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有话说|王涵:计划、纠错、多思,才得以胸有成竹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22-10-15 19:20 浏览量: 2645
 智能总结

学霸有话说|王涵:计划、纠错、多思,才得以胸有成竹

嘀嗒嘀嗒,时光飞转,联考也步步临近。

为帮助同学们有的放矢进行备考,特邀请在2022年入学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高分学霸,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与心得。希望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将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2023年,华园见!

王涵,2022级非全日制PMBA学生,目前就职于广州维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2021年联考中,获得联考236分(其中管理类综合166分、英语(二)70分)、复试82.8分、录取总成绩240.96分的成绩,录取总成绩在PMBA正常批次中排名第二。

王涵同学,你好!欢迎你来参与我们的“学霸有话说”分享,请先向大家介绍下你自己好吗?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2级非全日制PMBA的王涵,2018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曾经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现在虽然已经离开医院,但依然从事着与医疗相关的工作。简言之,是一个从医院折腾到互联网再折腾到器械研发的90后精神小伙。

从专业人士到跨专业的多面手,王涵同学为何选择在职业转型过程中报考MBA呢?

第一,我当时已经下定决心要跳出医院、转行,后来我开始进入互联网医疗和医疗器械制造业领域。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一直专精于医科的我缺乏商业和管理的思维,我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临床需求,但是我却看不到别人能看到的市场和运营。所以,奔着求知的目的,就决定报考MBA,我认为行业与行业的结合有更强的突破力。

第二,我对商业财经类的知识一直很感兴趣,每天刷B站财经区的视频根本停不下来。利用习得的知识进行行业或者人群分析,并得到自己的结论的感觉真的amazing!

第三,我也希望借助MBA的平台,接触到更多行业精英和资源,我相信拓展视野、开阔思维能让人更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作为医学生、依然从事医疗相关工作的王涵同学,为何没有选择医疗相关的MBA项目,而是选择了华工工管MBA呢?

一是因为我在广州落户了,在广州本地的院校学习会更方便,也易于搭建起自己在广州的同学圈、朋友圈;

二是因为我对理工类院校有种天然的亲切感,或许因为我是被医学耽误的理工男,所以,在众多的备选院校中,我认为华南理工大学是最适合我的。

无论医院还是互联网企业,忙碌都是常态。王涵同学是如何在繁忙又高压的状态下备考的呢?

备考时,我已经离开医院一段时间了,当时是在莲藕健康从事互联网医疗工作,作为区域负责人管理广州区域大约40多名医生的接诊和运营。当时是轮班制度,也挺辛苦的,尤其是遇到618或者双11,从电商平台过来的订单暴涨,忙起来跟陀螺一样。

幸而在备考时交接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发现大家都是工作之余挤时间考MBA,辛苦和累是共性、是常态,于是也就彼此打气,一直坚持到最后。

谢谢王涵同学的分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王涵同学聊聊他的备考经历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以下为王涵自述)

大家好,我是王涵!

我是一名2018年毕业的医科生,正如大家所预料的,毕业后我顺理成章地进入医院,开启了医生生涯。但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却逐渐发展医院的临床工作并非我的职业发展意向所在。因此,我出乎大家所料的,离开了医院。

虽然不再直接从事医疗工作,但我认为自己付诸7年时间习得的医学知识,可以通过从事医疗相关的其他领域得到更好的发挥。于是,我进入了互联网医疗行业,成为了一名医生督导。随后的工作中,我接触到了医疗器械领域,再次转型。

在两次转型的过程,我看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医科生的专业优势,也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医科生在管理通识上的弱势。为了让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多面手,我选择了报读MBA。

最终能够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我想与自己一直保持着自我学习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备考关键词

计划、纠错、多思

联考的备考周期,或长或短,因人而异。但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地计划和安排,毕竟,有利用有限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和精力,应对4门日常工作几乎不会接触的考试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

另一方面,相比在有限时间中、无限量刷题,更建议大家针对真题有的放矢。以真题为目标,针对做错的题目进行纠错,去思考做错的原因、思考题目考核的知识点以及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关于复习

我主要想跟大家聊聊管理类综合的备考。

在我看来,管综最难的不是题目,而是题量。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最快的方法把简单题解出来是高分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做题习惯和顺序,规划好时间,不过分纠缠难题。否则,可能落入“花了时间做错一了道题,或是花了太多时间做对一道题”的得不偿失的状况中。

其次,就是对于错题要有自己的思考,每个选项要有自己的理解。与直接按照模式和套路、按部就班做题的同学不同,我自己总结了一套做题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方式,更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解题时也就更顺手。这其中最核心的本质就是,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强的。

关于心态

我是通过占比40%的正常批次录取的,能够最终拿到理想的offer,除了客观的分数意外,我觉得更重要的在于主观心态。

于我个人而言,考MBA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同伴、明白了很多逻辑里思考问题的方式、准备面试过程中对自己所属的行业进行了梳理和的思考……这些都将在很长的时间里默默影响我、改造我。

我想说:一个好的结果固然欣喜,但也是锦上添花,只有备考的过程中的收获才是雪中送炭。成功没有偶然,它只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所以此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离上岸越来越近。我们可以向优秀的人学习,但是最后都是为了战胜自己。

最后啰嗦一句,对于内心比较敏感、丰富的同学,选择性的屏蔽不必要的信息的干扰也是很明智的选择。

关于临场

想要临场发挥好,对现场的掌控感很重要。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提前一天到考场踩点,熟悉考场位置和周边环境,把一切安排好,预留足够的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紧张。

最后,祝所有2023级考生都能考神附体,

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加入华工工管MBA这个优秀的大家庭中!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