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税”真的来了!单身比已婚缴纳更多个税?WTF?!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06 21:50 浏览量: 4687
 智能总结

少交个税本文来源:中公会计本期编辑:尹宁指导编辑:廖小薇投稿邮箱:jingguanyany@163.com 经管研苑 jgxsxf1921

关注我们 让你开心 哈哈哈哈

如果单身要交税,

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新时代的会计人反应是:“嗯,独特”

有的会问:国家要给分配对象了吗?

最近,个税的草案刷爆了整个朋友圈,小编在仔细看完官方文件和各位专业大佬解读之后,越看越觉得蹊跷,最后得出一个观点:“单身或将缴纳更多个税!”

小编定睛一看,WTF?!

很明显,有孩子、老人的家庭将会被照顾。

同样是一个月工资三万,单身的时候,直接被扣除个税:3580元。结婚后,虽然具体税额是多少还未公布,可总会比3580少吧?不然个税草案也没必要增加这些专项附加扣除。

这波猝不及防的单身狗被国家逼婚,也让人始料未及。

其实自个税草案消息发布开始,微博上就有无数网友沸沸扬扬的讨论着,这次个税税改是否是征收另一个形势的单身税。

网友吐槽“单身税”

有孩子比没孩子的可少缴税?

单身狗哭了,

婚还没结,哪来的孩子?

大部分网友认为,这次税改明显有收“单身税”的倾向在内,单身狗集体抱团哭晕。

所以,真的要开始收单身税了?

其实,从现有的抵扣政策来看,子女教育的抵扣以及住房*利息的抵扣,特别以子女教育为主,确实是针对已婚生子家庭采取的优惠,可见目前政策对已婚生子人士有所倾向的。

在抵扣了各项费用后,已婚生子人士个税缴纳的金额确实会比单身人士要少,同等薪水完税后工资更高一些。

从政策里来看,此项措施有为家庭减税的目的,已婚生子家庭会比一般单身多抵扣一项子女教育支出。

目前还未有具体措施拟定如何抵扣,若抵扣的额度较高,很有可能出现图上所述这种,普通单身人士和已婚生子家庭同水平薪酬5万,单身人士缴纳近万的税额,而已婚生子人士,抵扣各项支出后,可能无税可交。

这场国家级的“逼婚”背后,藏着多少单身狗的呐喊,我们凭本事单的身,为什么要多缴税!

征收单身税了

已经在很多国家(地方)正式实施了

>>>>美国

为了鼓励结婚,密苏里州对21岁到50岁未婚男子,每年收税1美元,这意味着长期在该州居住者总共要多花30美元。相关法律可追溯到1820年,当时的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0美元。

>>>>韩国

截至2014年,韩国连续14年列入生育率超低的国家。对此,政府规定年薪2000万-3000万韩元的未婚劳动者,需要每年多缴纳20万韩元(约1160元人民币),无疑给单身职场人雪上加霜。

>>>>比利时

比利时有一项购房津贴,填写报税表时,只要申报了购房*证明,就可以少交部分个人所得税。这个补贴制度最大的“受害者”是单身纳税人。由于房价被推高,单身纳税人买房时因没有配偶,只能得到买房福利的一半,因此他们面对的是更高房价和更少资金,愈加窘迫。

>>>>俄罗斯

俄罗斯的单身问题也很严重,政府也是“下了猛药”。该国不仅要对“单身狗”征税,对没有生育子女的丁克家庭还要征收无子女税,税率高达每月收入的6%。

>>>>新加坡

因单身人士太多,新加坡政府扮演红娘,由民间企业提供创意,进行一个长达1年的鼓励约会大型宣传,且鼓励约会对象由20岁开始。新加坡政府称,还将资助一些“为单身男女提供交流机会”项目,“你的约会政府埋单”,为速配成功男女约会开销提供80%的经费,向国内适龄青年男女分发了一本如何约会的手册。

>>>>德国

欧洲发达国家对付单身潮和低生育率的经验更丰富,主要手段就是物质奖励。德国近年给予新生儿主要照顾人一年带薪产假。若母亲是主要照顾人,父亲也可额外获得两个月带薪陪产假。期间,父母均能领取67%薪金。

>>>>丹麦

丹麦曾发布一则奖励公告:凡旅行期间成功怀上的宝宝,奖励3年免费尿片,呼吁丹麦夫妇们在旅行期间要多为国家添丁。2012年,丹麦的一些幼儿园曾出台了一项特殊的举措,免费照顾孩子一晚,以便让他们的父母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可以有更多时间好好“相处”。

看完这些,不禁长叹一口气,原来,现在连单身都那么难了。

不过相比下来,目前个税草案被提到的“单身税”,只是因为单身而无法享受的一些优惠政策,不是额外交一笔税款,相比于其他国家,还算是友好了些。

国家为了逼婚,也是绞尽脑汁了……至于,这次个税税改,到底是否真的为了收“单身税”,具体抵扣措施又将是怎么样,我们还得看后续跟进的实施方案。

在这里

祝各位单身的大佬们

早日响应国家政策

及时脱单,少交个税

本文来源:中公会计

本期编辑:尹宁

指导编辑:廖小薇

投稿邮箱:jingguanyany@163.com

研苑欢迎大家的投稿!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