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季强教授在我国首次发现海德堡人类型化石

河北地质大学
2018-09-13 10:20 浏览量: 4530

MBAChina网讯】

9月12日,河北地质大学在春秋讲堂举行2018年重大科学发现信息交流会。著名古生物学家、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季强在海德堡人类型化石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在我国哈尔滨首次发现海德堡人类型化石。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地质大学客座教授倪喜军亲临现场并表示,这不仅是中国的首次发现,也是亚洲的首次发现。该古人类头骨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之一。

经季强教授和倪喜军研究员初步鉴定,该海德堡人类型化石眉骨宽厚,头盖骨长圆形,眼眶孔很大,吻部稍微前突,推测年龄为40万年-20万年,时代可能会更早。

据了解,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人与猿的分异大约在距今700万年前后,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人类的起源中心不止一个,即多中心起源说。在欧亚大陆发现的古人类大约有4大类: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西方学者认为,直立人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然后再扩散到欧洲和亚洲。非洲出现的海德堡人大约距今30-12.5万年。欧洲发现的海德堡人大约距今60万年-20万年。亚洲先后也发现了一些具有与海德堡人特征相似的古人类化石,但由于化石保存不好,始终没有定论。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亚洲还没有发现过真正的海德堡人类型的化石。

会上,季强教授讲述了哈尔滨古人类头骨化石发现始末:1933年,中国东北发现了一件古人类头颅化石,由于当时所处环境,这件化石没有被研究,长期以来鲜为人知。2017年8月,他在参观广西桂林瓦窑奇石市场时在一位农民手中了解到该人头化石。经双方多次协商,这位农民在2018年5月将化石捐赠给了河北地质大学,并收藏于该校的地球科学博物馆。2018年7月,季强教授和黑龙江省地质学家实地考察了哈尔滨市东江桥,初步认为1933年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应该产自松花江的河沙沉积物中。目前,季强正在组建科研团队和申请研究项目,将在哈尔滨地区松花江上游两岸寻找产出古人类化石的原始地点和地层层位,并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季强教授表示,海德堡人是智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共同祖先,在研究现代人起源问题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哈尔滨海德堡人类型化石不仅为研究现代人起源提供了确凿的化石证据,而且也为重新认识人类发展历史和演化模式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提出的 “多中心起源”的观点与“人类三次走出非洲”的“老根发新枝”的演化模式重新进行评价和思考。

季强教授讲述本次科学发现始末

校长王凤鸣代表学校表示,季强教授将在这里发布他的最新发现——在我国东北首次发现的海德堡人类型化石,并介绍相关情况。这一突破性发现在古生物、古人类研究领域意义重大,能够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和素材,也很可能刷新我们对人类起源和演进历史的已有认知。学校衷心希望,季强教授能以这一重大发现为依托,继续深入推进我校的古生物研究和古生物专业建设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地质大学名誉校长李廷栋,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地质大学特聘教授毛景文,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喜以及省内外多家兄弟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信息交流会。

李军书记、王凤鸣校长共同为化石揭幕

现场展出在我国发现的海德堡人类型化石

倪喜军研究员现场解读

国内多家媒体: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矿业报、人民网、河北传媒集团、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燕赵都市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河北科技报、河北青年报、长城网、黄石电视台、东楚晚报、国石网等应邀参会并予以报道。

会后,季强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现场展出的海德堡人类型化石

编辑:

(本文转载自河北地质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