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万岁”,黄峥的商业哲学

长江商学院
2020-11-05 12:00 浏览量: 3199

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电商格局既定的情况下,拼多多横空出世,迅速跻身国内电商三巨头之一。年仅40岁的黄峥,用不足5年的时间,便将拼多多打造为突破千亿美金市值的“黑马”,成为阿里不容小觑的“劲敌”。

一个人,一本书,深刻地影响了黄峥的商业哲学;而黄峥的哲学思考无疑影响着他的商业逻辑,也影响着拼多多的成长轨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拼多多创始人、长江创创学员黄峥的商业哲思世界。

来源 | 中国企业家杂志

在身价水涨船高之时,黄峥没有留恋财富带来的优越与荣誉,而是选择急流勇退,卸任拼多多CEO并划让出部分股权。

在拼多多一路高歌猛进、面对竞争对手的围剿之时,黄峥又以一封股东信透露出,他在疫情期间思考最多的是哲学这样宏大的命题。

五年时间,拼多多从创业公司脱胎换骨,跻身国内电商三巨头之一,用户数量超越京东,直逼阿里,火箭般的发展速度创造了电商新物种的增长神话,甚至在遭遇新冠疫情的2020年,拼多多也交出了股价翻番、市值猛涨500亿美元的成绩单。

2020年6月,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排行榜,年仅40岁的黄峥身家一度达到454亿美元,首次超越马云,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

回望拼多多的成长轨迹,黄峥的哲学思考无疑影响着他的商业逻辑。人们不免好奇,这位隐匿于公众视野、拼多多背后的战略制定者究竟在思考什么?

黄峥几乎不在公众前露面,从2017年9月开始,他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就未再更新,如今,外界唯一能了解他的机会,只能是在拼多多每年发布公开信和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

拼多多也和大多数提倡“开放”文化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内部文化相对封闭,强调“本分”。

黄峥将拼多多当成是自己践行商业哲学的载体,而股东信就是他对商业哲学的思考出口,这是新一代年轻企业家的特点——理性冷静视野多元注重底层逻辑

上市两年多,黄峥发过三封致股东、一封致员工的公开信,要想还原真实的黄峥与拼多多,可以从拼多多的成长轨迹以及黄峥的哲学思考入手。

60分哲学

“希望几十年后,能像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一样,依然可读。”黄峥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简介里这样说。

2016年2月,黄峥开始更新公众号,2017年9月停止更新至今,最后一篇文章是《把“资本主义”倒过来》。19个月间,黄峥一共更新过9篇文章,主要分享记录他的思考。

公众号的内容串联起了黄峥读书、就业、创业经历与反思,以及对拼多多商业模式的思考。

他所思考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清晰——用需求流通侧的半“计划经济”来推动实现供给侧的半“市场经济”,甚至提供社会价值

黄峥说他从识字开始,就不停地设立目标,然后找到实现目标的优化路径,所以他从读书开始就一直在反思总结,思考诸如人生意义这样宏大的目标。

黄峥认为自己的求学经历算是幸运,进入杭州最好的中学之一,毕业后保送至浙江大学混合班,很早就开始融入全球文化。

在求学期间,他就意识到了三件事:

一是寒门出贵子是小概率事件;

二是田忌赛马,在整体资源劣势的情况下可以创造出局部优势,进而有机会获得整个战役的胜利,基于此,平凡人可以成就非凡事;

第三,钱是工具,不是目的。

拼多多的成长路径,就非常符合黄峥口里的田忌赛马原则。拼多多在电商市场中,算得上是在整体资源劣势的情况下,创造出了社交电商的局部优势,进而有机会在整场“电商战役”站稳一席之地。由此,平凡人黄峥成就非凡事。

黄峥认为自己求学时目标导向太明确,在追求第一、努力做个好学生上浪费了过多时间,损失了逆反、捣乱的青春时光,很多年后才慢慢领悟到“60分万岁是个好哲学”。

黄峥认为,过度的追求完美实际上是一种苛责,凡事不用追求太过圆满才能持久,精力也可以分散安排到其他值得耗费的地方。

创业几年后,黄峥才意识到目标达成和幸福未必是同一件事。

放到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上,黄峥就采用了“60分哲学”。

虽然在成长初期,拼多多的商品质量、商家诚信、用户体验、客户响应程度、物流效率,统统做得都很粗糙,但拼多多的擅长之处在于社交化运营,商品也满足了下沉市场的用户需求,因此从社交流量方面,拼多多式电商走出了一条田忌赛马的路。

一个人、一本书的影响:

本分和常识

黄峥尊称段永平为“人生导师”,后者先后打造了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爆款产品,堪称商业奇才。

曾有人问段永平“连续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了两个字:本分

这两个字也深深地影响了黄峥的创业之路。

2002年,黄峥赴美留学,认识了段永平。2006年,26岁的黄峥跟随段永平,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这顿饭最大的意义是让黄峥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

后来在一本书上,黄峥同样领悟并更深刻地认识到常识的力量。

黄峥自述称,自己在初中时就很喜欢看哲学书,关注“我思故我在”一类形而上的问题,后来读到罗素的《幸福之路》一书让他感触深刻。这是一本是写给普通人的生活哲理书,通俗地讨论了人生各种常见问题,例如生存竞争、烦闷、嫉妒、爱等,是对生命和自我的探寻,罗素还在书中阐述了自己认为可以避免的方式。

读完这本书后,黄峥收获了三点感悟:

第一,要有勇气去面对常识,用常识做理性的判断,用理性的意念指引自己的行动;

第二,要把对成就一个无限完美的自己的兴趣,转移为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兴趣;

第三,对不可改变、不可能征服的事要会放弃。

黄峥认为,常识其实是显而易见、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我们心中既成的各种偏见和个人利益导致的偏见蒙蔽了我们,让我们对这些常识视而不见

2017年,除了发达城市,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个月刚2000元出头,本科生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不到10%,90%的家庭年收入低于20万。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农村人口6.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

这些显而易见的常识,被黄峥挖掘出来并用于商业实践了。

遵循常识,做出理性判断,他用社交电商的方式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就这样,一匹黑马在电商双巨头的眼皮底下迅*长,悄然改写了中国互联网的势力版图。

黄峥不认同所谓的下沉市场这个说法,他对人性的洞察是:

对创业的坚持,则是黄峥追求深层次幸福的选择。早在谷歌时期,黄峥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但黄峥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之后,认为人活着最重要是追求自身的幸福,与朋友一起创业则能为他带来深层次的幸福感。

在整个中国商业形态里,有的循环是劣币驱逐良币,黄峥希望能做一些有社会价值的事情,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良币驱逐劣币的发生。

这些为世界创造价值的想法,就是黄峥个人追求的幸福之路。

回归哲学的商业问题

2020年的股东信,黄峥几乎没有再讨论分析拼多多,而是洋洋洒洒讲述着疫情带给自己的思考,信中提及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热力学定律,还有黄峥本人对世界、人类、时间、概率、不确定性的抽象思考。

对科学、天文、哲学这些宏大命题的讨论,似乎让我们又看到了在个人公众号里愿意表达自我、理性之下透露着一丝感性的真实黄峥。

“时间”贯穿了2020年股东信的全文。在文章刚开始,黄峥就抛出了一个哲学问题:

2020年疫情颠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待之初,人们急切盼望生活能够重回正轨,而越来越漫长的等待,则让人们逐渐忘记了时间。

病毒让人类意识到,自己仅仅是这个被观察的世界中的一个可忽略不计的组成部分而已,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停下手中的一切,等待时间流逝,感受时间流过的痕迹。

黄峥认为:

在这样的视角下,黄峥在疫情期间感到无比的谦卑和平静,并且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正在走来。

或者,

这与黄峥理想中的拼多多相似。他在拼多多招股书中说,未来拼多多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

除了扮演电商的功能外,拼多多还要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

目前,拼多多达成娱乐帝国的方式,仅仅是从电商游戏化出发。

拼多多这款产品兼具电商与游戏思维,早前黄峥的创业经验,就是从电商代运营出发,之后是游戏公司,最后才从拼多多壮大。游戏基因贯穿拼多多始终,也成就了拼多多社交化运营的成功。

而拼多多的分布式AI也充满了哲理。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奇绩创坛创始人、CEO陆奇和黄峥曾经对此有所讨论,他说:

(黄峥)在哲理上都更倾向后者。”

原因在于,分布式体系的生态更平稳,集中式的体系危险系数更高,搜索引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集中式的体系,但人类社会本质上是分布式,很多高度智慧在某一个大学、某一个企业里。

商业的问题到最后,还是回归到了哲学问题。

在讨论完了认识了时间、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后,黄峥说:

股东信的最后,黄峥仍不忘用诗意的哲学语言鼓励人们积极向前:

在商业世界里,黄峥的旅程也才刚刚开始。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