北京市延庆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季所面临的地震、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主要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综合风险、重点隐患和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构建了地震、低温雪灾、森林火灾三种极端灾害情景,并评估了灾害对人口、房屋建筑、道路等造成的影响,从强化冬奥会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专项评估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有关部门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冬奥组委会主要领导做出批示,相关成果为冬奥会地区风险管理的提供了科学支撑。该报告主要执笔人为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汪明、刘凯、张正涛、倪晓勇4位老师,国安学院许映军、张化、吴吉东、地理科学学部徐伟等4位老师,以及15位研究生作为编写组成员参与工作。

此外,2021年11月,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刘凯副教授、汪明教授、倪晓勇讲师,联合地理科学学部杨静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包庆研究员,对北京冬奥会期间温度、降水的时空分布等进行了预估分析,深入研判了冬奥会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形成了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和风险防范建议。相关报告作为“科技工作者建议”提交至北京市政府,得到市领导的批示。该工作为减小气象因素对冬奥会顺利举办的不利影响提供了决策支撑。

冬奥雪场赛道雪质的判定、监测和预报

我们实现了绿色“用雪自由”!

北京冬奥会是一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冰与雪是历届冬奥会的“灵魂”,造雪、保雪、储雪是保障滑雪竞技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但长期以来,相关技术被国外垄断。

《光明日报》报道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团队科技助奥工作

自2020年10月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殷水清副教授联合河北省气候中心、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密苑(张家口)旅游胜地有限公司等气象、冰雪和雪场管理专家,带领岳天雨、王浩、范聪慧和王茂青等研究生组成科研团队,邀请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效存德教授为指导专家,承担起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冬奥雪场赛道雪质的判定、监测和预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项目的核心任务是制定雪道质量指标的量化标准,构建雪道雪质的监测-预报-判定集成系统,实现雪场雪质的实时监测和短期预警。

立下“军令状”,俯身埋头干。过去,依靠雪上巡视员观察来预测赛道雪质情况,耗时耗力且不够精确。如今,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和古杨树场馆群,团队依托河北省气象局建立的密集气象观测站网,开展赛道雪质监测试验,结合雪道雪质数据等关键参数,构建起赛道雪质等级判别模型,并在2021年“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赛道雪质风险等级评估中得到应用。

团队汲取测试赛中的经验,以“专业服务和保障冬奥”为最高要求,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等挑战,团结攻关,历时15个月,研发完成和上线应用国内首个雪场赛道雪质监测-预报-判定集成系统,简称冬奥“雪保系统”。

殷水清说,以前赛道雪质情况预报达到公里级分辨率就很难得,现在“雪保系统”在对雪场未来72小时百米级气象条件预报的基础上,实现雪道不同位置雪质随时间动态演变过程的模拟,以及雪道雪质风险等级的判定。

2022年1月27日,该“雪保系统”支撑服务的张家口赛区,通过冬奥河北气象中心发布的“张家口赛区冬奥会赛事期间雪质风险预测”专报第1期,直接为北京冬奥组委会部署比赛和赛事雪场管理维护提供了专业的决策支撑。目前,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对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冬残奥会期间雪质风险进行预测,保障专报发布。

“雪保系统”灵活的可移植性,除了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也可针对滑雪场地形、气象等属地化条件,通过系统定制开发,用于其他滑雪场雪道的雪质保障和维护管理,服务于后奥运时代我国冰雪产业“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冬奥北京山地赛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跟踪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办奥”理念是北京市政府对国际国内社会的庄严承诺,冬奥延庆赛区建设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北京冬奥建设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组成区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与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冬奥北京山地赛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跟踪评价》课题。自201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易雨君教授、李春晖教授、李迎霞教授和崔保山教授等针对冬奥赛区规划情况,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分析评价场馆建设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开展了冬奥山地赛区的海绵赛区规划和设计调查,并筛选出海绵赛区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关键技术。

2018年、2019年项目团队现场考察

基于北京冬奥延庆赛区地处松山保护区的区域特色以及“绿色奥运”的建设理念,围绕延庆赛区建设区域和影响关联的周边区域,具体包括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奥运村等16平方公里的建设区域和扩展至相邻的松山国家级保护区和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平方公里区域,构建了反映赛区建设影响的综合定量评价模型,提出了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价阈值,评估赛区建设运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导了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施工。

冬奥项目团队成员合影

在盛大的冬奥赛事的幕后

有许多来自师大的科研人员在默默奉献

他们用科技为冬奥赋能

为北京冬奥贡献北师大人的力量

-bnuweixin-

来源:科研院、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地理科学学部、环境学院

光明日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排版:赵英杰赵旭

责任编辑: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