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声·创投有道+重理工·创投MBA”项目系列访谈:王锦辉

重庆理工大学MBA
2018-04-18 00:00 浏览量: 3265

以精益运营方式管控时间、节约资源,让企业转型升级更简单!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庆理工大学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创业投资MBA,作为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的一个特色,我们从创新创业、创业投资等角度给学员提供一系列专业的课程学习,让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升专业水平。

近日,新一期的“重庆之声·创投有道+重理工·创投MBA”项目系列访谈进行了录制,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新的思路与专业的点评,助力创业之路。

FM968重庆之声——老师来了《创投有道》第35期

精彩集锦

今天的创投有道邀请到立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锦辉先生(重庆理工大学MBA,2014级学员)以及邀请了我们的常驻嘉宾——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邱冬阳教授参与访谈点评。

说到精益化运营,卷卷真的是第一次听说,为此卷卷特地查阅了很多资料。

原来,精益化生产方式最初来源于日本丰田。二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从丰田相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的共同努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步完善、形成。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今天我们《创投有道》邀请到的嘉宾就是精益运营方面的专家,立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王锦辉先生。

(王锦辉先生右邱冬阳教授左)

王锦辉先生,原格力电器生产革新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是重庆立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截止至2015年帮助重庆本土企业开展管理提升咨询服务40多家。2016年由于本人对精益运营与《中国制造2025》的执着,成立了专业做精益运营与《中国制造2025》咨询服务的公司--重庆立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并在2016年取得国家工信部批准的“两化融合贯标服务单位”资质。截止至2017年已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和精益运营咨询服务10多项。

偶然的机会+深入地学习,让他从新手变专家

王锦辉2003年大学毕业进入格力电器工作。当时和他一起进入格力的一个同学,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在珠海重新找工作。当时的招聘专家就问到了精益生产和justintime方面的问题。其实justintime是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但这个问题当时是非常新的,不管是王锦辉的同学还是王锦辉本人,对精益运营的认知都是一片空白。

同学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得到更好的面试成绩,自己专注学习英语口语,请王锦辉陪同自己学习精益生产,王锦辉学习之后分享给同学。而王锦辉为了更好地把问题讲清楚,就进行了更加深入地学习。

恰巧当时王锦辉接手了一个300人的车间进行管理,需要用到justintime的相关知识技术。经过两年时间地摸索学习,王锦辉做出了优秀的成绩,他所管理的车间也由原来的相对落后一跃成为珠海市成绩卓越的优秀管理车间。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偶然的接触学习到深入地探索研究,让王锦辉从原来的精益管理学习新手变成精益管理运营专家。

立足重庆本土企业,帮助企业成功转型

在帮助企业转型的过程中,王锦辉也不忘为自己充电,于2014年进入重庆理工大学MBA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来为重庆的企业服务。2015年,王锦辉已帮助重庆本土企业开展管理提升咨询服务40多家。

2016年,重庆立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并在2016年取得国家工信部批准的“两化融合贯标服务单位”资质。截止至2017年,已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和精益运营咨询服务10多项,先后服务过宗申摩托、航天巴山、世纪精信等企业。

在给世纪精信做精益化运营的时候,王锦辉非常细致地给世纪精信老总做了深入地沟通,给他讲了当下工业企业的发展形式,以及自己对两化融合的理解。

听了之后,世纪精信的老总非常信任地告诉王锦辉,这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现在急需转型升级,但还没有找到具体方法。看能不能运用两化融合的方法,使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走弯路。

接下来,王锦辉团队对世纪精信做了深入地调研,分析策划,结合两化融合给企业实现设备新型能力的打造。

到现在为止,世纪精信已经开始引入了新能源汽车制热基础配件的研发,成功转型升级。

精彩瞬间Moments

主持人:王总,您能不能给我们举几个您操作过的实际案例,更进一步说明敬意运营这样一个理念?

王锦辉:好的,我给大家讲一下。

前两年的时候,我们之前做格力的这个板块,就是做格力空调的遥控器。最初的生产效率,一条流水线,大概50个人来操作,大概一天的量3500左右,后来进行了精益运营的一些调整,调整方式其实很简单,原来每个人做一个很细的工序,大概几秒,完成的一个内容,我们看着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但它的整体效率是慢的。

本身这个工序大概三秒,我快速拿起,一秒钟,我放下又将近一秒,有五秒时间浪费了两秒。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会觉得完全无所谓,但是在企业生产当中,这个就会很消耗时间和成本。

改了之后,运用精益运营管理里面的工具---单元化生产方式,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为什么?

他改变了自己的作业方式:拿取还是按一秒,中间生产环节如果扩大到20秒,然后放下,一秒,这整个作业时间就变成22秒,而拿取和放下时间还是2秒,这样浪费时间就变成了22分之2。以前的作业是5秒浪费2秒,现在是22秒浪费2秒,浪费比例得到大幅度的下降,原来生产一天就是3000——4000的量,后来达到了12000,整整翻了三倍。原来需要五条线完成的量,现在一条线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了。

主持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确实有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经过这样的精益运营方式来梳理来分析,找到浪费点。邱主任,刚才这个例子是怎么看的?

邱教授:我想提三点。

第一点,我们科学管理时代就有这样科班出身的例子,都知道我们著名的科学管理创始人泰勒,也就是一个人搬铁锹搬多搬少了,其实是同一个问题。我们著名的科学管理实验呢,是力气大小决定了效率的高低,王总这边呢,是合理地使用动作来提高效率的一个方式。

第二点,它有单个工序组成,单元化以后它还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以前的简单重复,比如说你在这条生产线上一直都拆螺丝,整天都拆他实际上很容易疲倦。简单机械重复带来的不是效率的提高,而是人的厌倦感上升导致效率下降,而它有三个动作或五个动作,拆了螺丝然后拿过去,然后又理一下其它的,然后又看一下。多了动作以后,相对来有一个简单的,一个循环过程,反而让那个生产过程的功能,没有这么机械重复的感觉,它会处于不断的一个变化过程当中,效率也会提高。

第三点,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做类似的分析,就是说在时间上、在物料上,在其他方面,你使用点和闲置点的一个盘整过程,这个都是可以做的。

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很容易,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儿,但专注研究一件事儿十几年真的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止于兴趣爱好,而别人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王锦辉能够成为精益运营方面的专家,服务几十家企业,也并不是因为先天独有的天赋,而是他兢兢业业十几年,沉下心来做精益运营,并把他做到极致。

创业者注定事孤独的,可能创业之初没人能够理解你,也不一定都能支持你,但坚持最初的梦想,在前进中摸索、改进,你一定会有收获。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