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长江商学院
2020-08-25 12:00 浏览量: 3639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内循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讨论。内循环或许是应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应变之举,但也不妨把它看作是一次修炼企业“内功”的契机。

到底什么是内循环?内循环又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何种影响?通过今天的文章,我们一起来探讨内循环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在文章开篇,长江商学李伟教授也给出了他对内循环的思考与解读,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 | 巴九灵

来源 | 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

李 伟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长江商学院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英文MBA项目副院长

随着决策层的强调,内循环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词语。截至目前为止,内循环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语义范围来说,内循环与内需有一定的交叉,都是指国内经济的运行。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就注定了中国经济只能依靠内需,而不能依赖外需的必然。

在2007年左右,中国的经常账户差额占GDP之比曾高达10%左右,这在当时引起了外部世界的强烈反应。在中国的那些贸易伙伴国看来,中国当时“偷走”了它们的内需。现在中国经常账户差额占GDP的比例已跌至0左右(2018年数据),当年状况早已不复存在,这同时也说明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依靠内需为主国家。

来源:世界银行

既然要成为一个依靠内需为主的国家,那么内生增长就成为了唯一的主要道路。要促进内生增长,关键还是要改善营商环境,让工商业有更好的环境去运作。

从一定程度上说,工商业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在当今世界,资本和产业都是全球流动的,哪里的环境好,它们就会去哪里,这里没有爱国与否的问题,有的只是营商环境的对比。

而且不止国际资本如此,国内的资本也是如此,跨国、跨省的流动都是在对营商环境进行比较。对各地来说,要发展经济就要吸引投资,这个投资无论是来自国外还是省外,都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关键是改善营商环境,提高经济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来本地落户。

什么是“内循环”

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件最终的消费品,从原材料的挖掘、提炼到中间商品,然后到最终人们可以在衣食住行中消费,往往都需要经过一系列长长的产业链的打磨。而消费完之后,人们得到了新的补充,就可以进行下一轮的生产;如此周而复始,就可以称之为完成了一次循环。

所谓内循环,就是整条产业链,包括消费端都在国境线之内。

以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14亿国民,打造出从头到尾全部立足国内的全产业链也无不可。但是内、外循环的区别,不仅仅在于规模,对于一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14亿人口国家的内循环,和14个一亿人口国家的外循环有本质的不同。其区别就在于,国境线内外的人们,并不拥有同样的目标。

科技无国界,但是产业结构、竞争环境和公共支出有国界。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内循环”产生的底层逻辑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A和B。假定这两个国家什么都一样,是完全对等的。

现在A国突然出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天才,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一天可以解决几十个世界级的难题。显然,这个人的时间就变得非常金贵,价值非常高。

那么,围绕着这个人的科研和技术团队,因为有了主心骨的存在,也会变得更加有价值——毕竟给天才打下手,也是节省了天才的时间。久而久之,就会有更多的普通人因为加入这个团队,而获得了更高的报酬。

如果我们把这个逻辑继续推而广之,既然同样是科研团队,A国的团队有了天才的存在,创造的价值增加了,那么为团队中的每个人服务的其他行业的人员,其实也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于是A国人就会更愿意去追逐这些高收入的工作,因为人的数量是有限的,必然就会造成愿意从事其他相对价值比较低的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但是有很多低价值的工作就是需要人来做的。怎么办呢?

这些低附加值的工作,就会外包给B国。而有一部分无法外包的服务业,比如水管工、快递员等等,因为其服务的客户总体来说能够创造的收益比B国更高,于是也能够获得一部分来自于本国这位天才“溢出”的价值。

最终,本来没有收入差距的A和B两个国家,就因为A国这个天才的出现,出现了即便同样是水管工,同样是快递员,A国的收入比B国的更高、更富有的局面。

如果现在因为某些原因,A、B两国转入内循环,会有什么局面呢?

损失是相互的。

对于A国而言,原本可以转去B的产业无人接手,这意味着A国只能进行国内分工,必然会有相当一批A国居民不得不继续从事这些处于产业链下游和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所以A国的平均收入降低了,这是A国的损失;

同样的道理,B国居民也无法接到A国所“溢出”的工作,这也是B的损失。

简而言之,之前是A和B共同做一块大饼,现在是A和B分别各做一块小饼,两块加起来还没有之前的那一块大。

产业结构的启示

上面这个故事可能不太现实,因为现代科学体系之庞大,已经很难出现如此惊世绝伦的天才了。但是如果把上面这个“惊世骇俗的天才”换成优势产业和优势科研领域,故事就没有那么神奇了,但是更贴近现实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感慨发达国家体力劳动者的薪水高——都是做一样的体力活,连修水管的收入也能差五、六倍。

这多出来的溢价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来自于两点:

1. 国内高水平的产业升级所带来的丰厚利润的溢出效应;

2. 国界限制了其他国家国民的进入,也成为了这种溢出效应的护城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工厂”是一个阶段而不是目的。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都曾经是世界工厂,但它们不断把自己低附加值的产业往外送。

因为国界的存在,不同国家国民之间享受到的福利和待遇有了很大的区别,而每个国家的政治家们所要优先提高的,也是本国国民的福利。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提高,就是来源于上面说的产业升级的溢出效应。

而随着优势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的吸收,低附加值的产业会越来越多地被挤到外国,从而地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的“外”循环。

这本身是一个产业调整的过程,就像蓝鲸吸水一样,通过不断地吞吐,把精华——也就是附加值高的产业留在本国,而把其他的因为劳动力短缺、附加值低的产业推向离岸市场。

那么中国到底是上面故事中的A国还是B国呢?其实兼而有之。

中国作为A国

如果把中国当作A国,也就是有低附加值的产业向外输送的国家,那么在输出受阻之后,就会朝着国内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区域,比如说中西部区域转移。

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如果中西部不是企业的第一选择,而是因为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的应变策略,那么这意味着企业成本的提高,而成本的提高意味着企业运营门槛和兼并可能性的增加,这从产业层面来说,就会带来行业局部垄断的可能性,而这可能会对竞争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外向而粗犷的。因为海外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中国本土的劳动力优势,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怎么挖掘潜力,就可以从海外大量获利。

这当然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也导致了对内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忽视。通过将一部分原计划迁到东南亚的工厂和设备投入到中西部,可以增加中西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动机去深耕当地的市场。

所以从区域均衡发展的角度来说,虽然损失了一部分企业效率,但是让区域的发展更加均衡,中长期来看,未必是一件坏事。

在区域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理论叫做“资源的诅咒”。

比如说当一个地方的食物随便就能从树上采集到的话,人们往往就懒得去精耕细作了。这一点在贸易上也是一样的,因为之前外贸的利润太丰厚,所以很多提高效率,细分国内市场方面的工作就被忽视了。

像有很多小城市的好产品,因此得不到机会走出去;而很多国外品牌却因为固有的印象,挤占了质量相当甚至更好的国内产品的市场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循环,会让一部分有潜力而没有机会的国内企业成长起来,也会倒逼很多企业开始深耕国内的市场,从而带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

中国作为B国

而如果把中国当作B国,也就是承接其他国家高附加值业务的制造端——这也是“世界工厂”称号的最初来源。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业务外包,往往也伴随着技术的交流和扩散。很多沿海的小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也都是受益于这种扩散。

如果这种交流和扩散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了,那么对于中国自己的产业升级速度,显然会产生影响。并且企业的研发成本将不得不应激性提升,来解决更多生产中的问题。

从积极的方面说,这也可能会倒逼中国自主产权的研发,企业将不得不增加研发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以尽快补齐产业链中的缺口环节,提高产业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所以,在中国既是A国又是B国的情况下,需要权衡内循环引发的经济冲击:一方面是更有利于市场的精耕细作和刺激研发;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成本的增加和进入门槛的提高,以及因此带来的市场集中和对小微企业的压力。

而小微企业的活跃度往往决定着民间经济的活力和就业市场,所以,普遍提高国民收入,不拉大贫富差距,是内循环直接面临的问题。

结语

从长期来看,全球化依然是趋势。70亿人口世界级市场互通有无所产生的巨大收益,超过所有国家内循环的总和,这也是商业本身的意义所在。

所以,内循环诚然是应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应变之举,但也不妨看作是一个契机,来整顿过去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粗犷之风,更好地打造企业的“内功”。

等到一切再次好转之后,中国就可以带着更规范化的市场和企业,继续进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和升级。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