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之道】胡万川:严谨亦巧妙,找到论文写作的“独家秘笈”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021-07-27 17:27 浏览量: 2592
 智能总结

如何炼成优秀论文 2021年5月,上海市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MBA优秀学位论文名单,华东理工大学六篇论文获奖,其中,胡万川荣获优秀论文提名奖,指导老师为杨洪涛。 从晚上6点到第二...

如何炼成优秀论文

2021年5月,上海市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MBA优秀学位论文名单,华东理工大学六篇论文获奖,其中,胡万川荣获优秀论文提名奖,指导老师为杨洪涛。

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晨8点半,为了写作MBA毕业论文,胡万川度过了很多个不眠之夜。他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相信天道酬勤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来自华东理工大学2016级MBA中法班的胡万川,在2019年上海市MBA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论文提名奖

严谨亦巧妙,找到论文写作的“独家秘笈”

胡万川

严谨亦巧妙,找到论文写作的“独家秘笈”

导师指导,渐入佳境

2018年,我第一次见到了论文导师杨洪涛老师,那时他刚刚结束了为期一年的美国游学。从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从论文架构到标点符号,见面当天杨老师非常诚恳耐心地与我畅谈了三个多小时,给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专业建议。

其实在此之前,我的论文写作没有特别的章法,论文架构尚不完善,但在此之后,因为有了杨老师的专业指导,我逐渐找到了“独门秘籍”,论文写作渐入佳境。

有的放矢,坚持到底

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用来形容论文写作格外贴切。区别于许多偏重于研究定量问题的MBA论文,我的论文选题更偏于定性问题,主题为“项目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问题”,这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痛点,也是亟需通过论文解决的难点。

偏于定性的选题决定了我必须选择定性方法,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开展同事访谈等方式去积累更多论据。为了能让论文更充实饱满,我经常挑灯夜战,有时甚至从前天晚上6点一直写到次日上午8点半。长时间不间断的付出,让我最终得以放心地交付论文,并使论文的重合率达到9.2%,远低于毕业论文标准。

端正态度,规划时间

学术论文不同于日常工作总结,其严谨科学的呈现方式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摆正学术态度。论文选题最好来自于实际工作中的痛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还能给予他人以借鉴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术论文更需要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

时间规划也是论文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论文写作是一个复盘整个MBA学习生涯的过程。对我而言,跨文化沟通的选题让我重新梳理了跨文化沟通、领导力、项目管理等课程的知识内容,让我对华理MBA的学习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论文写作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必须提前做好时间规划,才不至于在最后一刻措手不及。写作中遇到任何困难,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导师的共同交流。老师们专业的学术建议和丰富的写作经验,将帮助我们事半功倍地完成毕业论文。

写论文要因“题”制宜,巧用理论

指导老师 杨洪涛

写论文要因“题”制宜,巧用理论

一篇优秀的MBA毕业论文应该具有四个特点:第一,论文选题应当是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问题。第二,论文写作必须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不能只是对个人工作经验和体会的总结提炼。第三,论文研究思路要注重逻辑性,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论文的章节结构之间要有严密的、清晰的逻辑关系。第四,论文研究成果要能够“落地”,不仅对研究对象而言有应用价值,而且对其他企业或行业有参考借鉴意义。

在指导学生写作论文时,我首先会引导学生梳理在工作中遇到的管理问题,找到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作为论文选题。企业的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我会建议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清楚地掌握相关理论

在理论应用中,同学们应当注意企业所属行业、主营业务活动、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性和特殊性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在写作阶段,则要注重准确提炼核心观点,保证论文章节结构合理,逻辑表述清晰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大家要能够更系统、更严谨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些对我们在日后的管理实践中,快速准确地发现、解决问题大有裨益

近年来,华理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制定多项管理规定,优化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流程,尤其是组织各专硕项目的相关老师开设学术写作课程。这些措施对于MBA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效果。从总体上看,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研究的工作量、规范性等方面都有了极大提高。

▼拓展阅读▼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