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之旅:从生命历程认识当下,年轻人为什么想“躺平”? | FEMBA


2021年6月18日,金融EMBA 2020级“蜕变之旅”课程邀请到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以“不同成长年代个体的心理贫穷感与生命史策略、风险偏好的关系”为主题作分享,启发同学们打开思维、从不同角度解读社会和人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021年6月18日,金融EMBA 2020级“蜕变之旅”课程邀请到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以“不同成长年代个体的心理贫穷感与生命史策略、风险偏好的关系”为主题作分享,启发同学们打开思维、从不同角度解读社会和人生。
孙时进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孙时进教授开宗明义,说明了心理学“求真、求善、求美”的不同面向。“求真”是心理学研究中客观和科学的面向,“求善”和“求美”则是心理学回到生活中的作用,也是孙时进教授主张和倡导的心理学研究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与人文相融合。
从生命史理论看中国社会问题
为什么有些老人不缺钱却在生活上过度节俭,甚至因为贪小便宜而影响健康、因小失大?为什么有些贪官贪污了巨额财富,平日的衣食住行却十分吝啬?网络戏言“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真的有道理吗?
生命史理论认为,童年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影响成年个体的生命史策略。童年社会经济地位较好的个体由于成长环境的资源较充足且更加安定,容易形成慢决策(长期行为);与此相反,童年期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个体由于成长环境的资源匮乏且不太安定,容易形成快决策(短期行为)。
“一个在苦水里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即使把他泡在甜水里,如果不加处理,他依然会由内往外透出苦来。”
童年所有的经历都会在现实中有所反映。孙时进教授表示,在专制、贫穷、愚昧时代下长大的人,如果没有觉察和处理,一生都活在童年创伤的影子里。近些年来,贪腐官员的腐败程度之高、权色欲望之强往往令人咋舌。原因当然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孙时进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童年经历对其影响深刻。“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处在贫困与专制之中,长大后不加处理,即便有再多的钱,决策风格都是‘贫穷的’;有再多的权力都不过瘾。所以有人曾说,许多贪官都有一个极度贫穷的童年,一个奋斗的青年,一个辉煌的中年,一个悲惨的晚年。”
孙时进教授认为,当今中国的很多问题,既跟当下有关,也跟六七十年前这一代人所经历的时代有关。从治理的角度,我们需要从问题出发,找到科学的方法,解决深层的问题。从“不能、不想、不敢”的不同角度来综合治理。而心理学也为综合治理提供了一些理论和方法。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躺平”?
如今的网络热词中,“躺平”与“内卷”风头正劲。在这背后,是一代人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80、90后这一代人出生于相对富足、安稳、开放的环境中。受父母辈的影响,他们或许对挣钱仍有兴趣,但对花钱的兴趣也远远超过上一代人。有句话说,“成为贵族是三代人的事。如今00后开始走上社会舞台,他们可能对挣钱花钱都没兴趣了,他们只在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理解代际生存环境的差异,为我们理解不同年代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提供了一个视角。对企业管理者而言,90后00后员工的管理迥异于其他代际。“对于这一代或者下一代年轻人,升职、提拔、涨工资可能都没有吸引力。他们已经不在乎过去时代所定义的成功标准。他们对金钱和权力没有敬畏,他们只对能力和人品有敬畏,更愿意与喜欢的人做开心的事。”因为童年有充分的社会保障、充足的物质供给,年轻人的不安全感要远远少于上一辈人。
回到内在:看破,放下,自在
基于童年的境况对不同人群做出解读和分析,其依据是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派。但是,人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因而这种影响也并不是绝对的,童年和过去的经历并不能绝对的用好坏来简单划分,一旦有了自我觉察,那些看起来负面的影响也可能转化为积极的东西。
作为一名心理学学者,孙时进教授提到心理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常常觉察、反省自身。“心理学能帮助你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看世界的视角。只有回到内心世界不断觉察,才可能看破、放下,以达到自在的状态。”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中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往内走是觉醒,往外走是梦想,当中国向外走的脚步已经越来越深远,接下来向内走和寻找精神家园成了更重要的任务。“心理学不仅关乎心理健康,‘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国度,才能够培育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人群。”
同学们与孙时进教授热烈互动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EMBA的“蜕变之旅”课程,应运并紧扣“领导者在高度复杂的世界中有效应对变化和挑战”的发展需求而生,也是国内商学院中首个在必修环节以混合式学习设计开设的成人心智发展课程。
(本文转载自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4 2025年博士入学末班车!香港岭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博士(DAIS)项目招生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