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传承难?关键在于想清楚这一点


家族企业传承难?关键在于想清楚这一点
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在下海潮、创业潮的涌动下,我国诞生了一批巨大规模的家族企业群体。
如今,中国的第一批家族企业,走到了传承的路口。如何科学地治理与传承,如何确保基业的稳固,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
家族企业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据数据统计,在美国,家族企业贡献了大约一半的GDP,对就业贡献更是达到了70%~80%;在欧洲,大部分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在拉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家族企业的占比甚至超过90%。
家族企业究竟靠什么基业长青?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保护家族企业及企业主的创业和守业精神?
企业要保持百年不辍,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个更高的目标,也许是引领企业努力的明灯。就这一命题,我们对话了长江商学院李海涛教授,希望他的研究能为中国家族企业提供清晰、实用的思考框架。
分享 | 李海涛
来源 | 长江商学院EE
李海涛
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杰出院长讲席教授企业家学者项目副院长
不确定时代,家族企业扎篱笆的难得时机
Q:所谓企业,林林总总数量庞大,符合哪些标准的企业被称为家族企业?
李海涛:一个较为经典的视角,是从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来看这个问题。
看过去
家族企业的成立与发展必定受到家族深远的影响。很多知名百年老店开始于家族长者从0到1、又从1到N,将企业发展起来。家族,为这个企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看当下
目前企业的运转、经营与管理,同样有家族的深度参与,不管第几代了,仍然参与企业日常管理。
看未来
家族希望企业能够长久在家族成员的管理照拂下,持续经营与传承。
这是一个较为经典易懂的看待家族企业的视角:从出生、发展到未来,都与家族休戚相关。
还有几个更深入的角度,进一步探讨:
角度一:股权结构。
由家族创造并管理的企业,家族成员所占股权比例较大。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股权结构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家族控股企业是常态。
以我个人的研究为例,进入我研究库的家族企业的一个标准便是实际控制人为家族中人,股权比例是很重要的指标。
角度二:家族深度参与管理。
不管传到了第几代,家族不能当甩手掌柜,成员们必须深度参与企业的日常运作,制定战略、做出关键决策。
角度三:企业的目的。
拥有基业长青的梦想。家族企业通常都将把企业一直办下去、在家族中传承下去的目标,跨越时间。
总结一下,最简单、最直观地来判断家族企业的方式,就是从股权结构、公司管理权、控制权来看。
Q:中国的家族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为什么在这些行业中的家族企业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呢?
李海涛: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在研究了规模最大的300家家族企业(根据股票市值)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家族企业隶属于准入条件和行业进入环境较为宽松的行业,这些家族企业更注重创新、资产较轻,而不是来自资源型、监管型的行业。
占比较高的包括:电子、消费、互联网、医疗,以及一些细分领域的制造业,都是家族企业的主要领地。
还有一个重要研究结论是,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家族企业经营状况更优越,比如财务数据、股票表现、品牌美誉度、信任度等维度看,表现都更好。
这个结论同样符合经济学原理,家族作为企业的主人翁、主要股东,做好企业是他们的首要关注、终身事业,因此会更专注、更愿意投入、有更强的动力将这件事做好。
Q:家族企业具备哪些天然优势与局限性?
李海涛:越研究家族企业,越深刻感受到家族企业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之一。
任何一个企业的开始,始于一个人或几个人,起始阶段都得益于家庭的参与,就算不直接参与,家庭对创业企业本身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从这个角度讲,家族,是企业的起点;家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起点。
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从一个创始人开始的,为什么要开始?
这就是企业家精神,他被某个梦想推动着,有的人可能是为了脱离贫穷,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很穷,为了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很多人出来挣钱,做小裁缝、做小买卖、做修车的等等,从小作坊慢慢开始。
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更大的梦想就出现了,他们希望把事业做强做大。
因此家族企业几乎是所有国家、所有地区、所有经济体发展的最原始的原点,所有企业都是这么开始的,所有的创始人都被自己的梦想所驱动着。
从家族企业角度来看,它与其他类型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企业的股权与管理权是分离的。
比如你买上市公司股票,买苹果、微软的股票,我们就可以成为股东,这种企业的股权结构非常分散,换句话说,公司做好做坏对任何人的影响都没那么大。
但对于一个家族企业来说,企业就是全部,企业做好就是家族的财富,家族也会向好发展;企业做差了,负面影响也将非常大。
因此家族会更深度参与企业管理,这意味着”企业所有者”– “股东” – “管理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从这个视角看,现代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代理人的矛盾、职业经理人跟股东的矛盾等现象,在家族企业中出现的概率较小,后者也更关注企业的长久发展。
真正秉持长期主义精神的其实是家族企业,他们打心底里希望基业长青。称得上基业长青的企业起码要传递三到四代,时间维度就上百年了。
当有了做百年老店的期望,家族企业就不会为短期利益而做得不偿失的行为,比如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等等,会尤其在意企业的品牌、名声,这些都是家族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过,有优势必然有劣势:
劣势一
有血缘关系这层纽带,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在企业治理过程中,就会出现不专业、不按市场规律行事的情况。
当你的下属也是你儿子,你就没法轻易解雇他。因此,如何解决家族内部矛盾、梳理家族内部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
劣势二
就算家族里有再多孩子,可选择的接班人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换句话说:有限的接班人才池子。
你必然会面临需要寻找家族外部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情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当企业规模越做越大时。
但我发现很多家族企业(尤其是中国),能把这点做好的不多。这跟企业的法制环境、文化、历史都有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家族企业面对的最大的矛盾是:信任的人,能力不行;能力行的,信不过。
如何克服这个难题,是实现基业长青的关键问题之一。
如何保护家族企业及企业主的创业和守业精神?
Q:为什么说家族企业对任何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
李海涛:我相信对大多数人,甚至对很多企业家来说,家族企业的重要程度会让你大吃一惊。
像我这样的商学院教授,做的大部分研究仅关注上市公司,真正关注家族企业的并不多,大家的潜意识里觉得家族企业都是小作坊,不够大、不够重要。
但事实上,全球家族企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些国家的家族企业对GDP的贡献高达70%~80%,
比如美国,普遍被认为是发达经济体,家族企业所占GDP应该很小,但事实上美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贡献了大约一半的GDP,对就业贡献更是达到了70%~80%。
在欧洲,家族企业的贡献就更大了,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家族企业。
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像拉美、东南亚,这个占比更高,9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
在中国,对于家族企业的定义刚刚起步,改革开放才40多年,精确定义家族企业还不成熟,所以我们采取比较粗糙的估算办法,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比如著名的“五六七八九”说法——民营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以上的科技创新、80%的就业、占90%的企业数量。
但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式的民营企业,或雏形期的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
这也是个自然现象,任何一个企业,或大或小都源自一位创始人,从零开始,始于个人意志。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的伟大企业都始于家族。
慢慢地,有的做大做强,有的停滞不前,有的消失不见,生生灭灭,因此也注定了经济体中的企业主体其实都是家族企业。
Q:在当下这个动荡和不确定性陡增的时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保护家族企业及企业主的创业和守业精神?
李海涛:目前这个时期对中国的家族企业、民营企业的挑战是巨大的。
我们现在同时承受着几大压力,比如疫情冲击、疫情的再冲击、政策变化、全球地缘政治、中美对抗等等,但也正因为如此,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基业长青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事情。
过去百年中的几次大战、几次瘟疫,带来的巨大动荡,让当时所有企业都面对如何活下去的问题,连着活100年真的不容易。
今天经历着动荡的我们,才真切意识到,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这里面不仅有内部原因,还有外部原因。
很多同学问,李教授,我们怎么办?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点是:要想清楚,你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核心问题。
那些百年老店企业,兴旺至今,共同的特点是他们有一个更高的目标。
如果你只在乎挣钱,眼里只有钱,当然在天时地利人和时,肯定也能挣到钱。但成为百年老店、成为伟大企业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维度的挑战。
在成为伟大企业的路上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来自家族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比如有钱了,家里人要分家;
比如孩子不愿接班或没能力接班;
又或技术被颠覆取代了;
又或政策一变,整个行业消失了;
再比如疫情三年,现金流扛不住了。
林林总总,关关难过,如何过?
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经常跟企业家们说,不要轻易说要做百年老店,因为你根本不了解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什么样的企业家能做一家百年老店呢?
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事业极度认可,发自内心觉得我做的这件事非常了不起、值得终身投入去做。还不仅值得我一个人为此付出,更值得一家子人投入去做。
上升到这种高度的认知是必须的。若不能从这个高度去做,实在太容易放弃了,因为挑战真的不小。百年老店都有这个共同点,找到了值得为之付出所有的、发自内心的呼唤。
比如《纽约时报》家族,数代人都认为家族企业的事业是了不起的事业。
接下来,需要专注聚焦,不能为了挣钱什么都做,什么来钱快就做什么。百年老店在专业上需要聚焦深耕,让护城河既深又宽,确保百年护城河不倒,靠的是专注聚焦。
另外,要为社会做贡献。
我的一个理论是,当家大业大,资源积累越来越多的时候,离心力也巨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规律不可避免。
如何团结人心?如何让家族的人不光在乎钱,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更高的梦想?
有这个超越金钱的梦想,一切好谈。当没有这个梦想,就只剩下钱,钱就是要被分掉的。
论起聚焦,一个例子是晨光文具,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陈湖雄是长江校友),他笃定地只聚焦做文具。当晨光几十年如一日做文具时,一个竞争者随便做两年如何去跟晨光争市场?
不管外部的动荡与变化,企业长存的规律不变:自己的工夫牛、技术牛,无论谁都无法轻易颠覆。当家族团结、有梦想,谁也颠覆不了。这些都是可控的因素,以不变应万变。任它风吹雨打。
优秀的家族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将可控的做好,以可控对冲不可控的风险,不盲目加杠杆、不随意扩张,宁可慢、也要稳。当你想活100年,慢一点就慢一点。
要问答的问题是:要活100年,还是,要赚10年的钱?想活100年的,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如果能做到,便能成就伟大企业。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