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卢向华:冰火两重天,互联网行业将何去何从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21-01-23 11:37 浏览量: 3701

魔幻2020:互联网行业上演冰火两重天

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更是堪称冰火两重天。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对此,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反应非常迅速,阿里支付宝团队7天时间就开发出健康码项目,并快速推广全国;百度的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从研发到上线也只花了一周多的时间;腾讯更是十几次火速更新迭代腾讯会议,快速满足市场远程会议的接入需求;其他互联网企业也不甘其后,迅速扩张在线生鲜、在线医疗等相关业务,很好地解决了疫情之下的民生民计问题。

于是,基于互联网企业在疫情期间表现出来的强大技术能力与经济带动能力,此后各地政府纷纷寄希望于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来加速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回暖,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上海市政府就于4月13日发布了《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并启动了声势浩大的“五五购物节”。北京市政府也迅速跟进,于6月9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的若干意见》。多重组合拳强力助推之下,Bilibili、小红书、叮咚买菜、盒马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纷纷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红利期。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疫情压力的逐渐放缓,互联网企业头顶光环的美好日子很快也便到头了。9月,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深度报道瞬间引爆社会情绪,把美团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10月,蚂蚁金服陷入重重困境;11月,《反垄断法》正式出台,并于次月对若干企业做出了一系列裁定;12月,人民日报公开评论,互联网巨头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担当、更多追求、更多作为,而不是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当12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正式入驻阿里巴巴调查反垄断行为的时候,全市场一片哗然。这下大家都意识到,互联网企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确实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神坛背后:科技力量与人类认知之间的矛盾冲突

那么,为什么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互联网企业就快速从科技抗疫英雄跌落神坛,成为了被监管的重要对象呢?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场科技效率飞速提升与人类认知改变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近2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傲人成绩,这也让每一位互联网从业者都对“科技改变世界”深信不疑,并愿意为此持续付出不懈努力;但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却相对偏弱。也就是说,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往往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而我们人类的认知却是线性的缓慢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当抛开互联网企业的层层精美包装,深究互联网技术本身,其核心关键其实就在于两种能力:网络倍增效应与信息叠加效应。所谓网络倍增效应,即是指网络连接的节点越多,平台的价值就越大;而信息叠加效应,则是指信息产品复制与传播的边际成本越低,信息积累叠加后所带来的价值就越大。当这两种能力互相交织在一起,互联网企业在产业里面的影响力便也越来越强,进而导致互联网行业经常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在今年上半年的科技抗疫之中,这两种能力让互联网企业表现出了巨大的能动性。它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积累,快速上线各类疫情防控工具和特殊时期的生产生活服务;还积极发挥了数据技术以及算力优势,在红外测温、病毒基因分析、药物研发、疫情监控等紧迫需求上为我国的抗疫行动持续保驾护航。

在带动经济复苏和创造经济增长点方面,互联网企业的巨大技术能力也是毋庸置疑。它们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产业存在,通过网络效应挖掘新消费场景、刺激内需,来提升国内市场的活力;还可以渗透到传统产业,通过高效的数字化能力,帮助原有产业更有效地实现上下游协同创新,以便盘活传统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互联网企业们在孜孜不倦地利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效率的背后,却多半没有对社会的接受能力与配套能力做出有效评估。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似乎过于强调增长以迎合资本需求,过于强调快速抢占市场、攻城略地,却忽略和淡化了社会对于创新模式的接受能力和适应速度。比如医疗环境智能化的应用,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就可以切实改变医疗效果,然而到目前为止,医院、病人甚至是医生们都对这些应用兴致缺缺,真正实现大规模推广仍需三到五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技术改变行业与行业接受互联网技术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案例。而这种矛盾冲突,尤其在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迅速全面激化,面对互联网强大的技术侵占性,我们的社会已经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应症:员工跟不上: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往往非此即彼,奉行效率至上,员工压力持续增加,特别是执行层面的员工。在位竞争对手跟不上: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极速扩张,在位竞争对手往往来不及调整,进而导致不战而败,被迫退出市场。治理与监管跟不上:中国的互联网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相应的风险监管和治理政策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随着年底互联网领域监管措施的密集出台,我们不得不去深入思考,未来的互联网从业者们到底该如何改变,才能积极拥抱监管常态化之后的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拥抱变化:追求效率至上,更需兼顾数字智慧

对于互联网行业,首先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事物总是在创新与风险的博弈之中曲折成长。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务必明白科技对于产业的赋能意义重大,互联网作为一种更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国民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数字化中国的大势所趋。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技术效率的提升应当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南非、南美等后发国家在农业革命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便直接效仿英国发展工业化,结果反而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生产力严重不足、粮食短缺等问题,引起了普遍的社会矛盾。所以,我们现在也不能脱离社会接受能力而一味地去追求科技效率。因此,在未来,互联网行业应当要学会适度调低对增长的过分期望,降低科技变迁的速度,理性看待市场监管。任何新技术带来新能力的同时也必然会创造问题,我们需要引入更好的监管与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减少无效竞争,这是技术创新与社会共生共荣过程中的正常纠错行为,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追求在数字时代的效率至上,更需学会培养并兼顾数字智慧。科技除了要能上天,也要学会下地,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任何互联网企业成立之初的初衷都是希望利用科技力量来造福全人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然而当我们走得太快太急,就容易忘记最初的方向。殊不知,数字智慧更需要有意识地去兼顾和培养。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之中,我们需要好好反思这种侵略式的打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以及商业公平所带来的影响,适度降低对短期效率提升的过度关注,而去尝试追求长期的人心所向。衷心希望我们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能够写就更伟大、更动人的故事。点击观看卢向华教授完整演讲

编辑:煊彧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