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长江商学院举行EMBA/MBA开学典礼

长江商学院
2007-11-08 00:00 浏览量: 2817

上周,长江商学院举办了EMBA/MBA开学典礼。其中,EMBA新学员达到260人,远远超过55名MBA新生的数量。据悉,在长江商学院成立5年来,相继培养了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根生、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云、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等千余名企业家和管理者。这些企业家和管理者全部都出自长江商学院EMBA和EDP项目。事实上,不仅长江商学院如此,清华经管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等国内商学院的EMBA几乎成为老板班的代名词。不过,最新调查显示,EMBA老板班时代必将过去。

EMBA开不出包治百病的药方

《经理人》杂志前不久对EMBA学员进行的调查显示,有29.6%的参与调查者对“攻读EMBA对解决经营管理难题的帮助”选项,给出了仅仅及格的6分,有22.9%的参与调查者在“EMBA同学对直接促进您的业务发展的帮助”给出的分数不足及格的6分(满分10分)。这些数据能够说明一点,EMBA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那样,能够开出包治百病的药方。

很多人把EMBA课堂,看作是充满商机的乐园,认为同学间做生意很容易。但是,调查显示,这种观点也逐渐得到反面的验证。尽管很多EMBA学员都承认,同学之间谈生意相对容易得多,但是成功率也不高。对于这些商界精英来说,个人感情与生意依然是泾渭分明的,甚至有些惧怕“杀熟”。总之,读EMBA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首要问题是解决企业和个人困惑,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作为出发点。

EMBA学员普遍认为,EMBA教育教授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技巧。EMBA能够丰富理论基础,但并一定会对企业经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多的是对个人和企业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

也有毕业多年的EMBA学员忠告说,抱着急功近利目的的人并不适合读EMBA。这种浮躁的价值观对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并无益处,还应该着眼于解决自身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并丰富和开阔视野,谋求长远发展。甚至一些EMBA学员认为,不能寄希望于每门课程都对自己有用,如果有10%的内容对自己有价值,这就足够了。在EMBA课堂上学到的,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具体实践要根据各自企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师资成为EMBA教育的最大瓶颈

在国内商学院的介绍材料中,师资队伍占据了非常大的篇幅。不过,通过对各商学院进行的调研和实地访问中发现,不论商学院怎样宣传,师资仍然是EMBA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

师资将关系到商学院能否形成自身的特色和质量保障,也是提升整体实力和课程种类的关键。但对于商学院而言,优秀的EMBA教授始终是一种稀缺资源。部分商学院的自有师资超过70%,而多数则维持在50%左右。由于各商学院的定位不同,引进师资的难度也各不相同。目前,国内主流商学院每年引进教授的数量在5至7人,对于师资相对匮乏的商学院来说,短期的权宜之计只能是横向联合,建立一条自有、外聘国内或国外教授的师资链。但是,长期还要以引进和内部培养为主,力图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师资队伍。

从开发适应本土需求的课程和教材来看,这将是所有商学院下一步要攻克的重点。目前,EMBA学员抱怨最多的,就是“课程缺乏新内容。”关键在于,商学院如何基于学员需求的变化,开发出符合本土需求的案例,并能反映整个经济发展和走势的课程,让EMBA教育真正去解决中国企业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纯粹引进国外的案例和模式。除此之外,开发适合本土需求的课程和教材,控制生源质量下滑等,都将是商学院长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国内不愁生源的商学院不超过7家

虽然目前不少商学院EMBA学员中,董事长和总裁级别仍占50%以上,但是,老板毕竟有限,未来以企业副总裁、总监为主的中高层职业经理人比重肯定会逐渐加大,老板班时代必将成为过去。而对于老板班时代何时会结束,有人却乐观地认为至少会持续20年,而更多的人则认为是3至5年之内的事情。因此,在EMBA最具价值的高层管理者生源被一哄而上地瓜分殆尽之后,如何保证和控制EMBA的生源质量,是EMBA商学院不得不认真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2002年,国家首批准许开办EMBA教育的院校有30所,其中10所允许招收300名,另外20所则为100名。若再加上体制外的EMBA项目,每年招生规模将近10000名。很多商学院都对未来的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但是,优胜劣汰同样适用于EMBA教育,招生规模很可能成为未来竞争的分水岭,部分商学院将维持300名招生规模,更多的则在150至200名,而100名招生规模的比例会越来越小,部分缺乏办学能力的商学院,将会逐步退出市场。整体招生情况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小部分商学院录取比例能够维持在1:3左右,但多数商学院则勉强维持国家准许的招生规模,有些甚至无法招满。

事实上,2007年已经开始出现生源质量下降的苗头,主要体现在学员年龄和职务的下滑。一位商学院院长认为,国内不愁生源的商学院不超过7家。部分商学院为了保证现有的招生规模,而不得不降低录取标准。这种注重短期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的做法,必定有害而无利。

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很多商学院普遍的共识,即便招生情况较好的也不例外。从北京地区来看,除聚集了清华、北大、长江、人大等优秀的商学院以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厦门大学等也纷纷开设北京班,而且这种异地办学的规模正逐年扩大,仅厦门大学在北京就有8个班。这意味着,在生源较为集中的区域,竞争必将异常地激烈,EMBA也将进入全面竞争时代。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