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探究课 | 卢达溶:从清华文化认识工程文化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2022-10-28 10:49 浏览量: 3119

2022年9月4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卢达溶教授为2022级MCFO同学们带来“从清华文化认识工程文化”为主题的清华探究课。

卢达溶教授从清华历史、清华人物、清华学科、教育改革等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了清华价值理性和科学理性的形成,并带领同学们深入清华园进行实地探究,深刻诠释了何为“变中求不变,读懂清华血脉格局念清华;不变中求变,依托清华百年积累谋发展”。

从建校史记看清华文化基因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那里开始”。了解清华文化与精神,需要从清华校史进行分析。一所学校精神品格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时代变迁,挫折、矛盾经历所带来的挑战;二是挫折与矛盾带来的成长,破旧立新的过程和成功应对挑战的、有意义的精神积淀。清华起源于庚子赔款,其荣辱兴盛皆源于此处。早期的清华经历了在矛盾中探索和在艰苦中的奋斗,却也造就了清华的性格、血性与价值,涌现了一批譬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大师,苦寻中华文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接口,探索救国之路。

但在早期清华精神气质中,天然的缺少了乐观因素。究其根本,正是因为留美预校遗留的不自信感、过于推崇科学的孤独感、文化冲突的认同危机以及工业文明的缺少。“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经过先辈们不懈的坚持与努力,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力求中华民族在学术上的独立发展,明确其宗旨是“求中华民族在学术上之独立发展,而完成建设新中国之使命”。知耻图强,正是清华人坚毅的品格。

从工程教育发展看办学理念

大学的建立无法脱离其时代背景,学科的选择也无法独立于时代发展。清华曾经历三年换六任校长的不确定时期(1928-1931年),实际上这也是确定办学路线的必经之路,是“随大流”?还是适应民族振兴需要,追寻新兴的生产力?“工科是否能进入、何时进入清华”是这一时期办学的核心争论。早期留洋归来的“精英”们见证了工程的力量与工业化的辉煌,经历过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他们怀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尽管此时的中国尚不具备工科办学的条件,社会化大生产也并未建立,但工程兴邦势在必得。这不仅是在复杂历史语境中的一次艰难选择,也是在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方面新层次的觉悟与实践的回归。

文科学者为清华人接纳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些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们,大多是国外游学归来,具有广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和开明的思想,对中西文化均有透彻的了解,同时有深厚的旧学功底,但又能握紧时代的脉络。他们理性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并非是对立的,学术文化可以衔接交流,能以西释中或以中释西,在批判性思维之上突显出建设性。

工程进入教育后,哲学、物理、艺术、体育等学科陆续被建立,为工科的创建、成长做深厚铺垫,为中国未来发展和工业化规划排兵布阵,为文化自信洗礼。无论是理工亦或是文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在育人上,学校强调“通识为本”、“发展全人格”,在学术上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无论如何,却是始终注重民主治校,广聘名师任教讲学,坚持育人为本。清华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其办学思想、学术品格,甚至主导力量上都能保持一以贯之的连续性,清华人始终以国家至上、以民为先,自身奋斗的足迹失踪与国家、民族复兴的政策保持一致。

从工程文化看未来发展

新时代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新时期教育理念可通过整合工程文化来实现。百余年过去,工程文化已有沉淀,作为现代文化最活跃的部分,沟通古今,为未来开辟道路。工程的实践性、系统性与方法论运用于各行各业,工程教育与管理教育的融合发展,是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发展,工程文化日益繁荣,工程活动与工程文化的结合日趋紧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工程文化为未来开辟道路,特别是在在工业化、信息化的世界里,文法理工的交融互动会更加密切。

新技术的产生,使人类不得不面临除未解决问题外的新挑战。工程教育的综合化、面向文科的工程教育有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工程教育仍任重道远。中国经济亟待转型升级,只有直面产业全球化面临的科技与人文创新双重瓶颈,寻求积极行动,从大学培养与研究、技术生产到企业应用,再到产业推广,与各相关方共同探寻沟通机制,平衡各方利益,相互合作促进,才能解决中国产业发展的难题。新时代呼唤政、产、学、研、用结合新生态,推动科学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创新,实现交互式、分布式、开放式的共同创新。

大学,是聚英才、创条件、试对错、谋未来之地,诸位同行将在此处不断自觉地推高知识结构,取得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与百年清华共谋未来,探寻中国式产学研结合之路,按照时代发展需求,造就融合创新的干才、将才!

同学感悟

裴学东

2022级MCFO大数据项目

我们跟随卢达溶教授的讲授,了解了清华大学的工程文化与清华文化,也簇拥在教授的身旁,倾听了校园里面一个个有历史和故事的建筑。通过该课程,我们对“变中求不变”的清华血脉格局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感动于教授娓娓道来的“身心家国一致”价值追求。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砥砺前进,践行清华人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

陈月莹

2022级MCFO双学位项目

企业家成长需要格局,视野和社会担当。卢达溶教授结合清华百年历史,从宏观、介观、微观将清华文化与工程文化娓娓道来,讲述清华血脉格局是如何在变中寻不变,不变中求变。作为开学第一期课程,有幸和大家一同学习这门课程,探究如何运用好清华的教学资源,建构共建共学共赢的产学研生态。

嘉宾简介

卢达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工程教育与管理教育的融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课程责任教授,主持“清华探究”“清华新兴技术探究”和“工业系统概论”教学,曾被本科学生评为经管十佳教师,列名第一;国家级精品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首任课程负责人;北京市精品课程《工业系统概论》首任课程负责人;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学顾问组成员。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