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游学美东,解构MIT的创新法则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19-09-12 11:37 浏览量: 4628

EMBA中国网】8月25日-9月4日,“问道东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海外游学来到美东站,在纽约、波士顿两地最知名的三所高校,学习创新思维与实验、战略创新与变革、变革与领导力、创新与变革环境等四个主题。作为此次游学的带队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李治国老师对这次海外游学课程做了详细的“课堂笔记”,记录下了他印象深刻的精彩场景和真知灼见,以及他本人的感悟。

MIT是本次美东站用时最久的一地,在这里,分别进行了天使投资、创新生态、战略创新、营销等课程。通过李治国老师的“课堂笔记”,我们可以旁观天使投资人与创业者谈判的博弈过程,体味MIT独有的创新之道。

李治国美东游学笔记,解构MIT的创新法则

- 美东游学带队导师 -

李治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

天使投资人与创业者谈判:

三幕剧的观后感

在项目组织者细致入微的安排下,我并没有感受到长途旅行的疲惫和时差的影响,游学第一天的课程,就有了预想不到的收获。

两位教授分别扮演天使投资人与年轻公司创始人,以对话(话剧)形式,进行了谈判场景重现。在MIT周边的咖啡馆里,这样貌似轻松的见面和聊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根据两位教授的对话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我把三幕剧分别命名为“梦想”、“工具”和“契约”。结合国内的早期投资情况,我来谈谈对三幕剧的体会和观后感。

第一幕 “梦想”(Dream)

1

天使投资人与年轻公司创始人的第一次见面。

双方必须具有相同的“梦想”,项目的唯一价值来自未来。双方不仅要对未来价值充满期待,更要思考,最大可能实现未来价值的必要条件。

然而,围绕项目未来价值进行谈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甚至风险在哪里都是不知道的,如何估值成为双方谈判和争论的焦点。

从天使投资人的角度,必须注意两点:

1、初创项目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从目前的“概念/样机”到看得见“订单/产品”,不再为资金发愁。否则,创始人无法围绕双方最关心的“技术”来集中绝对精力。

2、初创项目必须为吸引未来的CEO/CFO/核心员工来提前准备,尤其是股票期权计划,天使投资人一般都会建议,至少要拿出10%的股份作为期权池。

事实上,技术型初创公司的成功概率非常低,即便获得了天使投资,也只有不到10%的公司能成功。反过来想,天使投资所希望的回报,远超10倍也是不为过的。

第二幕 “工具”(Tools)

2

天使投资人与年轻公司创始人的第二次见面。

年轻公司创始人一般都是工程师和行业专家,与天使投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对金融工具的缺乏理解,甚至全无认识。

这几年,我们在观察国内的早期投资项目时,会发现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无论投资人如何设定对赌条款,只要是项目本身不给力了,出现大问题了,最终都会形同虚设。

那么,天使投资人在引入各种金融工具时,无论是可转债、优先股的设计,还是否决权、保护性条款的要求,必须超越仅仅规避自身投资风险的想法,要从根本上考虑如何提升实现项目未来价值的可能性,如何帮助项目规避未来的风险(如关键人才流失)。

第三幕 “契约”(Contract)

3

天使投资人与年轻公司创始人的第三次见面。

对于一个技术型初创公司,从客观上有太多的未来不确定性,从根本上是要依赖创始人的主观积极性。天使投资人是无法真正参与项目的,在帮助创始人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上也是无能为力的。

双方谈判,尤其是签订投资合同,既需要艺术性的判断,更需要专业性的经验。无论是项目估值和金融工具的使用,还是引入投资的时机以及保护性条款,都非常需要专业性的意见。一般而言,年轻公司创始人与天使投资人向律师等专业人士支付的费用,双方合计会达到投资额的2-3%。

更为重要的是,在合同上所确定的诸如“非竞争性协议”等条款,不仅会得到法律上的支持,更受到来自各方的尊重,而这从根本上则需要遵守契约精神的大环境。

在MIT感悟创新

如何理解创新的概念?

1

无论在学界还是商界,都无法对“创新”给出一个大家一致认同的定义。

在MIT,创新被定义为“把想法从开始转化为影响力的过程。”

通过两天的交流和学习,我的个人体会是,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一步理解:

首先,创新是从一些基本的想法(idea)开始的,而这些想法主要源自于好奇心。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不断去挑战权威或已存在的教条,通过独立思考,产生了一些与众不同甚至乍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想法。

其次,创新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process),这样的过程甚至表现为在众人之力推动下的日积月累。越是极具震撼力的创新,越是极少依赖于某一个人仅在一瞬间的灵光乍现,而是在这个领域中无数人一点一滴地去发现,去累积,最终才在某一时刻取得关键性突破。

再次,创新应体现为其所产生的影响力(impact),而不是商业上的盈利能力。创新意味着从“无”到“有”(从0到1),MIT对这个“有”所达成的共识是,因解决未来关键问题而产生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力。当然,商业行为和盈利能力往往也因此而变得水到渠成。

创新是一个过程,不可能有套路

2

我们过去做企业,总是想去获得各行各业的套路或者所谓的生意经,希望去发现一劳永逸的办法。老板也经常对下属讲:“我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搞定就行!”在机会稍纵即逝、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里,做生意可以如此,甚至有时候还必须这样。

但是,当整体经济环境从过去高速的增量市场转变为匀速的存量市场,甚至某些领域还将面对减量市场的时候,企业发展就没有办法再去依靠一个套路化的生意来维持了,必须要去寻求新的章法,塑造可持续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去打造持续性且过程化的创新能力。

现在,创新经常被大家描述为从0到1,那么,什么是“0”?什么又是“1”呢?

我们通过进一步思考就能体会到,其实“0”意味着发现问题,“1”意味着解决问题。创新就是要去不断发现新问题,持续想出新办法来解决这些新问题,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将不再是天天简单重复,而是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都将成为新的一天。

创新是一种习惯,需要文化认同

3

我们在MIT,可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创新文化,无论是给我们授课的MIT教授,还是来自企业的分享嘉宾,都充分显示出对MIT创新文化的深刻认同和无比自豪。

MIT有一句流传甚广且朗朗上口的座右铭(Motto):“Mind and hand” (“Mens et manus”)。通过这几天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得到了一些或许尚浅的体会。

“Mind”是什么?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Hand”是什么?解决未来社会和人类问题的应用研究。

MIT就是通过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都持续做到极致,从而造就了其在全球学界、商界乃至政界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卓越力。

创新只有成为一种大家都拥有的习惯,甚至是一种大家所认同的文化,才能持续发挥真正的威力。

大学如此,企业也一样。

我们在MIT对创新的感悟是,创新源于好奇心驱动下的基本想法,必须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体现为其所产生的影响力,商业盈利能力则是水到渠成的。创新是一个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简单套路,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永远在路上。创新要成为大家都拥有的习惯,甚至是大家所认同的文化,才能持续发挥魔力。

复旦大学EMBA作为全球领先的EMBA项目之一,目前已经和全球多所院校合作开展课程。2019全年学院开设八条海外游学线路 “问道东西”,探索学习创新、领导力、金融等多方面商业热门话题,将遍访全球顶尖院校,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西点军校、多伦多大学等。学生在课堂上,与国外知名商学院教授互相碰撞,深入交流,开拓视野;又在游学旅程中了解他国历史与文化,在人文中品味商道。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领导者,育“将帅之才”,释“致胜之道”,是复旦大学EMBA自2002年创办以来一贯坚持的目标。

2002年国内首批获国家批准开办的中文EMBA学位教育项目

商道人文融汇贯通,以致胜之道育将帅之才

为企业决策层传授全球领先的管理思想,为校友搭建高端交互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申请

编辑:媒体小编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