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MBA20周年】光荣与梦想系列报道九:我的字典里有华理,和你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018-01-16 00:00 浏览量: 2980

从1996到2018,22年,她为你绽放芳华,也为你逝了年华,留下来的,是你最美好的样子。她是袁竹君,在华理商学院学习、在华理商学院工作。“在华理商学院的日子,一年有365天,360天我都在这里。”

转型:从掌门大师姐到招生负责人

1984年,袁竹君本科就在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就读,1998年华理MBA第一届招生时,又顺利考取了首届MBA,“同学们都戏称我是华理商学院的掌门大师姐,我和华理的渊源也从这一声掌门大师姐开始,二十多年了,从没间断过。”

“其实我1996年就正式进入华理商学院工作了,”袁竹君老师回忆道,“1997年,我们拿到了MBA的办学资质后我便进入了MBA项目部工作,那时候的我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1998年MBA入学考试由教育部统考,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考了英语、高数、语文逻辑、政治和管理学五门课程。”

1998年9月入学,MBA的第一届学生一共有40人,其中有一位马来西亚留学生。“我很感激这段MBA就读的时光,正是这段经历给了我在项目部工作极大的动力和知识储备。”袁竹君老师坦言道:“读MBA帮助我招生,我本身走出去,既是对华理MBA教学的直观成果展示,也是用专业知识来吸引专业学员的最佳途径。”

从掌门大师姐到招生的负责人,袁竹君老师说“有态度+有专业”=“招生杀手锏”。“我自己是亲身经历者,切实感受到了华理MBA学习经历带来的成果,这给了我坚定的态度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做招生宣讲时,即使和交大、复旦这些老牌MBA同台竞技,我也没有怯场,因为我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的用心和执着。”

从1997到2012年,袁竹君老师从事MBA招生的15年,MBA第一志愿录取率实现了十倍裂变,“从36名学员到2012年第一志愿录取的400多名学员,这份增长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袁竹君老师欣慰且自豪。

蜕变:从高冷范儿到温暖如春

伴随着MBA项目的发展,袁竹君老师坦言自己最大的改变是性格的大逆转。“读大学时,很多同学都说我很高冷,可是在我做了MBA项目招生之后,整个人的性格都改变了,以前的同学再见我,都觉得我反差很大,现在的我会去主动破冰,和陌生人打交道,整个人都变得温暖且有亲和力了。”袁竹君老师笑着说。

袁竹君老师说,一年365天,360天都在办公室。“招生的工作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有学生打电话来咨询项目情况。有一次,晚上十点了,我还在办公室,电话响了我条件反射地就接了起来,是个学生打来做报考咨询的,他开口第一句说的话我记得很清楚,‘老师您好,我没想到这么晚还有人接电话,我本意只是打来试一试,没想到电话竟然通了。’”招生的辛苦,大抵只有真的从事过,才懂得彻骨。

当袁竹君老师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在读的MBA学生时,她感受到同学们和曾经的自己一样的那份感恩母校的情愫,“这对我而言,是对工作最大的鼓舞和激励,也是在这里,我看到了工作上新的方向和发展,那就是校友关系的维护工作。”直到2012年,袁竹君老师正式从招生*转向了后台,做起了校友工作。

“校友工作是一项使命感很强的工作,我们自己定目标,自己定时间节点,为了给校友们提供一个感恩的平台、交流的平台。”

袁竹君老师将MBA招生的温暖亲切也一脉相承地带进了校友工作中,“人人都夸脾气好,遇见问题总爱找”,这是很多同学和校友对袁老师的评价。“校友工作就是要带给每一位校友温暖的感受,时刻让他们有回家的舒心,所以即使小到一个接电话的细节,我也要求大家使用温暖用语,礼貌接待。”温暖的春天,随着袁竹君老师,开进了每一位校友的心坎里。(文|丁婉星)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