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不被理解的战略,往往最重要 | 长江读书287期
用6分钟决定投资阿里巴巴的神话缔造者,从破败村落走出来的日本首富,高深莫测、捉摸不透……孙正义,一个企业界的传奇人物,1981年创建软银集团,迅速打造出一个信息技术帝国。
革命者、破坏者、魅力领袖、离经叛道的经营者、吹牛大王……孙正义是谁?到底是怎样的人?这个充满野心的男人又在如何塑造他的企业帝国?
本期读书,长小江向你推荐日本记者杉本贵司的新书《孙正义传》。作者通过多次对孙正义的直接采访,记录孙正义的成长经历、经营哲学、投资逻辑,直击软银迄今无人讲述的“幕后故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孙正义传》
作 者:[日]杉本贵司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0年3月
01
升入高中后,他决定要成为企业家
孙正义出生于1957年,是第三代在日韩国人。他出生、成长的地方,是佐贺县JRa鸟栖站附近的无番地。因为这里是非法占据国有铁路的土地,所以没有地址。当地的居民住在简陋的棚屋,空气中弥漫着猪和猪食的味道。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升入高中不久,他就暗下决心:“要成为企业家。”
这一时期,孙正义的父亲孙三宪已经靠弹珠机等生意取得了成功,经济方面不再是问题,所以孙正义决定从高中退学,前往美国求学。
他就读的是美国大学中名列前茅的院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专业,为了发明创业的种子,每天都刻苦学习,在学习之余,他还给自己布置了“每日发明”的任务。
有声电子翻译机的创意便是这样产生的。它的主体很像现在的电脑键盘,键入“你好”,小小的液晶屏幕上就会出现“Hello”这个单词,使用者还可以听到它的发音。
孙正义说服了在伯克利分校教授宇宙物理学的福雷斯特·莫泽帮助他进行研发。莫泽在语音合成器的研究方面也是知名的专家。孙正义答应莫泽,商品化之后会给他报酬。
样机做好,终于要商品化了。要做成产品,就得与厂商合作。
孙正义给日本的各个电机厂商写信,收到了十来个厂商的回信。他利用暑假回到日本,马不停蹄地走访各个厂商,但是现实的墙壁比这个学生发明家想象中的更厚、更高。
夏普专务董事佐佐木问:
孙正义坦言去过松下电器:
其实这一时期,松下正按照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指示,着手与斯坦福大学共同研发电子翻译器。孙正义毫不知情地去敲门,人家自然没有理会他。
他最看好的两家公司就是卡西欧和夏普。电子翻译器最好做成可以随身携带的尺寸。他觉得打响炽烈的“计算器之战”的这两家公司应该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因此在四处走访时,特意把这两家放在了最后。
到卡西欧为止谈判都是以惨败收场,只剩下夏普一家了。
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夏普上,怎么办呢?
在此之前,他见的只是一些负责人,都没有被理睬,他从这些痛苦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决定这回要找一个“大人物”,于是他找到曾经在夏普任职的代办人。
与现在不同,当时的他没有人脉,他把自己关在盛夏闷热的电话亭里,拼命地拨打电话,寻求门路。
就这样,孙正义遇到了佐佐木。
佐佐木不仅是无人不知的电机产业的大人物,而且和此前遇到的人截然不同,他会认真地倾听关于电子翻译器的讲解,还愿意听孙正义想成为企业家的梦想。
“如果和我们签约,那么你准备用合同资金做什么?”
面对佐佐木的提问,孙正义老实地回答:“付给帮我完成这个项目的人报酬。”
这句话也深得佐佐木的心。“好,我们出2000万日元,用作研究经费。”
“真的吗?!”
佐佐木继续说:“联合国使用8种语言。英语成功之后,请继续挑战其他语言的翻译。我们为每种语言各出2000万日元。”
这将是一份价值1.6亿日元的合同,孙正义喜出望外。
这是他人生中赢得的第一笔合同资金。最终到手大约1亿日元。
佐佐木看中的并不只是孙正义的未来。当时,“计算器战争”暂时休战,佐佐木意识到软件的重要性,他认为软件将成为未来业务的种子。
在他看来,只要更换卡带即可支持多种语言的创意,正是靠软件决胜负的时代的思路。
在孙氏父子离开研究所后,佐佐木马上把一同参加谈判的野田叫到房间,下达了指示:“马上进行研究,把那个年轻人带来的翻译器商品化。”
夏普一年后商品化的“IQ-3000”中包含了孙正义的电子翻译器的部分技术。后续机型又引入了更换卡带的创意,再后来的机型又采用了语音合成器。
创意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完善成了商品。这些设备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变成了电子记事本“Zaurus”,畅销一时。
回到美国之后,孙正义用从佐佐木那里拿到的合同资金做资本创办了学生公司。他把为电子翻译器创立的公司“M Speech System Inc”改名为“Unison World”,将风靡日本的侵略者游戏引进美国,大赚了一笔。
大学毕业后,他带着这笔资金回到日本,在福冈开启了企业家的人生。
那一年是1981年。正如33年后孙正义流着眼泪对已经年迈的佐佐木说的那样,毫无疑问,孙正义的企业家人生就是从他与佐佐木相遇开始的。
在这之后,孙正义不止一次地直面危机。每次扭转逆境的原动力无疑都源自他的灵光闪现,以及他不知放弃为何物的执着。
有时,他不惜与国家或巨型企业公然对立。他反复进行着看似有勇无谋的挑战,几乎每个人都嘲笑他必将失败,他却一步一步地登上通往成功的阶梯。
那个曾经在韩国人聚居的无番地的棚屋里、因为无缘无故受到歧视而苦恼的少年,最终成长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大企业的魅力领袖。
02
风险投资与纯种马研究
有一项研究可以很好地反映孙正义的思想,那就是他对纯种马的研究。
纯种马是为了赛马刻意培育的品种,通过人为地让两匹优秀的马交配,从而诞生出优秀的后代,这样的操作至今仍在进行。不过,研讨团队发现,英国的马有一段时间完全赢不了比赛。原因是什么呢?这是个爱马者都知道的故事。
有记载的纯种马的血统可以追溯到1791年。最早认定的纯种马只有英国赛马会认定的456匹。《育马大全》一书中提到的马都有严格的血统记载。优良品种的配种就从这里开始。
20世纪初,《育马大全》对纯种马的定义变得更加严格,在英国,只有祖先全部在这本书中有记录的马才会被承认为纯种马。正是这条以当时的赛马会主席的名字命名的“泽西规则”导致了英国赛马界的衰落。
英国的马怎么也跑不过当时的赛马新兴国美国和法国的马,原因就在于“泽西规则”下过度的纯血统主义。
企业应该从纯种马的故事中学习什么呢?也许可以归结三个字——多样性。无论是马还是公司,只有引进不同的DNA,才能变强。
孙正义一直坚持DNA多样化的观点,而对纯种马的研究无疑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有人不无讽刺地说“孙正义是投资者而非企业家”,他也从未放慢风险投资的脚步。
他给长期在自己身边工作的三木雄信布置过这样的任务。
孙正义的头脑中并没有特定的候选公司,他似乎只是想避免自我设限。三木当初并不理解老板的意图。
这就要提到孙正义曾讲过的“鲑鱼的孵化理论”。
据说雌鲑鱼一次会产下两三千颗卵。众所周知,鲑鱼有洄游的习性。
他说,能够回到自己出生的河流的,粗略平均下来,应该是雌雄各一条。因为,如果不是雌雄各剩一条,那么鲑鱼早晚会灭绝。
如果雌的数量远多于雄的,或者雄的数量远多于雌的,就会打破平衡;如果雌的和雄的都太多,河里就会鱼满为患。“也就是说,3000条里剩一雌一雄。你能在鱼卵的阶段发现它们吗?”
同理,在征求意见时,孙正义从来不会一上来就限定答案的范围,而是让大家先考虑能想到的一切可能。
当寻找投资对象或合作伙伴时,他不会找那种世人皆知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那种像宝石原石一样的公司。
第一时间发现原石,纳入自己的集团。在寻找原石时,不预先判断,而是先追求数量,这是他的一贯做法。
孙正义的投资成果是难以企及的。像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雅虎等,他投资的许多公司后来都摇身一变成了行业巨头。
问题是,以企业家自居的孙正义为什么要不停地做风险投资呢?他本人在提出30年愿景时对此做过解释:
我想在30年内让集团旗下的企业增加到5000家。”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为什么要让集团企业如此扩张?在30年愿景发布会的演讲中,孙正义亲口讲述了他要这样做的原因:
就是说,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恐怕是没有办法理解的,到时候就明白了,走着瞧吧。
不过,联系从纯种马的研究中得到的教训,以及鲑鱼的孵化理论,就不难理解孙正义想表达的意思。
他想通过组建一个乍看没有任何关系的公司群,从中创造出能够在接下来的时代里胜出的纯种马。
这些风险公司都是他看好的。一骑当千的企业家通过“同志式结合”联系在一起,让彼此的DNA发生碰撞,从而诞生出更强的纯种马。
孙正义把他的这一想法命名为“群战略”,就是指不同品牌、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群通过资本关系,或者 “志同道合者的结合”,保持既独立又团结的状态。
他坦言:
投资家孙正义常常遭到世人误解,他的真正目的在于DNA的交配和由此带来的企业的进化,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300年后,而不是短短的30年。
他在新30年愿景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创造和发明了可能会持续发展300年的组织结构’。这就是我希望得到的评价。”
03
不被理解的战略
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群战略”的问题时,孙正义答到:
他说,没有什么技术会一直存在300年,所以依赖一项技术的组织不会长久。问题是怎样发现下一次改变世界的技术。
通过投资实现的群战略就是为此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投资不是目的,只是用来实现群战略的手段。
所以,孙正义的投资有一种独特的哲学贯穿其中。这可以说是“投资家孙正义”的方法论。简单总结如下:
首先,因为投资的目的不是控制对方的公司,所以对所有权没有很高的要求。
他不会把对方变成子公司,但也不选择小额出资。原则上成为对方的第一股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经营。因此,出资比例大多停留在20%~40%,会“当成自己的公司去经营”。
这一点与通常的并购完全不同。
通常的并购都会把即时性的协同效应放在第一位考虑,但是孙正义根据群战略进行投资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这种显而易见的协同效应。
他也不追求投资的回报,这与投资基金又完全不同。
那么,怎样选择投资对象呢?
能够发现有前途的初创公司,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孙正义的人脉,但是在实际决定是否投资时,他有一个标准。
这就是无人知晓的孙正义的秘藏公式。
他把这个公式告诉了我,但是他说“暂时还不想公开”,要求我不要写出来。这在孙正义身上是极少见的。我答应了他,所以很遗憾,不能在这里介绍他的公式。身为记者,我感到十分可惜,但约定就是约定。
不过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那就是这个公式不仅包括出资时的判断材料,还包括退出的标准。
也就是说,孙正义的群战略不仅是把对方收入集团旗下,而是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对方有一天会离开集团的情况。
根据时代和技术的变迁,不断上演着相逢与别离,畅通无阻地变换形态,这样的公司联合才是他想要通过群战略建立的公司群。投资不过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市场相关人士在谈论软银的股价时经常用到一个词——孙正义折扣。
因为软银发起的并购往往缺乏即效性,负债对利润的比率越来越高,导致软银的股价被低估。媒体批评软银式经营的危险性基本上也是针对这一点。
如果让孙正义说,那种事他当然明白,这类批评只能说是目光短浅。这也是他感慨群战略无人理解的原因之一吧。
end
长江读书福利
你对孙正义有怎样的印象?他的哪一点特质让你印象深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截止到11月2日18:00,获赞数最多的两位小伙伴,将获赠《孙正义传》这本书。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