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教育焦虑的思考

2024-08-28 10:09 浏览量: 2434

本网8月28日讯 教育焦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即便在国际教育体系,家长和学生也都在拼命追求“高排名”学校,出国留学似乎正在变成一种“洋高考”,甚至开始内卷。但这是否明智?应该如何面对学校排名与成长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正在经历国际教育系统的学生,我对此进行了一定的采访和研究,尝试探讨这一话题。

其实,学生对高排名学校的渴望,背后可能是对学历的误解和恐惧心理。许多学生,包括我自己,都在担心是否能考上高排名的学校。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许多月入六位数的高薪职业者,他们的本科学历普遍并不高。根据我的经验,最好的基本不会低于排名前30。许多父母是中式家庭成长起来,并从小接受中式教育和理念灌输的朋友,包括我自己,有一种进了高排名学校的内心动力。这种思路和那些早早出国或非常有思想的孩子的思路完全不同,因为出发点并非热爱,而是害怕阶级滑坡。这种恐惧导致自私心态的形成,甚至成为优生学的忠实信徒。工薪阶层必须将福利谋到自己身上,这错了吗?其实我前两年的思想都是很社达的,因为我觉得人类需要不断进化来去其糟粕,社会应该被权力者牢牢统治,但我最近走出来了。

应当意识到,过度追求名校可能导致错误的价值观。在申请高校这件事上,对阶级滑坡的恐惧控制着我们不断着迷于标化、活动、背景提升。这些确实是我们该做的,但这个圈子并没有放在一个好的培养皿里面,它其实完全本末倒置。许多家长在乎的只有排名,而他们的子女如果自己跳不出来,出社会后很难说能对社会有建树有贡献。高排名学校不等于毕业工资一定会高,相反,如果你上了高校而只是盲目追求名校标签,而未能利用学校真正能带给你的东西,这样的人生并不成功。

在此背景下,笔者采集的以下的统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父母和学生的状况:

( 数据来源:作者采集整理 )

一些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佐证。例如,美国管理学界柯林斯的研究质疑教育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柯林斯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认为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一种“技术主义”观念,认为教育能够带来知识,知识能够带来职业能力,使人们在社会中获得更高地位。然而,今天这种观点存在问题。如果教育水平与技能相关,那么教育水平更高的员工是否生产力更高?各种研究表明,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反而从事“闲职”工作。人类学家大卫·格雷柏的“狗屁工作”研究指出,很多职业如公关顾问、电话销售员、产品经理和行政人员等,实际上并不需要大学教育中的专业训练。这些“狗屁工作”并不需要大学教育中的专业技能。而另一方面,被视为社会精英的医生、律师等职业在美国并不依赖本科教育,而是通过医学院和法学院的研究生项目,并在工作中积累大量经验。

“狗屁工作”的普遍存在强调了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同时,文凭在职场中成为“通货”,其价值因供需关系而下降,呼吁废除文凭制度的观点难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人们还要争抢名校文凭呢?首先,人们并不讨厌“狗屁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既然这些工作仍然存在,人们就需要竞争以获得这些职位和待遇。这考验了人们的社会能力和人脉关系。由于“狗屁工作”没有技术门槛,能否获得工作以及在工作中能否加薪、升职,更多依赖于柯林斯所说的“组织政治文化”。这实际上是一套“做人”的技巧,包括如何利用和协调人际资源。这些技巧不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而是在高校的人际网络中学习的。在美国大学教育中,除了上课,还有大量的社团活动和社交活动,这才是高等教育对职场的真正意义。在这种状况下,文凭成为了职场中的“敲门砖”,柯林斯称之为“通货”。当人们不断竞争获取这种“通货”,需求增加,而“通货”本身的技术能力并不显著时,教育产品的供给就会增加,单个文凭的价值就会下降,这就是高等教育的通货膨胀。由此,柯林斯认为,应该废除文凭制度,引入学徒制度,废除原有的等级秩序。然而,这种激进的观点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因为文凭膨胀的危机最终只会在更深层次爆发。

我们需要用第一性原理重新思考。教育困境没有简单解决方案,学生应关注个人兴趣和社会贡献,反思教育的真正目的。

由此,我们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思考一些可能的缓解方法。首先,对于我们这些正在申请或即将申请大学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跳出“高排名=高收入=人生成功”的思维陷阱。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对某个领域的热爱?是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还是仅仅是一个能在朋友圈炫耀的名校标签?其次,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被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优生学的思想所蒙蔽。这些想法看似很“精英”,但实际上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和自私。真正的成功不是靠踩踏他人上位,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来实现的。再者,对于家长们来说,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与其一味追求高排名的学校,不如更多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潜力。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把他们限制在一个狭隘的成功定义里。

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发现孩子的优势,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规划。教育的本质是创造美好的未来,应减少焦虑,支持孩子的发展与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和方式,还需要探讨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以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

也许,我们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欣赏式探询”模式,通过一个“4D”流程来实现:发现自我优势(Discovery)、树立长远梦想(Dream)、设定阶段目标(Design)、积极持续实现(Destiny)。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根据孩子的特质量身定制成长发展规划,设定可实现的短期计划,并保持乐观,采取积极行动。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也可能会很漫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我相信我们终究能够找到一条更好的道路。毕竟,教育的本质,不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吗?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但教育并非改造。与其在焦虑中投入过多的无效努力,不如试着把焦虑的心放下,尽可能用欣赏的眼光提供鼓励和支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轨迹要走,把一些选择权留给他们未尝不好。

(作者张泽宇 就读于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 )

编辑:

(本文转载自十安热线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