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245米种蔬菜?湖工大科研成果亮了!


地下两百多米还能种蔬菜? 4月初,湖北省大冶市 地下245米废弃矿道中 一排排绿油油的奶油生菜 长势喜人 这是湖北工业大学和武汉湖工富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湖北省科技厅《废弃矿井植物工厂关键技...
地下两百多米还能种蔬菜?
4月初,湖北省大冶市
地下245米废弃矿道中
一排排绿油油的奶油生菜
长势喜人
这是湖北工业大学和武汉湖工富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湖北省科技厅《废弃矿井植物工厂关键技术研究》科研课题的初步成果。
试验田位于大冶有色集团铜绿山矿,它的旁边是已有三千年开采历史的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矿井下不仅能种生菜,理论上来讲,想种的植物都能种!”项目研发负责人、湖北工业大学低碳经济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炜教授说。
成本低、生长快、不打农药
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安全标准
植物生长需要温度、光照、水分、肥料、二氧化碳气体等自然条件,地底下如何满足?
曾炜介绍道:“地下几百米的矿井里,通常温度约在25-30度,湿度为70%-80%,作为气肥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达700-800ppm,十分适合植物生长。”
最需要解决的是光照问题。“我们团队的研究方向是太阳能、光伏、低碳。一般的可见光伏范围内,只有10%是植物所需的有效光谱。”
井下种植可以通过LED光盘及电子电器控制,改变灯珠、芯片样式更改灯珠布局,形成白光、蓝光等不同的人造光谱。“针对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提供所需光伏的光照,那么矿井下种各种植物都可以成为现实。”曾炜说。
“目前我们的生菜长势非常好,而且比在大田里的生长周期要缩短20%~40%。”曾炜介绍:“地下生菜”通过水培方式种植,使用水肥一体化机提供营养。
由于大田种植病虫害主要寄生地来自土壤,而地下植物工厂的水培营养液可处理、可更换,因此地下蔬菜可做到不使用农药。由于无需控温能耗,生产能耗成本相比地面植物工厂可大幅降低60%。
“我们矿井面积数十万平方米,如果按三层立体种植的话,相当于增加了上千亩耕地呢。”铜绿山矿长曾海鹏说。
起初,团队很担心矿区地层会有重金属污染。“但种植蔬菜所用的水源不使用地下水,而是输送经过处理的自来水。”
在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后,发现生菜并无农药残毒,未检出汞、砷等毒性重金属,而且本地水体特有的铅、镉、铬等重金属含量甚至还低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一个数量级。
“自来水好做处理,水培方式避免了土壤里的重金属污染物,比在大田里安全性更高。”曾炜说。
废弃矿井再利用
可解决矿工就业问题
大冶所在的黄石市是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从六七十年代开始资源已经非常少,开采成本升高。
“老矿山地下七八百米内里中空,面临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高,为了防止其塌陷滑坡,国家每关闭一个矿井所消耗的投资高达数亿元之多。”
“闭矿不仅成本高,还导致大量矿工失业。”曾炜说。以铜绿山矿为例,一旦闭矿,三四千矿工就会面临下岗问题。
而若是选择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能解决大量矿工的再就业问题,还能继续利用现成的供电、通风、水电轨道、通信资源。
矿井植物工厂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能源、机械、光学、电子电气等各个专业,且井下工作需有严格的安全规范,自动化、智能化种植是矿井农业的重要选项。
为此,湖北工业大学项目团队成员涵盖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理学院/芯片产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数个专业学院的教授,同时得到了湖北省农科院、武汉湖工富瑞能源技术公司、广东巴比伦庄园以及项目所在地大冶有色铜绿山矿等单位的鼎立支持,产学院合作、学科交叉的整合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在矿井已有的矿轨两边种植蔬菜,安放所有自动化设备,刚好能够解决机械方面需要固定轨道辅助智能化机器人进行工作的问题。”曾炜说。
团队在横井中设置了实验基地。在井下安装水肥机、传感设备、监控设备,在地面安装机器人、机械臂、agv小车等自动化设备,做到在地下自然生长,在地面自动移栽、采收。
拥有多年矿龄的矿工陈军,已在这里工作了3个月。经过前期简单的培训,他已经可以熟练地进行项目设备的安装调试、种子的日常培育、植物所需的自来水与营养液的巡检、菜品采摘与设备清理等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关闭煤矿矿井12000多处,到2030年有超过15000个废弃矿井需要关闭,预计可利用地下空间资源72亿立方米。
“如果可以把植物工厂的地下种植模式发展起来,会对国家的18亿亩耕地红线提供巨大支撑与帮助。”曾炜说。
“生菜仅仅是开始试验的品种,下一步将开展高档蔬菜、药材、花卉附加值高的品种种植试验,同时进行低光照强呼吸的食用菌与强光照强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交互辅助的多光谱组合、立体种植的废弃矿井种植模式。”曾炜说,通过人造光谱的改变,以后还可以种植针对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病的特定蔬菜。
该科研成果得到
新华社、湖北日报、长江日报
湖南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
采写/史凡李雄风
通讯员/朱克甲
部分综合新华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报道
责任编辑/陈凌 史凡
出品/党委宣传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