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管院 | 徐天宁:想写一本有趣的教科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18-09-14 10:54 浏览量: 5102

MBAChina网讯】徐天宁

201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统计学系,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现将前往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攻读统计PhD。为什么会选择念PhD?如何进行学校选择?他给了一些经验分享。

01、来个自我介绍吧

我是2014级统计学系的徐天宁,一个在复旦待了五年的老腊肉。

02、你毕业于?

复旦管院统计学系。

03、毕业后,你将前往?

前往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也就是大家口中俗称的“玉米地”),攻读统计PhD。

04、你的星座?

巨蟹座。

05、你的爱好?

摄影。可能因为自己只是业余爱好者,所以拍照片的时候没有压力,会觉得很放松。经常还有机会,能用相机帮身边的朋友记录他们生活中有意义的时刻,让我会觉得非常幸福(其实,支持WiFi的相机可以当场传照片到手机上,帮助别人秒发朋友圈很有成就感)。

06、你的个性?

细致,有时严格,但有时也不太严肃。

07复旦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复旦给了我与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接触的机会。和不同专业的优秀同学交往不仅可以收获到各种知识和见解,为了向他们看齐,我感到也有一种动力在鞭策我不断向前。

聊一聊你的Offer

选择这个offer的理由?

个人比较倾向于PhD项目,在PhD offer中选择UIUC这所学校,是在权衡差距不太大的offer后,觉得从学术水平和对PhD的培养的角度来说更稍好一些。不过,PhD申请的偶然性很大,即使在申请中被称为和申请者“match”的项目,也有高概率被拒绝录取申请者。所以,选择它,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没有被UIUC拒绝”,要感谢UIUC也选择了我。

更偏好PhD首先是个人发展的考虑。统计学PhD不管留在学术界还是最终选择去业界工作,对人的训练(例如学会如何独立地做研究)都使得PhD很有竞争力,这些常常是成为一个组的group leader的必要条件。

选择读PhD的另一个原因是,自己对本科所学的东西有一些不满足,希望有充分的时间静下心来多学一些新东西。而 PhD的项目一般有五年时长,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选择PhD还有一个比较个人的原因。在物理系,我认识的许多优秀的同学都选择了出国念PhD,至少有两三个朋友都怀抱非常坚定的学术理想,也使我也受到了一些鼓励,即便我自问没有他们那样纯粹的理想主义,不能学伊卡洛斯那样“宁愿坠海,也要高飞”。如果没有他们的影响,我也许不能下决心把申请目标定在PhD项目。

除了这个offer,你还考虑或者申请过哪些院校?

我主要申请的是PhD项目,同时申请了一些master项目作为备选。

拿到了UIUC PhD offer之后,我withdraw了一些项目。拿到的PhD offer是这三所学校:UIUC, NC State, Ohio State;被拒绝的PhD项目就数不胜数了,拒信不仅来自“彩票校”,也来自部分不如以上项目的学校。而Master项目我申请的主要是偏学术一些的项目。当时决定要读PhD后,申请这些master项目的想法是作为一种保底:如果PhD没有理想的学校,就选择一个合适的master项目作为跳板,之后再申请PhD。依据往年的经验,Uchicago的统计master可能就属于这样的项目。

提一点选择offer这件事。不管是PhD还是master,最后在收获的offer中作出选择时,选择因素也不止对方学校和院系的实力,此外还有地理位置、工作机会、气候、甚至有没有聊得来的同学和学长学姐在同一所学校等。相比以上这些因素,学校的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反而就不能准确反映项目的“好坏”,也就更不能反映申请难度了(申请难度还会由项目招人人数、项目对大陆本科的招生偏好等更多因素决定)。

分享一下你的申请过程?

申请美国学校的时间流程是:1) 在12月中旬左右,向选定的十几所甚至更多的学校提交第一批申请材料,包括TOEFL、GRE/GMAT成绩、本科已有成绩单,Statement of Purpose, CV等;2) 对于部分需要面试的项目,在一月到三月期间接受部分学校的面试;3) 在二月后开始陆续收到offer或者拒信;4) 一般在4月15日之前作出最后的选择。

提交材料之前,除了准备好必备的东西,还要做的是一件事就是选择学校和项目。除了上“一亩三分地”等有关申请的网络论坛之外,建议申请人和管院往届学长学姐进行适当交流。

在我申请时,包括2013级统计系的胡亦斐学长(现在NC State攻读统计PhD)在内许多位管院学长学姐以及复旦的同学都从各方面给出了建议:包括对于master还是PhD的选择、申请项目的选择、Statement of Purpose等申请材料的准备经验等。我非常感谢他们这样毫不吝啬的帮助。同时,我也感觉到一届帮一届的这种良好的传承现在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很希望自己能帮到之后有申请打算的同学。

另外,有一条针对于PhD申请的小经验,关于“保底校的选择”。即使更偏向直接读PhD而不读master,也要适当申请一些质量不错的master项目作为保底。因为PhD项目的录取偶然性很大,这种偶然性是由于各个美国大学PhD项目的招收人数很少。为了避免“全拒”这样的低概率事件发生,推荐加上相对有把握的一些master项目。此外,保底校的申请截止时间必须较为靠前,这样保底的项目更早出结果,才能起到保底的作用,在兵荒马乱的申请季早早拿到offer,先帮助自己“摆脱失学焦虑,过个好年”。

对于想申请海外高校offer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除开在前面的已经提到的一些粗糙的经验,欢迎对申请美国统计方向的master或者PhD项目感兴趣的同学联系我,我也很愿意私下可以分享一些更细节但是没足够把握一定正确的经验。我的邮箱是tnxu13@fudan.edu.cn。

聊一聊在复旦的这几年

为什么会选择复旦管院?

我是大二从物理系转到管理学院的。接触了物理系的学习后,我发现专业和自己先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同时,我在物理系也遇到了一些挫折,有的专业课学的不好,也不喜欢实验课后要提交长篇的实验报告。当时觉得有点迷茫后就想尝试换一个专业。和大一自然科学实验班几个转来管院打算念统计方向的同学聊了之后,就尝试转来管院。

进入管院一年后选择念统计专业,是因为对偏数理一些的课程更感兴趣,统计系的专业课中有很多这样高质量的课。此外,刚转专业到管院的暑假,我参加学院的“朝阳行动”,我在的支教小分队的带队老师是朱仲义老师,他是统计系的教授,也是我后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这一基础课的老师。和他的几次交流中,受到他的“宣传”和鼓励,我也有了选择统计系想法。

说实话,转专业和后来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和现在相比不成熟很多,对未来规划也缺少合适规划,很多偶然因素在这些选择中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觉得这些选择是难以复盘的,不能说再选一次会怎么样,但我相信自己当下的选择。

本科五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每年的收获这个很难说,因为前一年的收获可能被后一年更新了,我在学长学姐和老师们面前也提不出什么大道理。不提流传广泛但大家认同程度不一的“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些大道理,我想提的是让自己觉得挺开心的一种体验:如果认为一件事值得就认真做好,觉得一门课感兴趣就多花时间把它学深入(这种态度,不妨碍对那些不感兴趣的课以完成基本任务的态度学完,考完就将这门课抛到一边)。不能因为接触不感兴趣的东西多了,就麻木了,就磨灭掉自己对真正感兴趣事物的热情。和那些真正认真做过的事情相似,这些真正认真学过的课是让人难忘和长久收益的。即使过了两三年,一个人也能在材料的帮助下很快回忆起这些知识;一旦遇到能用到它的场合,也会忍不住想起来这门课的某个点,很骄傲的介绍给自己在场同学和朋友。

本科五年,做了哪些让自己很骄傲的事情?

记得2016届的毕业MV中有一句歌词,“前尘往事,都会成为你的骄傲吗”,我觉得都是骄傲。

在大学一年级以来,我就很希望有机会给同学讲堂课,也许这和本文中回答的另一个问题关于“对自己今后的期望”也有关系。当时二年级在物理系学了一点复变函数的皮毛之后,对漂亮的种种结论印象深刻(可能在数学系的同学看来,这就是没有见过世面),就越发有这样的冲动。在业余找了光华楼和五教的教室,给化学系的好朋友介绍了几次,但是因为时间和自己水平的问题,没有坚持下去,不是很成功。

后来我也错过了一些机会,最后还是毕业前那学期统计系的黄达老师给了一次做“助理助教”的机会,正好也遇到一个特别贴切的例子,就用Jupyter Notebook写了份课件,帮黄老师讲了一小段统计软件课。那次,我有机会从George Box老爷子那句“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切入,谈了谈对模型选择一些非常个人的认识。在毕业前没有留下遗憾,很大程度上要感谢黄达老师,他对我在其他方面也帮助良多。这次讲课算是一件骄傲了。

复旦的哪些老师对你的想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首先,在进入统计系的专业课学习后,我接触到了许多老师,他们的授课非常用心。这是大类基础课之后,于我在统计的学习上一个重要的启蒙,也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之后选择在统计方向上深造。如果不是这些可爱的老师们,也许我本科毕业后就是另一种选择。尤其是教授“统计推断”课的沈娟老师和教授“回归分析”课的沈家老师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两位老师的授课风格不同,但是修这两门课的都有一种“痛快”的感觉。在这里,我很想介绍一下这两位老师作为代表。

对沈娟老师的印象是,她的专业知识非常扎实(说不定应该这样说,“沈老师非常聪明”),备课也十分认真。在沈老师的板书中,从来不会出现“易证,略”,“该结论很trivial”这些让同学备受打击的话;沈老师也不会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不加充分解释地将艰深的推导从书本搬到黑板上。相反地,课上凡是需要深入掌握的定理和例题,几乎都是由沈老师当场脱稿推导和计算的。她板书的思路清晰、详尽。虽然这门课算不上简单,课后消化知识、完成作业都要花一些时间;但是对我来说,花的这些时间收获很多。

这里我想说,沈老师使得上了她课的同学感觉到“完成作业后能觉得收获不小”或者“以同学们能理解的方式,推导一门理论课程的大多数内容”,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虽然沈老师可能会谦虚地将高质量的授课归功于“韦来生老师的教材写得好”;但是我相信,这样高质量的授课和沈老师对教课的用心是分不开的。

沈家老师是另一种风格,他的授课风格和沈娟老师的一丝不苟有所不同,不时带一点幽默风趣,有时也会用一些“很有感觉”的方式来讲述统计。上过沈老师“回归分析”课程的同学,很难忘记沈老师讲到重点时,激动起来的样子:比如,说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特别重要的事情说五遍”,在板书上连续换了几种色彩标注这一重点。我也记得,当沈家老师提到“这条直线拟合得很坚决”的时候,“坚决”这个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让我感到这种形容有种莫名的贴切感。

关于沈家老师的形象,还有一件事先说。我财管系的室友在大四上开学时旁听了一次回归分析课程后,虽然觉得课里有太多数学而没有选修,但也对沈老师印象深刻:“沈老师精神太好了。虽然年纪大了,但胸背挺得特别直,几乎是他见过老师里面身板最直的了。” 这也许是上过沈家老师课的同学共同的记忆。

另外,在转专业前,我在自然科学大类和物理系加起来待了一年半多,比起很多在一年级就转专业的同学晚了一年,这也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多接触了物理系的一些老师和基础课,如徐晓华老师、林志方老师的课,他们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我忘不了课堂上这些老师言语神情中对所教授内容的那种掩盖不住的骄傲。这些课、这些老师教会我如何我学习一门课程,如何以物理的方式思考一个问题;也某种程度上培养了我对课程刁钻的口味,以致于在后来管院所修的课程中,我常常试图评判这门课的好坏,那门课如何改进以教得更好。此外,我也常常因为在统计书中看到“表述很物理” 的东西而感到兴奋。

最后,又回到选择攻读统计PhD和完成PhD申请的这件事上,复旦还有很多老师,包括大数据学院的张楠老师在内,都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这里也不展开多说了。

聊一聊“未来的自己”

首先希望未来的五年里的PhD期间里,自己好好努力,顺利完成这个PhD学位。将来如果有“徐天宁同学读完PhD后发际线高了不少”的坏消息,也比“徐天宁同学quit了PhD项目”这样的噩耗好一些。

虽然现在很难说自己五年之后会在哪里,但自己很希望将来在有一定积累的时候,写一本没有那么严肃的教科书。也许这在将来看来会是一个挺幼稚、难以完成的想法。我希望在书里能多讨论别人不屑于细讲但是很有趣的细节,与其多讲内容不如把一些激动的事情讲透;找一些能抓住人心的例子,让读者一下子能理解我们在谈论什么,也产生“书本知识竟然还有实用价值”的错觉;讨论自己的爱憎——例如“这么做不好,还有更漂亮的做法”,“按照本书前面的思路,应该如何做,但是这里行不通要换方法,很让人伤心”。 如果合胃口的读者读到它,也能有读到经典诸如Christopher Bishop的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时的一两成激动兴趣,那就真的很棒了。

编辑: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管理学员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