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用关联论下的网络话语和非人称元话语研究
【MBAChina网讯】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晚19点,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第81次果香读赏会(Apple-Reading Seminar)于厦门校区C1-202室如期举行。本次读赏会干货满满,黄佳丽博士和李志君副教授及其研究生杨玉婷同学分别围绕“语用关联论下的网络话语”和“非人称元话语”两大主题做了精彩分享。作为本学期跨校区学术交流的首秀,此次读赏会得到了华侨大学泉-厦校区以及其他高校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毛浩然教授,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陈文革教授,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韩东红教授、刘立香博士、陈巧云博士、张晓燕老师、吕旭红老师,福建农林大学王劼老师以及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部分老师和两校区部分研究生。
(孙红婷同学端庄典雅的主持)
在主持人孙红婷同学(Lavender)简短的开场白后,万斯海同学(Steven)端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开胃菜”。他通过展示泰戈尔的名言“The world has kissed my soul with its pain, asking its return in songs”,鼓励大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并在挫折中成长。分享过后,陈文革教授纠正了万同学的一个错误,指出ask后面接人时为及物动词,但是接某事时应该为“ask for sth”。听过陈老师的讲解,很多研究生同学恍然大悟,纷纷表示自己曾经也对该用法有错误理解。万同学也真诚地表达了对陈老师的感谢。
(陈文革教授一针见血提建议)
沁人心脾的“开胃菜”过后,便进入了本晚的“主菜”环节。首先是黄佳丽博士以“网络互动交际的语用关联论阐释”为主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一年前写的文章(还未发表)。为了更好地以学习者身份与场各位交流,黄博士将讲解内容分为两部分,以此尽量填补该论文的信息差。第一部分按照论文结构对“网络互动交际的语用关联论”进行阐释,第二部分则通过一些图表、数据及关键词等详细探讨了国内外网络话语的研究现状。
(黄佳丽博士精彩纷呈的学术汇报)
第一部分分为论文引言、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探讨和论文总结六个部分。论文引言部分首先界定了“网络交际”的核心概念,分析了网络社交媒体互动的特点以及网络交际为语言研究带来的影响。接着,黄博士在简要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理论基础部分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原则以及明示—推理模式。研究方法部分阐释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探讨部分作为本论文的主体,分为四点展开:1)关联理论的适用性;
2)网络人机互动中的关联;
3)网络人机交际中的关联;
4)影响网络互动中关联性之“平衡关系”的因素。接着,黄博士又对以上四点进行了条分缕析地阐释。论文总结部分再次言简意赅地重申了论文的研究视角、方法、话题、及目的,并明确了该研究的不足之处。这六部分内容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相辅相成,使得台下听众迅速把握了该论文的核心。
第二部分分为四部分,即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研究范围部分介绍了网络话语研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研究方法部分则在第一部分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研究主题部分则阐明了如何搜集数据来源、如何呈现数据以及如何穷尽式地进行关键词检索。清晰可见的图表和文献列举,简明扼要的小结不得不令人赞叹黄博士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研究趋势部分则侧重网络话语研究可挖掘的选题,为在场的各位老师以及同学提供了很多可研究的视角,令人受益匪浅。本次交流汇报的第二大部分是黄博士阅读过大量文献之后附加上去的,充分展现了她敏锐的学术眼光和一丝不苟的学者风范。
黄博士分享过后,毛浩然教授上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毛教授首先针对万同学在台上的表现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1)eye-catching;
2)clear;
3)brief;
4)inspiring。
随后,毛教授高度赞扬了黄博士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并总结了黄博士此次分享的优点:
1)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处处彰显其专业水准;
2)讲述内容十分具有信息差;
3)研究思路值得肯定,即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汉语,以求中外语言学研究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
4)内容分类详细。
同时,毛教授给黄博士和在座的老师同学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
1)无论做presentation还是写论文的introduction,都应快速切题;
2)一定要清晰界定前人的研究,即详细说明国内与国外研究有哪些不足;
3)应详细交代语料搜集方法,语料处理方法及后期的统计分析过程。
4)关键词搜索应多元化;
5)CNKI的参考量限制在30%之内。毛教授的真知灼见很好地启发了在场的老师与同学。
(毛浩然教授妙语连珠巧点评)
随后,李志君副教授及其研究生杨玉婷同学为大家介绍了李副教授的一篇论文。论文主题为“中外应用语言学论文中的非人称元话语”(已发表)。讲解内容分为五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杨同学主讲了前三部分。她表示,本论文首先明确了“元话语”的核心定义,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研究思路,即基于反身元话语模型,对66篇中外应用语言学学者的英语论文进行了人工语篇分析、频数统计和卡方检验,从而考察了非人称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在杨同学引出“非人称元话语”的概念以及研究方法后,李副教授开始接力讲解最后两部分。通过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讨论,李副教授发现了四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即:
1)L2学者英语论文具有更显性的文本结构,存在过度使用非人称话语的趋势;
2)L1和L2学者对前后指标记、语码注释和话语标记的使用无显著差异,但中国L2学者过度使用举例和列举标记,文本指示、起止、辩论标记却使用不足;
3)L1和L2学者部分元话语使用倒挂;
4)验证和支持了非人称元话语使用的语域差异。
介绍过该篇论文后,李副教授以此为例,与在座各位分享了科研期间的点滴感想与教训。她不仅探讨了实证研究的研究设计和方法,更是针对论文投稿事宜提出了独到的建议,给在场的各位老师与同学莫大的启发。
(李志君副教授和杨玉婷同学引人入胜的学术探索)
李副教授分享过后,陈文革教授表示该文章脉络清晰且李副教授展示的审稿人评语令他受益匪浅。同时,陈教授也给出了几点意见:
1)文章的题目可进一步细化,如加上“比较研究”;
2)文献综述中第一段对元话语的两个主要研究模型的论述与第二段对反身元话语的论述之间,过渡应自然一些;
3)文献综述应包括“非人称元话语”的上位概念,即对互动元话语和反身元话语进一步进行综述。接着,陈教授就L1和L2学者在论文写作中并列词的用法以及当前文本的指称问题进行了探讨。
(陈文革教授与李志军副教授学术探讨)
告别这场“学术大餐”,稍作休息后,邹粟同学(Hermione)弹奏着她的尤克里里为大家演唱了一首美妙动听的英文歌曲—《The Show》。她甜美的嗓音伴着尤克里里清脆的弦音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
(邹粟同学弹奏尤克里里艳惊四座)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已到分别之际,在主持人孙同学的组织下大家依依不舍地拍照留念。
(果香读赏会欢聚一堂,合影留念)
此次读赏会中,万同学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黄博士关于语用关联理论下网络话语分析的研究帮助我们对网络话语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李副教授与杨同学关于中外应用语言学论文中的非人称元话语的对比分析使我们认识到L1和L2学者在论文文本指称方面的具体差异。李副教授无私分享的科研体会更是点亮了我们学术之路。此外毛教授和陈教授一针见血的点评,使得这场盛宴不断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邹同学轻松活泼的歌声和乐曲更是为这个美好的学术之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聆听大家的指导,采撷知识的果实,享受分享的喜悦。在这场“精彩生动”的学术论辩中,观点得以尊重,异议得以争鸣,思想得以交流,也相信到场的每一位学者都会在这次交流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让我们期待下一次果香读赏会为我们带来新的火花吧!下期再见!
(本文转载自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