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MBA20周年】光荣与梦想系列报道二:从懵懂初子到风华正茂:我与MBA同成长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017-11-17 00:00 浏览量: 3027

“当你还是一个稚嫩新生时,我也还只是个刚刚从象牙塔走出的懵懂年少;现在,你已长成翩翩青年,风华正茂,陪着你的这20年,看着你一步一个脚印,我和你同成长,感谢你,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祝你20岁生日快乐!”——经济学系老师郁文蕾。

迈向国际化:延伸职业生涯的价值

1997年,郁文蕾老师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毕业,随即进入商学院工作,“从2002年开始,我负责MBA学生商务英语这门课的教授。正是在这里,开始了我专业发展的大转变。”

从一个纯语言专业转向语言和管理学科的交叉专业,MBA的教学要求促使郁文蕾老师学习更多经贸、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你上课只单单谈语言,教外语,对MBA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开始尝试采用‘语言+专业’的授课方式,每堂课我都会用一定时间来给大家解读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理论知识,然后再开始商务英语的学习。”

郁文蕾老师的这一授课创新在MBA学生中深受好评,他们称“郁老师的商务英语课不仅是一门语言课,而是专业课的一种铺垫、一种延伸”,对于国际班的MBA学生而言,更是为他们直接对接外教专业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MBA的成长和郁文蕾老师的转型联系紧密,如果说AMBA认证打开了华理MBA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它也延伸了郁文蕾老师的职业生涯价值。“第一次AMBA认证由黄庐进老师发起,这期间经历了困难重重,由于很多老师刚开始不了解什么是AMBA,也不愿意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和习惯,更不愿轻易去尝试一个还看不清利弊的变革。”

作为AMBA认证小组曾经的核心成员之一,光是收集和修改老师的简历就历经三轮、耗时将近一个学期,“认证是首开先河,没人敢拍着胸脯说保证能做好,也没人说得清规范是什么。当时为了这个事情,我愁了很多晚上睡也睡不踏实,因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回忆起往昔艰辛,郁文蕾老师释然地笑着说,“120多份老师的英文简历,前前后后我们收集了三轮,关于科研学术成果的英文翻译我们推敲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次又一次。”

如果说,世界上唯一存在什么不变,那就是变革本身这件事。伴随着AMBA认证的完成,郁文蕾老师个人的职业生涯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如果说原来上课自由发挥度比较大,对案例的选择和课件的制作都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那么认证之后,我系统地了解了国际规范化课程的要求和习惯,因为这种规范,教学成果也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体系,当然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生命共同体: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谈起学生,郁文蕾老师笑靥如花,她说了四个字——“亦师亦友”。她和学生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纯粹的课堂,而是更似在一个生命共同体里成长的亲密朋友。

“如果说MBA学生的教学需求给我的专业方向带来转变和延伸,那么和他们的日常相处,则让我更多地感受到生命共同体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郁文蕾老师带的第一届MBA学生中,不乏翘楚,有一位学生让她印象尤其深刻,也深感骄傲,“在华理读MBA时,张立秦毅然放弃了国有企业舒适的职位,进入汉庭酒店工作,一干就是7年。辗转在酒店行业多年的他目前在SIG创投基金的支持下,自己控股一家酒店投资管理公司。他告诉我,是华理MBA给了他这样一个平台,他的创业理念来源于这个大集体给他的智慧火花。”

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指引你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和选择,在于不断地指引你去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华理MBA就是这样一个共同体,MBA的学生李筱珂,她在这里认识了她的先生,我去参加婚礼时,筱珂告诉我是华理MBA这个平台让她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实现了更美好的生活。”

文|丁婉星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