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安辉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发表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1-10-24 22:16 浏览量: 6750
 智能总结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1年7月,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研究所安辉教授团队撰写的《Does technology gap increase FDI spillovers on pr...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1年7月,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研究所安辉教授团队撰写的《Does technology gap increase FDI spillovers on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ese outward FDI in Belt and Road host countries》在国际权威期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发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快速增长,同时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欠发达经济体,急需外商直接投资(FDI)来帮助当地创造就业、提高生产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与传统FDI模式不同的是,“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所吸收的FDI主要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流入这些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然而,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否具有充足的技术能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呢?接受国的技术差距对溢出效应又会产生怎样影响呢?基于此,本论文主要考察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影响。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分析了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但较少探讨FDI与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之间的关系,而且现有的研究大多忽视技术差距的存在。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开创性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了接受国与中国的前沿技术距离、劳动生产率差距和收入差距三个指标形成的技术差距综合指数;(2)在Ashraf and Herzer (2014)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不同技术差距条件下的FDI对TFP溢出效应的模型;(3)为了解决技术差距与FDI溢出效应之间的预期非线性关系,引入交互项来研究技术差距条件下FDI对生产率的溢出效应;(4)在实证模型中引入衡量“一带一路”政策影响的时间哑变量,并考虑不同经济体贸易开放、劳动参与率和制度质量等因素,进而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一带一路”政策效应;(5)选取中国沿线58个国家2003-2016年期间从中国OFDI获得的资本存量检验中国OFDI对其TFP的影响;(6)由于FDI溢出效应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容易受到反向因果和内生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FGLS) 同时处理内生性、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实证模型如下:

其中,代表国家;代表时间;代表相对稳定且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国家特征,比如地理条件(领土面积, 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 基本制度和文化;SFDI代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的资本存量;Gap代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γ 代表技术差距的阈值;α1 和α2 分别代表 SFDI 在Gapit ≤ γ 和 Gapit >γ的情况下对 TFP的影响程度;代表独立且均衡分布在(0,σ2)之间的误差项;Z 代表控制变量构成的向量,如机构(政府业务部门),贸易开放程度和劳动力参与率;BRI 用来衡量政策影响的哑变量,在2013年之前取值为0,在2013年或2013年之后取值为1。论文结果发现,中国OFDI通过直接技术溢出积极影响了沿线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但由于中国OFDI的独特性质,溢出效应普遍较低。此外,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的生产率溢出效应随着技术差距的增加而降低,在达到一定阈值后,效应变为负值。这些发现不支持Findlay(1978)和Wang和Blomstrom(1992)的收敛理论,即相对欠发达将通过采用国外技术而促进更高的生产率增长。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论文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技术能力,缩小技术差距,促进技术溢出。此外,经济走廊是生产技术在企业层面转移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师和工人,要积极参与有助于学习高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中国OFDI的行业分布不均衡,“一带一路”国家也应鼓励中国企业和政府多投资技术相关领域。这不仅有助于“一带一路”国家改善社会经济结构,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减技术差距。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期刊是是SSCI检索的国际权威期刊,ABS 3星期刊、JCR-1区,Top 10, 主要关注技术管理创新、创新经济学等方面研究。

论文题目:Does technology gap increase FDI spillovers on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ese outward FDI in Belt and Road host countries

摘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同时这些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也希望借此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贸易和基础设施水平。传统模型认为,外国投资能够促进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而刺激发展中国家生产率提升,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具有充足的技术能力对同样处于发展中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呢?技术差距又将对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论文在考虑技术差距的前提下,研究中国OFDI引发的技术溢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此外本论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同时处理内生性,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得出两条重要结论:第一,中国OFDI的技术溢出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然而,由于中国OFDI的独特性质,这些生产率溢出效应普遍较低。第二,中国OFDI的生产率溢出随着技术差距的增大而减小,达到一定阈值后,溢出效应减弱。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技术差距;生产率增长;系统广义矩估计;一带一路作者:Asif Razzaq, 安辉, Sarath Delpachitra论文链接:

往期回顾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