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知行途记】传承蒙医药,助力新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9-08-30 21:18 浏览量: 2801

MBA中国网讯】一口白酒,“吱”的一声,以丹田之气雾状喷于患者骨折的胳膊上,哨音强烈、短暂。不到两分钟,以迅速的手法整骨,用小夹板固定至患者胳膊。

这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蒙医传统正骨疗法中的喷酒整骨疗法。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在270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是蒙古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个从“马背上发展起来的医学”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为此在2019年7月8日至2019年7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

要想认识蒙医药的魅力,便要从其悠久历史发展了解起。为此我们走进了内蒙古图书馆藏文分管和蒙医药博物馆。这里的页页书刊、炮制蒙药器皿及每件蒙医医疗器具都折射出不同年代的痕迹,按照书中记载,历史上,蒙古族群众长期狩猎、放牧,逐水草而居的马背生活,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蒙医药学,同时造就了蒙医药的特殊性,一个人就是一所马背医院。百折不挠的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历经多年逐步摸索出利用天然的动植物来治疗各种疾病,如血疗法、灸疗法、罨敷疗法等。而经过时代的发展,当年的马背医院也逐渐发展成为蒙医综合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作为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过去的蒙医医院设备差、缺乏人才,但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蒙医药医疗体系在逐步成熟完善。

历史虽久,传承不断。为真实了解目前蒙医药医疗体系的发展现状,我团队特赴内蒙古国际蒙医院进行探访。在医院内,特设了许多例如“传统内疗科”,“传统清浊疗法室”,“包式正骨”的特色蒙医药诊室。在医院相关人员的介绍下,我们有幸进入“包式正骨”科室,与正骨科主任包斯琴进行了一段交流。作为“包式正骨”的第五代传人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包斯琴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包式正骨”的奇妙之处,即不用钢钉,以手法治愈。在汶川地震,唐山地震中,由国医大师包金山教授带领“包式正骨”团队以“不需仪器灯光,当场迅速救治”的优势,积极投入灾情救治中,为国家贡献出蒙医药的一份力量。

蒙医药作为蒙古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但蒙医药的发展不应仅局限于内蒙古地区,通过实践团成员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除内蒙地区外其他地区居民有72.22%的人愿意了解并尝试蒙医疗法。并且据我们团队的了解,在内蒙地区,也已经有企业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进与蒙医药的合作项目。这说明蒙医药市场正在逐步扩宽,发展潜力无穷。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传承经典,一个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神圣责任。经过一周的了解体验,我们深深被蒙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震撼。最后借用包斯琴教授诊室墙上的一句话:“一个钢铁的民族需要坚强的骨骼”。是的,只有民族健康、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实现个人乃至国家的梦想。

编辑:

(本文转载自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