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为这位校友点赞!

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9-02-22 19:46 浏览量: 4205

MBAChina网讯】

年前有这样一条新闻

吓坏了大家:

人类粪便中发现塑料微粒!

难道塑料都可以悄无声息地

进入我们人体了吗?!

答案更加令人震惊:

人类不仅正在吃塑料,

而且每年吃得还不少!

其中爱吃海鲜的人,

每年可能吃下多达

11000颗的塑料微粒!

这些塑料不会被人体吸收。

人类扔掉的白色垃圾,

又通过食物链流到我们的餐桌上!

回到我们的胃!

在全世界都在为

塑料污染问题而头痛不已的时候,

前几天,

一个“收垃圾”的海归女硕士,

上了央视《新闻调查》栏目。

在将手伸向垃圾桶就是陈立雯。

这个来自河北沧州的姑娘,

最广为人知的身份,

是农村老乡口中“收垃圾的”,

但她同时还一位硕士毕业生,

留学归来的“海归”!

她没有像她大部分同学那样,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道授业,

做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

而是跑到最脏最臭,

垃圾泛滥的地方,

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收垃圾。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也是“老师”,

只不过教的内容是垃圾分类。

别人对垃圾嫌而避之,

她却将其视为珍宝。

这个冀东南村庄里唯一走出去的留学生,

在2018年夏天回到家乡,

跟着三轮车收垃圾、

挨家挨户指导垃圾分类,

“与农村垃圾过不去”。

NO.1

一张照片,

让她走上环保道路

陈立雯出生于河北沧州献县西蔡村,

直到考上大学才离开家。

小时候玩耍的乡村是绿色的、清新的,

大自然的美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5年从河北科技大学英语系毕业后,

她一边当老师,一边准备考研,

最终,她被天津师范大学录取,

主修英美文学方向。

那个时候,她对自己人生的设想是,

毕业之后当个英语老师——

这也是父亲对她的期望。

然而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不期而遇,

陈立雯的人生拐点在她硕士毕业前出现了。

当时作为环保志愿者,

她已经参与了很多次与环保有关的活动。

但这一次有所不同,

那是一次倡导垃圾分类的主题活动,

主办方做了一个图片展,

其中一张照片深深地震撼了陈立雯的心。

▲陈立雯当时看到的就是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一位美国摄影师拍摄的,

在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岛,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只信天翁死去,

而导致它们死亡的大部分原因不是打猎,

而是人类抛弃的漂浮塑料垃圾。

由于没办法消化排出,

很多塑料就留在了信天翁体内,

运气不好的直接会被刺穿内脏,

剩下的也将死于窒息

或胃容量减少导致的饥饿、脱水。

看着这张照片,

陈立雯震惊了,

她甚至能体会到它们生前所经历的痛苦挣扎!

她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这些年,出现在村庄和地头的塑料越来越多,

这些很难降解的“白色污染”,

正在蚕食着她的家乡,

她儿时记忆中的家园,

也变得越来越丑陋。

2008 年,中国全面推行“限塑令”,

2009年,与垃圾有关的社会争论

特别是垃圾填埋场与焚烧场

选址争议此起彼伏。

同一时期,导演王久良推出的

摄影展与同名纪录片《垃圾围城》

得到世界关注。

图为王久良摄影作品《垃圾围城》

就是在2009年,陈立雯

从天津师范大学英美文学系硕士毕业,

毕业后她没有找工作,

而是全职加入环保机构,

主要关注的方向就是垃圾处理。

虽然并不理解,

但她还是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她经历的第一个案子,

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谢勇案”。

江苏海安村民谢勇的儿子谢永康

在2008年5月出生后,

很快被诊断为脑瘫、癫痫。

半年后,一纸拆迁通知让谢勇意识到,

儿子患病或许与百米之外的垃圾焚烧厂有关。

他请教相关专家,得知垃圾焚烧厂

可能产生的污染物,

尤其是致癌物二噁英导致的孩童病症

与儿子症状极其相似。

谢勇开始收集证据,

状告江苏海安垃圾焚烧厂致其子脑瘫。

垃圾焚烧厂

谢勇案引起很大关注,

国内多家环保机构前往实地调研,

陈立雯也去了,

这是她接触的第一个环保案子。

她说:“永远都忘不了

见到那个孩子的那一幕。”

——当时已经是凌晨,

两岁的小孩没办法站立,

癫痫发作时候咬破嘴唇渗出血。

此后,陈立雯各处调研,

研究如何阻止垃圾污染产生。

她发现,处理垃圾的两大主要方式:

焚烧和填埋,对于环境和健康,

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伤害。

2015年,陈立雯获得了

加拿大一所大学的奖学金,

跟着研究全球电子废物的导师学习环境史。

然后她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

师从历史系学者约书亚·戈尔茨坦

研究中国垃圾分类和回收史。

戈尔茨坦和中国垃圾回收结缘20多年。

1996年,他在北京大学交流学习,

北京大量的回收废品的拾荒者令其好奇。

那一年起,戈尔茨坦开启了

研究中国垃圾分类和回收史的历程。

导师的研究影响了陈立雯:

环境污染的整体后果

常常被弱势群体所承担,这不公平。

海外读书两年里,

陈立雯得以从一个历史的维度

看中国的垃圾问题。

从2000年至今,

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推行了17年,

但“始终流于表面”,

陈立雯觉得还是要继续推动这个事情。

陈立雯深知:

“只有真正做好垃圾分类

才能解决焚烧和填埋产生的污染问题。

所以,我就一直想,

垃圾分类必须要推广。”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

“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

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

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顶层的重视让当时

在海外读书的陈立雯异常振奋:

“正是多年各种力量自下而上地持续推动,

最终形成合力,

带来了高层对垃圾分类的重视。”

2017年,陈立雯回国之后,

开始农村垃圾分类实验。

NO.2

垃圾分类与国民素质无关

回国后,陈立雯首先在北京

一些社区推广垃圾分类,

她向一些社区的物业提出

撤掉楼道内外的公共垃圾桶,

让每户居民在家中先将垃圾进行分类,

再由专人到小区来统一收集。

然而,她的建议接二连三遭到了拒绝,

她发现真正让垃圾分类落地太难了,

需要打通的环节太多了。

后来中国扶贫基金会找到她,

说河北涞水的南峪村毗邻野三坡风景区,

正在发展山村旅游和民宿项目,

原先一直存在的垃圾问题,

是村委会想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希望陈立雯能有办法。

2017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陈立雯来到了南峪村,

她的垃圾分类计划一提出,

立刻得到了村委会的认可。

在农村分出来的厨余垃圾,

不像城市需要从一个社区运很远,

农村的优势在于它背靠土地,

只需简易堆肥

就可以直接用到田地里成为肥料。

陈立雯觉得,

农村更适合作为垃圾分类推广试点。

6月份的一天,

陈立雯带着给垃圾分类的桶,

只身一人来到南峪村,

在村广场,

这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运动启动了。

带着几分新鲜感,

南峪村二百多户村民都加入了进来。

大家知道陈立雯是个硕士,

但仍然习惯叫她“收垃圾的”。

村支书段春亭今年55岁,

比陈立雯大19岁,

但他一直尊称陈立雯为陈老师,

因为“陈老师”的到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陈立雯挨家挨户手把手教村民

如何把垃圾进行准确分类,

她认为这是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每家垃圾分类的“标配”

是两个桶和一个网兜,

桶用来装“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网兜里装“可回收垃圾”。

什么叫厨余垃圾?

什么叫其他垃圾?

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

这些基础的概念,

陈立雯必须“手把手”地教给村民们,

然后让他们严格按照类别分装。

第一次分类收垃圾的时候,

一个片区30多户用了1个半小时,

因为每走一户,

她都要去告诉村民如何分类。

让她感到意外的是,

村民们不但没有抵触,

对于垃圾分类还十分配合。

有两个60岁左右的大妈拉着她的手说:

姑娘我可能不知道怎么分,

你告诉我,我就按照你说的做。

还有不少村民主动过来帮她分发宣传单,

小到购买分装垃圾桶、编织袋,

大到改造运输车、寻找堆肥场地,

在大家的帮助下,

陈立雯之前所设想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在陈立雯的影响下,

远在家乡的父母亲,

也已经习惯了买东西不用塑料袋。

以前谈到垃圾分类,

有人会说中国人素质不高很难推广,

陈立雯说:

没有上过学的大妈都可以学会垃圾分类,

证明了环保理念跟素质无关。

NO.3

让垃圾变废为宝

经过一段时间,

垃圾分类在村里已经成为一种仪式,

每天傍晚只要陈立雯一吆喝,

从村西头到村东头的人家都走了出来。

“垃圾不落地,定时定点回收。”

这是陈立雯从台北学来的经验,

这样可以让源头垃圾分类的成果得以实现,

不会出现你前面把垃圾分好类,

回头垃圾车一股脑

又混合在一起收走的情况。

▲陈立雯在用回收的厨余垃圾进行堆肥

收上来的厨余垃圾要运到堆肥场。

陈立雯虽然在农村长大,

却没有做过堆肥的农活儿,

只能求教于父亲。

她按照父亲说的方法“搅拌”,

因为“手生”,手上磨出两个大泡。

厨余垃圾发酵成肥再返田,

其实是农村传统的做法,

但后来农民更愿意用化肥代替。

陈立雯想做一个试验,

看用厨余垃圾能形成多大量的肥料、

产生的肥料够不够用、农民用得好不好。

但堆肥并不是陈立雯的第一目标,

她想将垃圾变废为宝,

更期待的是能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教会村民

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并养成分类的习惯。

▲爱上“捡垃圾”的陈立雯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但对于更多的村民而言,

陈立雯是个奇怪的人,

他们不理解一个女硕士为什么

跑到这穷乡僻壤

来倒弄这些臭烘烘的垃圾。

60多岁的村民徐振国

每天放羊回来都能碰见陈立雯,

那个时间她正开着垃圾车挨家挨户收垃圾,

徐振国总是要“好言相劝一番”。

他一度认为陈立雯

是找不到别的工作才干这事的,

自告奋勇要给她介绍个活儿,

说一个月收入最少三四千。

但当他明白过来

陈立雯做垃圾分类是为了环境保护,

而且这是陈立雯的真实想法之后,

他先是沉默了,

然后才说了一句:

我才终于明白了,

什么叫做造福下一代。

作为环保公益组织

“零废弃村落”的发起人,

陈立雯还在2018年年底,

来到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龙溪村,

帮助村民进行垃圾分类。

龙溪村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

将垃圾集中清运到一个县级垃圾处理设施里

混合填埋或者焚烧。

这些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

面对来自城市和农村

不断增加的垃圾也是不堪重负。

陈立雯到龙溪村之后,

帮助村民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

分出来资源化利用,

能在村里堆肥的就在村里堆肥,

村里无法处理的,再清运出去。

使需要运走的垃圾减少了40%,

不仅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还将堆肥后产生的有机肥,

无偿送给农户和当地果园。

“填埋过程当中气体的问题,

沼气的问题,硫化氢的问题,

废水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厨余。

在源头的时候把它分出来了,

后端的这个污染控制,

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

新的垃圾分类模式

已经为老百姓们慢慢适应和接受,

但是这个模式要长期运行下去,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治理环境污染,

不仅需要垃圾分类桶、

收运车辆、堆肥场所等设施,

更加需要像陈立雯一样

主动放下身段,

手把手去教村民给垃圾分类,

将环保的意识传播到千家万户的

环保先行者。

连白岩松都说:“希望像她这样的人再多一些”!

这就是陈立雯,

一个出身河北贫困农村的海归姑娘,

她本有大好前程,

可以过安稳的生活,

却把“收垃圾”当做自己的职业;

她本是弱小女子,

却甘愿做一个火种,

燃烧自己,照亮中国的环保之路!

每个人都希望我们的家园是绿水青山,

但陈立雯真正俯下身,

义无反顾去做了,

这是她最可贵的地方,

我们都应该向她致敬!

NO.4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已提上日程

陈立雯首先选择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

是因为在城市推行更加困难,

家庭做了垃圾分类,

可能还没有出社区,

分好的垃圾就已经混到一起了!

垃圾分类不是靠陈立雯一个人,

也不是靠几个环保公益组织,

而是靠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靠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

靠每个人的遵守和坚持!

陈立雯说:垃圾分类若要真正做成,

就是垃圾强制分类的那一天。

有法律和政策能为垃圾分类提供支持,

未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

环境和生态健康才所有保障!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提出到2020年底,

在46个城市先行实施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垃圾分类是个社会大课题,

也是一个大难题,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

面对垃圾分类的现实困境,

依然可以通过少用一个塑料袋,

少用一次吸管,

少点一次外卖来减少白色污染!

如果我们对此依旧不屑,

那么最终被我们扔掉的

塑料制品,

总有一天会回到我们的胃,

回到我们的身体里!

—THE END—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