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科大】近期众多媒体报道科大,看看都关注了啥?

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9-01-20 11:52 浏览量: 4803
剖解河北科大“热点问题半月谈”

【中国科学报】在河北科技大学,有一门课能让一个学生整整听4年,而且每一次都能听到绝对不同的内容。这门课就是《形势与政策》,保障这门课常讲常新的是其独特的教学模式――“热点问题半月谈”。而这门课程,在河北科技大学已经讲了超过25年、400期。

“大家都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句句温暖人心,同学们记住了哪些金句?”

“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讲台下的答复不一而足。 1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热点问题半月谈”第400期在该校会议中心开讲,从新年贺词到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主讲教师将学生们关心的近期时政热点娓娓道来。

“热点问题半月谈”是河北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创新形式,创始人李彦峰老师介绍,学校1992年底的一项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非常关注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有效的引导,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把握能力较弱,极易产生偏激理解,造成大学生思想、心理甚至政治方向上的不稳定。由此,旨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理性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坚定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热点问题半月谈”应运而生。

与常规教学相比,“热点问题半月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唱独角戏的单一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多元化的互动方式,授课形式变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情投入的探讨式、对话式,开设了“新闻综述”“热点专题”“有奖问答”等专题板块,内容针对性强、选题新鲜敏感,场场爆满,成为一届届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每一次备课,我都把自己还原成学生的状态,如果我是学生,我想听什么?我想从课堂上得到什么?”主讲教师之一解占彩介绍,“热点问题半月谈”持续走红超过25年、400期,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话题直面学生关切的热点,讲解也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展开。她透露,截至目前,“热点问题半月谈”举办400期来,已拥有9万余名“粉丝”。

25年来,课程组以”读懂中国,了解世界”为宗旨,坚持全面宣传、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时代脉搏,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半月谈’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引导我科学、理性地分析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潜移默化地坚定了我事业的选择,使我受益终生。”95级毕业生刘岚回忆,“半月谈”为她打开了认知外部世界的窗口,由此,这位理工科女生开始关心时事政治,毕业后投身新闻事业,成为一名优秀记者。

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甘玲介绍,“热点问题半月谈”用25年时间不仅精心塑造了一个思政精品栏目,还锻炼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在“半月谈”的带动影响下,河北科技大学形成了一批思政教育特色品牌: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创办“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现已开办150期,受益学生达3万余人;强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全面实施“慕课+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2017年3月在河北省率先开设《形势与政策》慕课,截至目前,选课人数达10.1万余人,学校成为国内众多高校中唯一一个5门思政慕课全部上线MOOC爱课程网的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余丁表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热点问题半月谈”将坚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载体。

活动现场。新华网 张鹏摄

【新华网】3日下午,由河北科技大学主办的“热点问题半月谈”400期专题纪念活动在该校报告厅举行,来自河北省教育厅的负责人及河北科技大学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政声音”。活动现场,“热点问题半月谈”团队成员刘建民、朱晨静等进行了“新闻综述”“热点专题”等教学展示,点评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大事,半月谈团队负责人甘玲,成员李彦峰、解占彩、张会蔚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现场不断响起热烈掌声。

(主题发言。河北科技大学供图)

河北省教育厅厅长杨勇表示,“热点问题半月谈”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他希望“热点问题半月谈”这一广受赞誉的河北省思政工作品牌能够持续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

“热点问题半月谈”创办于1993年3月,是河北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创新形式,也是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已开办25年,举办400期,受教受益学生达9万余人。

活动主办方表示,“热点问题半月谈”旨在引导大学生聚焦国际国内热点,理性思考人生,其快速反应、深度解读的方式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目前,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初步形成了以“形势和政策”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为主题,“热点问题半月谈”与“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为辅助的“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示范高地。

河北科技大学“热点问题半月谈”第400期开讲啦——一个团队,25年坚守打造不一样的思政课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马利)“大家都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句句温暖人心,同学们记住了哪些金句?新年贺词传递了新时代的声音: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1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热点问题半月谈”第400期在该校会议中心开讲,保持了一贯的“常讲常新”风格,从新年贺词到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三位教师将学生们关心的近期时政热点娓娓道来。

“热点问题半月谈”是河北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创新形式,创始人李彦峰介绍,学校1992年底的一项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非常关注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有效的引导,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把握能力较弱,极易产生偏激理解,造成大学生思想、心理甚至政治方向上的不稳定。1993年3月,旨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理性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坚定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热点问题半月谈”应运而生。

与常规教学相比,“热点问题半月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唱独角戏的单一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多元化的互动方式,授课形式变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情投入的探讨式、对话式,开设了“新闻综述”“热点专题”“有奖问答”等专题板块,内容针对性强、选题新鲜敏感,场场爆满,成为一届届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每一次备课,我都把自己还原成学生的状态,如果我是学生,我想听什么?我想从课堂上得到什么?”主讲教师之一解占彩介绍,“热点问题半月谈”持续走红25年,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话题直面学生关切的热点,讲解也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展开。

截至目前,“热点问题半月谈”共举办400期,拥有9万余名“粉丝”。

“‘半月谈’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引导我科学、理性地分析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潜移默化地坚定了我事业的选择,使我受益终生。”95级毕业生刘岚回忆,“半月谈”为她打开了认知外部世界的窗口,由此,这位理工科女生开始关心时事政治,毕业后投身新闻事业,成为燕赵都市报一名优秀记者。

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甘玲介绍,“热点问题半月谈”用25年时间不仅精心塑造了一个思政精品栏目,还锻炼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在“半月谈”的带动影响下,河北科技大学形成了一批思政教育特色品牌: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创办“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现已开办150期,受益学生达3万余人;强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全面实施“慕课+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2017年3月在河北省率先开设《形势与政策》慕课,截至目前,选课人数达10.1万余人,学校成为5门思政慕课全部上线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

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余丁表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热点问题半月谈”将坚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载体。

“热点问题半月谈”25年常讲常新

【光明日报】在河北科技大学,有一门课能让一个学生整整听4年,而且每一次都能听到完全不同的内容。这门课就是《形势与政策》,保障这门课常讲常新的是其独特的教学模式——“热点问题半月谈”。而这门课程,在河北科技大学已经讲了超过25年,共计400期。

与常规教学相比,“热点问题半月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唱独角戏的单一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多元化的互动方式,授课形式变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情投入的探讨式、对话式,开设了“新闻综述”“热点专题”“有奖问答”等专题板块,内容针对性强、选题新鲜敏感,场场爆满,成为一届届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每一次备课,我都把自己还原成学生的状态,如果我是学生,我想听什么?我想从课堂上得到什么?”主讲教师之一解占彩介绍,“热点问题半月谈”持续走红超过25年、400期,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话题直面学生关切的热点,讲解也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展开。她透露,截至目前,“热点问题半月谈”举办400期以来,已拥有9万余名“粉丝”。

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甘玲介绍,“热点问题半月谈”用25年时间不仅精心塑造了一个思政精品栏目,还锻炼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在“半月谈”的带动影响下,河北科技大学形成了一批思政教育特色品牌: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创办“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现已开办150期,受益学生3万余人;强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全面实施“慕课+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2017年3月在河北省率先开设《形势与政策》慕课,截至目前,选课人数有10.1万余人,学校成为国内众多高校中唯一一个5门思政慕课全部上线MOOC爱课程网的大学。

河北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杨勇对河北科大的“热点问题半月谈”评价很高,他说,在这个伟大新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砥砺前进,敢于担当、奋发作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广大青年学子,可以通过“热点问题半月谈”睁开慧眼,找到心里的“定海神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一个明白的人、做一个理性的人、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他希望“热点问题半月谈”这一享有盛誉的思政工作品牌能够借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东风扬帆再起航,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河北科技大学创新“形势与政策”课,25年举办400期

“热点问题半月谈”—

思政“金课”指引大学生慧眼看世界

【中国教育报】“回顾过去,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今天的强大。展望未来,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时值隆冬,寒风扑面,但在河北科技大学会议中心,该校第400期“热点问题半月谈”的开办现场,听讲的大学生无不心情激荡、热血沸腾。

不间断开办400期,持续“走红”25年,先后有近10万名大学生成为其“忠实粉丝”,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创新形式,“热点问题半月谈”已经成为河北科大精心打造的思政教育“金课”,成为引领大学生理性想问题慧眼看世界的“指路明灯”。

“热点问题半月谈”创始人、河北科技大学教授李彦峰介绍,当年学校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非常关注国内外形势,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有效引导,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把握能力普遍较弱,极易出现偏激理解,造成思想上的不稳定,于是“热点问题半月谈”应运而生。“我们旨在创新形式,立足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理性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热点问题半月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唱独角戏的单一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互动的方式,教者和听者全情投入开展探讨、对话。课程开设了“新闻综述”“热点专题”“有奖问答”等专题板块,内容针对性强、选题新鲜敏感,场场爆满,被学生誉为有热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想大餐”,亲切地称之为“心中的指路明灯”!

“刘建民老师的新闻综述课虽然仅有10多分钟,但有广度又有深度。朱晨静老师的新闻专题课,对时下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充满了学习的兴奋感和获得感。”聆听了第400期“热点问题半月谈”后,河北科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马萱兴奋地说。

‘热点问题半月谈’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引导我科学、理性地分析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同时潜移默化地坚定了我对事业的选择。”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记者的河北科大毕业生刘岚深情回忆说。就在“热点问题半月谈”举办第400期之际,她专程来到现场,为自己当年的老师献上一束鲜花。

25年来,“热点问题半月谈”内容与形式得到了不断创新,吸引了近10万名在校大学生。近年来,在这门“金课”带动影响下,河北科大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创办的“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目前已开办150期,受益学生达3万余人;注重实践教学,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眼下的大学生都是网络的‘原住民’,思政课要有实效性必须强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河北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甘玲说。

甘玲介绍,2017年3月,河北科大率先在河北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慕课,引入“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截至目前,选课人数达10.1万余人。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将坚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和加强思政课质量和吸引力,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取得更好成效。”河北科大党委书记王余丁说。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代表委员聚焦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一年间

【河北新闻网】这是追梦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燕赵儿女勠力同心,用担当诠释绝对忠诚,用成效践行“四个意识”。

这是奋斗的一年,是不简单的一年,全省人民撸起袖子,挥洒汗水,靠实干收获累累硕果。

2018年,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把“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在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扶贫脱贫、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在奋力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我们要牢牢把握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努力拼搏奋斗,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这是出席今年全省两会代表委员的共同表示,也是全省人民心声的具体反映。

坚持政治站位,新思想领航新征程

“回望过去一年,充实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的号召,引领河北踏上新时代新征程。”1月14日下午,省人大代表、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魏四海在参加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时说,“一年来,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在省委的推动和引导下,全省上下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系统学,学习热潮在燕赵大地持续兴起,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领导人民推进“四个伟大”历史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巨大的实践力量,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代表委员认识笃定、共识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6次到河北视察,对河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指明前进方向。代表委员认为,进入新时代,河北一定要切实把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以河北之进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以实干实绩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望。

2018年3月23日“赶考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西柏坡集体学习交流,让省政协委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戴长江印象深刻。“去年的全国两会刚刚闭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就带领省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赴西柏坡集体学习,社会反响良好。”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示范班、排头兵作用,带头学习、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坚持把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作为政治之责、为政之要,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戴长江委员说。

“省委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学懂、弄通、做实。省委书记王东峰和各位省领导带头学,带头赴基层宣讲。”作为省委“走基层”宣讲团成员,省人大代表、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康振海介绍说,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省委先后召开九届六次、七次全会作出部署,制定进一步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的实施意见,出台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意见,推进全省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向纵深拓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每次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都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并逐项建立台账、狠抓督导落实。”康振海代表说。

魏四海代表介绍,我省坚持“分级分类、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原则,高标准抓好县处级以上干部集中轮训,省级层面在省委党校举办11期培训班,对2196名省委管理干部和县(市、区)长实行分类培训,14名省领导作专题辅导,全省3.2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理论培训。

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运用“大喇叭”“小马扎”“红马甲”等接地气方式宣传宣讲,深受基层欢迎。省人大代表、深州市中学副校长侯雅莉在调研中发现,深州465个村设立“胡同党校”,17个乡镇建立理论学习课堂,打通了基层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好阵地。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同学们记住了哪些金句?”1月14日,讨论间隙,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余丁打开手机,向身边委员展示学校“热点问题半月谈”现场讲座视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热点问题半月谈’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载体,拥有9万多‘粉丝’。

“学出忠诚,学出担当,学出干劲。”代表委员深感,伴随学习走深走实,通过持续不断的深学细研、思想浸润,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淬火提升,更加激励出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

康振海代表注意到,2018年10月26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专门意见,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开展全面“回头看”,明确12项98条任务,逐一明晰责任,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

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84项京津冀协同发展年度任务基本完成,交通、产业、生态环保三个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涉及张家口赛区的76个冬奥项目已开工65个……”1月14日下午的分组审议间隙,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党晓龙和记者细数起关于“三件大事”的*。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是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件大事”。

一年来,我省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子”,深入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围绕“三件大事”扎实推进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机遇,河北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步伐更加坚实。

“去年我省超额完成六大行业年度去产能任务。”党晓龙代表介绍,压减退出炼钢产能1230万吨、煤炭1401万吨、水泥313万吨、平板玻璃810万重量箱、焦炭517万吨、火电55万千瓦,钢铁“僵尸企业”全部出清。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重要指示,河北不断“去”出发展新空间,“调”出发展新优势,“转”出发展新动能。

省人大代表、省工信厅厅长龚晓峰说:“我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开展‘万企转型’行动,实施千项技改工程。把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成立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成功举办首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大数据与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先进环保等10个重点领域为主攻方向,我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

新动能正在成长,河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9.2∶46.6∶44.2调整为9∶45∶46。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预计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质量是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

过去的一年,河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新时代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今年年初,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主持研发的通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人大代表、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青说:“近年来,河北创新驱动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为企业快*长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机遇,提供了许多支持和帮助,企业创新步伐随之加快。”

“2018年以来,我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落实配套政策,狠抓创新能力、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建设,打造综合创新生态体系,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3%。”省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马宇骏介绍。

向创新要动力,变创新为活力。2018年,全省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0家,两年新增近3000家,是此前历史总和的1.5倍。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河北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拓展。

去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双创双服”活动。党晓龙代表介绍,截至2018年底,“双创双服”活动确定的创新创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31个专项已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以政府收入做‘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做‘加法’、市场活力做‘乘法’,把改革红利实实在在发到经营者手中。”省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高云霄给记者算起账来,“2018年,我省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免税费400多亿元。去年年初取消了城市道路车辆通行费项目,实现了省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零’目标。”

2018年,河北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完善开放政策体系,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意见》和12个配套政策。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6%,出口总值增长5%以上,对外投资增长15.4%。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8年以来,我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做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

大运河流经沧州市区两岸的2.8万亩土地不搞商业开发,去年建设了大运河生态修复与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展示区。省人大代表、沧州市委书记杨慧说:“把运河还给市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去的一年,我省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省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高建民介绍,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4%,平均优良天数为208天,同比增加6天。全省地表水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6.3个百分点。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也更绿了。全年完成营造林987.6万亩,是近年来我省营造林完成任务最多、造林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一年。

回望2018,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去产能、调结构、治污染的艰巨任务,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以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按照“三六八九”基本思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系列三年行动计划落地,努力实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民心工程“礼包”连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别看这天冷,咱村外销的大棚菜可一天不断趟。”1月14日,在分组审议结束之后,省人大代表、武邑县审坡镇贾寺院村党支部书记贾三虎向身边代表展示手机里的照片,“看这菜长得多好,一个大棚,年收入一万多元。”

“通过种植大棚菜,村子摘了穷帽,去年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贾三虎代表说,“腰包鼓了起来,叫穷的越来越少,比谁能致富的劲头越来越大。”

投入到这场致富竞赛中的不只是贾寺院村的众乡亲,2018年,河北省建立起县乡党委书记扶贫脱贫“擂台赛”制度,让县乡党委一把手悉数登上脱贫擂台一决高下。

“201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们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加大对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扶持力度,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等,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办主任李志刚说,“我们建立贫困户收入登记制度和扶贫脱贫台账,既要说清楚有多少人脱了贫,又要说清楚怎么脱的贫。”

“综合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都要低于2%,群众认可度要高于90%。同时,还要看脱贫攻坚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后续帮扶计划及巩固提升工作安排等情况。”李志刚委员说,这是我省贫困县退出的标准。

2018年,在这一被称为“最严格考核评估”中,贾寺院村所在的武邑县和其余24个县市区一道,退出贫困县序列。

决不让一人一户在扶贫路上掉队。“64.84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91020名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搬进了新居。”李志刚委员给记者提供的这组数字,有力回应了这一庄严而温暖的承诺。

暖,是过去一年河北民生温度的关键词。一年中,得到兑现的暖心承诺一桩接一桩,用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人民的关怀和厚爱送到广大群众的心坎上。

“住房、供暖、养老、教育、就医、出行、食品药品安全……2018年初,省委、省政府部署20项民心工程。这些民心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呼声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省政协委员,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杨勇说,“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大班额等群众关心的问题,20项民心工程中,基础教育就占了两项: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和中小学校舍提升工程。”

一年过去,这两项工程进展如何?

“我省在2018年投入10.6亿元专项资金,工程确定新建的60所幼儿园已全部完工,改扩建的140所幼儿园也已交付使用。我省累计投入资金260多亿元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年内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00万平方米。”杨勇委员说,两项民心工程圆满完成,成效初显。

“2018年初,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内改造509个老旧小区和119条背街小巷。”省人大代表,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说,“过去一年里,唐山市17个县(市、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97个,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投资约16亿元,让14.5万户居民得到实惠。”

“拒绝‘空头支票’,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两会上,代表委员讲述的各自工作岗位中的新成就,汇总成一组组河北民生大数据:全省清洁取暖改造完成181.233万户,完成率100.7%;棚户区改造工程基本建成14万套,完成年度任务的215.6%……

2018年,河北省财政民生支出达到6163.1亿元,增长16.4%。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12.5%,社保大伞更大更牢靠。

“正是因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新老问题精准施策,我省民生工作的供给质量才得以快速提升。”在两会多个会场和驻地采访,代表委员都对记者谈到同样的感受,大家认为,只增不减的民生账本,“礼包”连连的民心工程,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真实惠,让广大群众拥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从严治党开新局,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

“细数过去一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我印象最深的是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省人大代表,邢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李彦明在代表驻地接受了采访,“去年以来,我们纪检监察机关通过联片联事下沉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451件,处理516人,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我省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一年来,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全省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

2018年,我省坚持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省共立案39842件,处分42148人,移送司法机关648人,严肃审查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通过这份反腐成绩单,人民群众看到了我省精准有力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成效。”代表委员认为。

“整治‘微腐败’,乡亲们都竖大拇指。”作为一名基层代表,省人大代表、柏乡县西汪镇西施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利峰感触颇深,“过去有的干部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现在制度管住了干部,群众学会了监督,干群关系更和谐了。”

2018年2月14日,青县、灵寿县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至此,我省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委组建挂牌,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挂牌以来,我们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制度优势正转化为治理效能。”省人大代表,衡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韩晓明带来一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去年衡水市纪委监委全要素运用12种调查措施,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8335件,立案3267件,处分3075人,采取留置措施22人,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不变的决心和力度,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新活力。

巡视利剑高悬,省委巡视组去年开展两轮巡视,发现问题线索2291个;压实“两个责任”,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2018年全省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07705人次,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

“在变与不变中,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越来越强,全省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代表委员深有体会。

党内政治生态好不好,选人用人是重要的风向标。

群众普遍反映,在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这轮换届是多年来纪律最严明、风气最清正的一次。中组部考察组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河北政治生态变化之明显、遵守换届纪律之严格、推荐人选之一致“三个没想到”。

管党兴党,重在基层基础。截至去年底,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完成。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效春信心更足了:“全市4050个村、564个社区‘两委’班子全部完成换届,村级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得到优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走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7500万燕赵儿女信心满怀、激情澎湃。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答卷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记者 苏 励 潘文静 郭 伟 刘荣荣)

河北:双创为大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中国教育报】河北是大枣主产区,但大枣成熟后采摘难、分选难,费时费力功效低。如今,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大枣采收分选一体化机”,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枣农的难题,一举实现大枣无损采收、枝叶分离和品级分选。

此项目先后在2018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中斩获一等奖。谈及获奖感受,创新团队成员付利荣十分感谢学校给予的支持和指导教师的帮助。

多年来,河北始终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建机制订方案、搭平台厚基础,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以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等为主要抓手,不断深化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助力大学生“创”出不一样的青春,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插上飞翔的翅膀。

搭平台:每所高校至少建设一个众创空间

在河北省教育厅厅长杨勇看来,高校众创空间是发挥共享高校优质资源、满足高校师生乃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更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构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14年5月,河北省教育厅就制定出台了《高校创业孵化示范园(众创空间)建设标准》和《开展高校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遴选建设工作通知》,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形成一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成果显著、示范辐射效应明显的省级高校创业孵化示范园(众创空间),培养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孵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体。

河北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工作。2018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在全省“双创双服”大会上专门要求高校要加快众创空间建设。4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每所高校至少要创办一个众创空间。

目标确定,重在落地。

河北省教育厅成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编制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要求省内各高校把众创空间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结合学校实际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河北科技大学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众创空间建设较早的高校。自2012年起,该校积极推进建设工作,先后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飞翔创客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及牧星湖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合计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全天候免费向学生开放。

2015年10月,时任省长张庆伟专程到河北科大调研。在听取汇报后,张庆伟称赞创新创业工作“做得好,有基础,有成果,有吸引力”,希望学校要进一步发挥示范效应,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努力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省长的话对我们是鼓励,更是鞭策,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目标。”河北科大主管副校长宋景华说。

“学生们在这里接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作出了贡献。”结束在北京会展中心举办的全国苹果品牌推广大会行程,河北农大教授孙建设对本校参与推广工作的王波等学生赞不绝口。2018年,河北农大在建好校内众创空间基础上,将校外30个“太行山道路创新驿站”确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地处廊坊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在2015年即建成总面积5500平方米的“华航E空间”和35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园,空间使用率超过90%。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有112所高校建成众创空间144个,总面积24.6万平方米,可容纳创业项目3876个。其中,40个众创空间被评定为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或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省年度创业扶持资金达到了4148万元。“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搞建设消灭空白点,实现省内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全覆盖。”河北省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姬振旗说。

厚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015年全面启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基本普及创新创业教育;2020年建成省、高校交互式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创业实践、创业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201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红头文件上,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与重要任务时间表及路线图清晰在目。

经过3年多建设,河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深入人心,融汇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在全省率先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面向本校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该校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刘焱说,现已开设“创业基础”等相关通识课程15门,自主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等多部校本教材。

“我们自主建设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线课程达500余门,还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设立了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化学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等多个创新实验区。”刘焱说。

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工科高校,还依托本校传统工科专业优势,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组建了创新创业实验班,将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更高层次。

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的重要环节。为此,河北一是加快校内校外专兼职结合的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全省共培训创新创业教师1600余人次,已有校内外创业导师4500人。举办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大赛,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共计95项。全省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显著提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进程不断加快。二是提升创业指导与服务能力水平。全省建立了由232名专家组成的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导师库由各行各业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组成,有效加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专业指导。

现如今,在河北各高校,已基本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专题讲座、创业沙龙、素质拓展、创业大赛、创业路演等多种形式,辅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已成常态;“创新指导、创业孵化、就业服务”已成一体。

重引导:成果频出创新创业在校园蔚然成风

立足专业特色,通过各项激励措施和赛事,引导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创造,是河北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抓手,也是促成学生众多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产出的重要手段。

走进华北电力大学“电火花众创空间”,只见孵化区、实训区、交流讨论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设置齐全,历届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千余个旋转式立体展示材料蔚为壮观。

“近3年,我校学生在各类重大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国际国家级奖励1000余项、省部级奖励1300余项,包括2014年创行世界杯全球总冠军、2017年阿美亚洲能源杯亚太总冠军。至今,学校众创空间已累计入驻创业项目61个,注册成立公司13家,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近百项。”华北电力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李东说。

“我们是一个社团成就了一个专业。”让河北科大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孟斌最引以为豪的是,因为大学生航模协会与“飞翔创客空间”多年的努力与积淀,学校2015年申请增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并获教育部审批通过。3年来,该专业招生火爆,持续位列每年校内专业录取最高分。

河北科大大学生航模协会创建于2009年,活动场所主要在“飞翔创客空间”。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协会10年间累计获得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金牌33枚,荣获第二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创意一等奖,2014年、2017年两次参加英国国际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大赛,两次打破纪录。

如今,像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科大一样,河北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层出不穷,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已经在校园蔚然成风。

据统计,河北高校当前入驻创业项目2338个,其中763个申领营业执照,参与创业实践学生人数34747人。在连续举办4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申报项目5.6万个,参赛学生达20.7万人。

2018年,河北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再传捷报:继河北科大、河北大学之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双双入围教育部命名的2018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总结宣传典型经验50强高校。至此,河北入选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达到了4所。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站位,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继续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师生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更好地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更好地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杨勇表示。

在白洋淀等水环境敏感区上游划定有机种植区

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崔建升。 长城新媒体记者 胥文燕 摄

【长城网(记者 胥文燕)“在白洋淀等水环境敏感区上游划定有机种植(实验)区。”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崔建升说。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存在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2019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抓好容东片区和高铁站片区、启动区、白洋淀治理和保护等十大工程建设。

崔建升说,作为农业大省,我省既要保持较高的生产力还要兼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任重道远。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生产过程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程的面源污染问题。同时有机农业提供高档农业产品,可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内目前大部分有机种植是由小规模农户实施,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缺乏创新,限制了行业发展。”崔建升说。水资源敏感区上游、周边一般就有较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同时这些区域也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崔建升建议,由政府引领将农业、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和市场贸易等各方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区域性更加规范和有序的发展机制。由地方政府主导在白洋淀等水环境敏感区上游划定有机种植(实验)区,配套对应的管理和技术政策。

主编:潘立勇

责任编辑:杨洋

编辑:于瑞晴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