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十四五——新发展环境与新发展格局
导读: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迎来了新的课题。“十四五”规划纲要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个五年的路线图。
复旦EMBA同学尤为关心“十四五”规划。通过研判这一“蓝图”,把握国家的战略意图、政策内容,通过研究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将为企业选择竞争策略和模式提供依据。
为此,“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特邀上海市公共政策研究会会长胡伟教授,为学生校友讲授“十四五”期间中国的新发展环境与新发展格局,以广阔的视角研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以下是根据讲座实录整理的部分内容:
十四五:新发展环境与新发展格局
- 胡 伟-
上海市公共政策研究会会长
胡伟,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授、上海市公共政策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兼任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会长、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长三角产业与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自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总量的
第一次快速上升发生于改革开放后
讲“十四五”规划,再把话题聚焦一点,就是未来中国的“新发展环境和新发展格局”。
谈未来,先让我们来了解过去。有一项统计显示,从公元1000年开始直到2008年,中国的GDP在大部分历史时期是大大超过美国的。到1700年之后美国才开始大增长。为什么?因为以前在美国生活的都是印第安人,18世纪以后,英国人去了,欧洲人也去了,这块土地上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开始大大提升。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美国的经济从1700年之后开始增长,到1820年-1860年间有一个提升,这是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1860年工业革命之后,又开始高速增长。
中国的GDP在这些历史时期都是很稳定的。美国是在19世纪末才超过中国,而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GDP才开始突飞猛进,进而追赶美国。这是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为什么重要?就从这个曲线上可以看到。
再比较中国和日本。日本过去也是不如中国的。但明治维新使日本经济发展有一个大的飞跃,二战的时候有一个小的回落,后来超越了中国。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又超越了日本。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影响经济发展的是哪些因素。一个是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一个是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一个是制度的变革。日本还是这个国家的人口构成没变,但是通过明治维新,就发展上去了。中国改革开放说到底也是依靠制度变革。
历史上,中国占全球GDP总量大概是20%到30%。什么时候开始下来了?鸦片战争之后,经济总量占比悬崖式下跌。什么时候开始止跌?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世界GDP的比例开始实现上升。这就是再一次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
到现在,我们大概占全球GDP的18%,我们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的比例,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现在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历史背景。
中国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巨大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和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国际环境的判断有很大关系。
邓小平讲“和平发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加入WTO以后,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而这种融入是从1978年邓小平决定中国和美国建交开始的。
大家知道,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但是三中全会前,有非常重要的两件事情。一件是关于国内的,那就是中央工作会议解决了国内的问题。从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会议一共开了36天。中央一个会议开36天,这是非常罕见的。这是因为对于改革开放,中央高层有争论,最后需要达成共识,这是中央工作会议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条线是“中美建交”。国际上,要争取和平的发展环境,要对外开放,核心一定是美国。在当时,和美国关系不好,在国际上对外开放就不可能有很大空间。
当时的这个“对外开放”,主要是对西方世界的开放。因为对于亚非拉,毛泽东时代开始,中国就一直在和他们交往,但我们对西方主要国家是封闭的。邓小平在1977年底讲:“根据我的观察,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把中国搞上去,是完全有可能的。”后来他还说:“我们要争取50年到70年的和平,把中国搞上去。”他说得都很具体,非常有战略高度。当时同美国建交,一方面是从政治、安全上考虑。另外很重要的就是经济角度的考虑。中国的发展需要美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三中全会是12月18日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是15日闭幕的,15日,中美签署《建交公报》,16日,美国总统卡特和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公布。
也就是说,在三中全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内统一了认识,对外也建立了同美国的关系。按照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的战略、韬光养晦的对外方针,利用西方的市场、资源、资金和技术,我们把中国经济搞上来了。
但是,这样一个外部环境在近几年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战略机遇期遭遇重大挑战。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我们党第一次对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出概括,就是“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为什么战略机遇期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我们遭遇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本来中央提这个概念是比较积极的,在变局当中中国有机会,特别是2008-2010年这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西方遇到了金融危机,所以当时中央判断“东升西降”,为中国的崛起创造了良好条件。直到2018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外部工作会议上讲:“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但是从这两年开始,这个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对于形势的估计就已经不像前面那么乐观了,大量讲了挑战。他说:“我国经济正处在这样一个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接下来就都是问题了:“但面临着体制性、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挑战,加上新冠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后面全是国际问题:“我们还要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这一大串全是外部环境,没有一个是积极的。所以最后总书记的结论是“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的发展”。
外部环境为什么会转变?中美关系依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短期内,中美关系不太可能发生质的改变。这不是因为中国将要超越美国,而是美国综合判断,认为他不可能改变中国。这不是老大和老二之争,而是美国判断,中国的发展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我们外部环境已经变了,我们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面临重大挑战。
巨变的外部环境下,
必须以新的发展格局应对
正因为这样,“十四五”提出了很关键的核心理念,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个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换句话说,我们不把我们发展的主要希望寄托在外部的环境上,或者外部的市场上。
这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重大的战略变化。我们将走一个新的发展格局之路。
新发展格局的决策,最早是习近平同志在2020年两会上提出的。新发展格局有一些现实依据,就是我们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已经下降,2006年,我们对外依存度最高的时候是64.2%,到2019年的时候已经下降到31.8%,比过去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我们现在经常项目的顺差占GDP由最高时的10%以上,降低到现在的1%左右,这使得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而不是不得已的选择。
新发展格局是什么意思?首先,“内循环”不是个体的“小循环”,不能搞“小而全”,更不能搞地区封锁,它的核心是统一全国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畅通国内大循环。从这个意义来讲,国内大循环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也是坏事变好事。因为我们国内的市场一直是分割和不统一的,有各种行政壁垒,各种行业垄断,各种地方保护也非常多。
第二点,新发展格局就必须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怎么拉动内需?就必须改善我们的分配结构。现在老百姓口袋里没有钱,这是主要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了。但是中国有几个问题:
第一,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并不靠前,美国人均GDP超6万,欧洲发达国家大部分是4万美金以上,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第二,人均GDP是这么多,到老百姓手里的钱究竟是多少呢?老百姓的收入占GDP的份额,中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依旧是倒数的;第三,我们收入两极分化的严重程度,又是世界上偏高的。这就是我们的发展问题。
大家一定要知道国际的走向,还要知道中央在思考什么问题。“十四五”规划提出以下几点:
1.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2.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3.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
4.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5.完善再分配机制,就是政府的再分配机制,或者社会福利保障方面。
6.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就是社会组织的分配。
所以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这是全国提出来的,规划很好,讲得完全正确。但是怎么做到?现在的问题就是贫富分化严重,经济虚火过旺,大家都挣快钱,搞金融投机。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来经济要“脱虚向实”,搞实体经济。
当然,我们现在所搞的新发展格局,虽然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是还是要努力形成双循环,而不是单循环。也就是说 “十四五”还是提出要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这两个格局(新发展格局、对外开放格局),哪个是主要的?当然是新发展格局是主要的。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能对外开放的地方还是要对外开放,中国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只是说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对外开放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跟过去40年是大不一样了。在整个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的情况下,我们是在努力打开对外开放的局面。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现在来看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最近七国集团峰会已经提出了对抗“一带一路”的“重建更好世界”计划,明显跟中国对着干。我们本来有很大的对外开放计划。我们已经在世界重要的咽喉要道占据了重要位置,“一带一路”对于美国的刺激越来越大,“一带一路”不光是经济计划,还有很重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所以这也让美国对于中国产生了极大的疑虑。但是现在我们还想是要继续走。我们的对外开放也还要继续推进,“一带一路”也要继续搞,但是我们未来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巨大,对于这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作为对管理学专业课程的补充,“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秉承“商道人文,融汇贯通”的目标,让学生从人文中汲取力量,拥有大智慧、大视野、大情怀。依托复旦大学强大的名师资源,“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讲堂目前已邀请葛剑雄、陈思和、沈志华、许纪霖、吴晓明、哈继铭等校内外名家,为EMBA学生校友分享商道、人文和政经等热门话题。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EMBA项目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