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国际前沿研究专栏 | 韦恩·霍姆斯 孙梦 袁莉:《人工智能与教育:本质探析和未来挑战》
人工智能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二是提高人工智能素养。当前,如何面向未来培养下一代年轻人,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各国政府的一个紧迫议题。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我们尚未掌握人工智能社会必备的数字技能,但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在迅速对此采取相关的行动。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人类发展层面,人们都应该拥有以开发、实施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专栏文章《人工智能与教育:本质探析和未来挑战》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韦恩·霍姆斯(Wayne Holmes)等人撰写。韦恩·霍姆斯长期从事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是关注人工智能与教育问题的国际知名学者之一。多年来, 他从批判性研究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教育的伦理问题及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已经出版了多本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关系的专著。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教育中的伦理:实践、挑战和争议》(2022)、《人权、民主和法治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教育》(2022)、《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伦理:走向社区的框架》(2021)等。他是多个国际组织的专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成立的国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IRCAI)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文章主要回顾了韦恩·霍姆斯在过去几年中提出并一直在坚持的关键思想,并探索了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他的结论得到了广泛认同,即我们应该警惕炒作,人工智能对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更重要的是,作者认为,“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对教育产生影响,那么人工智能产业就将拥有对教育的话语权……”而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很多国际权威组织也在不断强调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相关问题,如欧洲委员会强调了人的权利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强调了伦理规则等问题。
韦恩·霍姆斯等人在文章中提出“要确保同时教授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一观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大多数学校系统里,科学和人文是分开教授的。文章还提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大部分采用了相当原始的教学方法,而且经常把重点放在自动化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推动教学创新”等观点,从不同角度探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本质。
当前,很多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是以解决方案为导向而不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取代教师为目标而非赋能教师,并且人工智能教学往往只关注人工智能的技术层面,而将人文的因素排除在外。文章从人工智能的定义以及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出发,为读者了解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文章还围绕人工智能教育与教学法,伦理,儿童权益,个性化,节约教师时间,智能、效能和影响,技术解方主义,教育商业化,殖民主义,信任等十个方面,思考人工智能教育表象下存在的问题,将启发更多人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的想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摘要:当前,虽然有研究人员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塑教育,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仍存在“炒作”现象,一些乐观看法还亟待商榷,一些关键问题还需要探析和解决。为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提出人工智能本质上应同时考虑其技术维度和人的维度;然后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并从人工智能教育与教学法,伦理,儿童权益,个性化,节约教师时间,智能、效能和影响,技术解方主义,教育商业化,殖民主义,信任等十个方面,思考人工智能教育表象下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中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本主义等问题的重要性,但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受科技巨头企业的控制,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希望通过对人工智能教育本质的探讨,促使更多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只关注人工智能教育的表面价值,更要去发现、思考和应对正在出现和仍然未知的挑战。
作者简介:韦恩·霍姆斯(Wayne Holmes),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和欧洲委员会研究员(伦敦 SE9 2UG);
孙梦,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讲师,共同第一作者、同等贡献者(珠海 519087);
袁莉,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授,通讯作者(珠海 519087)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国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研究及其教育态势感知数据库建设”(编号:EMIC-2022006);2021 年国家外专项目“人工智能和未来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编号:G2021111027L);2021 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 + 国际教育: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新型能力培养的研究”(编号:2021GXJK375)
一、引言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已被认为是一种“在全球传播优质教育的全新方式”
当前,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和符合学习需求的内容
然而,当前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一些乐观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夸大,甚至错误的。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巨大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发掘。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存在“炒作”现象,其发展受到诸多关键性限制的问题,也尚未得到充分考量。事实上,关于人工智能教育潜力的种种提法,大多基于理论设想而非源自实证研究
二、人工智能定义辨析
要厘清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首先要明晰什么是人工智能。通过网络检索可以发现,有关人工智能的定义在不断发生变化。有观点认为,一些前沿的人工智能应用,一旦变得非常实用和相当普及,往往就不再被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
对于非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者来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定义值得参考。该定义认为,人工智能是指能够根据人类设定的一系列目标,做出影响现实或虚拟环境的预测、建议或决定的机器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与我们互动并影响环境。通常,人工智能系统看起来是自主运行的,并且可以通过对环境的学习来调整自身行为
该定义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实际上,该定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学习”这一要素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的意义并不大。学习需要意识或能动性,而在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机器系统并不具备这一能力
需要承认的是,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工神经网络的灵感来自于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元和突触,并且以大量数据为基础来确定模式和得出推论
然而,在取得这些进展的同时,人工智能也经常受到过度宣传和夸大其辞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当前人工智能有其技术背景和受技术主导,但也不应该只是纯技术术语。相反,人工智能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技术生成物,需要被理解为复杂的社会过程的产物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面向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的教育。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涉及在教学和学习中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支持学习者、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如招聘、课程表和学习管理)
(一)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在过去的40年里,多数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重点都聚焦于支持学习者的人工智能,即自动化教师的职能,从而使学习者能够不依赖于教师进行学习。然而,现有的人工智能教育大部分采用了相当原始的教学方法,而且经常把重点放在自动化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推动教学创新。例如,人工智能经常被用于辅助传统考试,却很少被用于设计创新的方法来评估和认证学习。尽管如此,支持学习者的人工智能已经在主流教育中流行起来,并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用。最近有研究依据可用性(从成熟的商业应用到获取投资的设想)对其进行了分类
随着人工智能对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冲击,世界各地获得数百万美元投资的人工智能教育公司数量不断上升,由此证明全球对于支持学习者的人工智能的需求在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很少有研究关注支持教师的人工智能(除了常见的仪表盘)
(二)人工智能素养
虽然只有少数学习者会因为想成为人工智能设计者或开发者而学习人工智能,但鼓励和支持所有公民具备一定水平的人工智能素养,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人的角度,公民都应该拥有以开发、实施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世界公民需要了解人工智能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包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何时有用、何时应该受到质疑,还要引导人工智能为公众利益服务。
人工智能素养通常被认为是信息技术素养或数字素养的延伸,包括:数据素养,即理解人工智能如何收集、清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算法素养,即理解人工智能算法如何识别数据中的模式(Patterns)和关联(Connections)的能力
总之,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很重要,但也不应忽视采用自动化决策背后的人、权力和政治动机。强调人工智能素养的人的维度,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与人工智能共存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优势的同时,保护人的行为或尊严不受任何不当影响。因此,应该帮助年轻人了解人工智能、自动化,尤其是自动化决策将如何影响他们的社会待遇。换句话说,如果年轻人想要像精通数学一样精通人工智能,就需要了解其有意或无意接触的人工智能是否公平地对待了他们。
通常的观点是,信息技术相关教师负责教授信息技术或提高学生数字素养。但事实证明,只有通过鼓励不同学科(从科学到人文、艺术)的所有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人工智能在其学科领域的潜在用途、益处、影响、挑战、风险等议题,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已经被用于自动生成数字图像、诗歌和故事的案例,相关学科教师(如艺术和文学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机器可以具有创造性行为,那么人的价值又将如何体现?
四、未来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存在用于监控、剥夺教师权利和削弱学生能动性的倾向,许多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受到广泛质疑
(一)人工智能教育与教学法
虽然现有的商业人工智能辅导工具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并时常以认知科学为基础,但它们几乎都仅仅体现了简单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其本质是根据学生表现灌输预先设定的学习内容,从而避免失败。尽管这些人工智能工具声称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建议,但本质上还是基于行为主义或讲授主义理论,并未体现近60多年来教学研究的新发展。长此以往,人工智能将剥夺教育工作者的权力,使他们成为单纯的技术促进者;并削弱学生的能动性,使得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做人工智能要求的事情,失去发展自主技能或自我实现的机会。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具的典型方法忽视了深度学习
(二)人工智能教育与伦理
总体来说,人工智能研究越来越关注伦理问题,并已提出80多项人工智能伦理原则
(三)人工智能教育与儿童权益
近期,欧洲委员会借鉴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欧洲理事会《欧洲人权公约》(1953年)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从人权方面探索了人工智能和教育,并发布了相关报告
(四)人工智能教育与个性化
李开复等人提出,也许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最大机会是个性化学习。个性化的人工智能导师可以被分配给每个学生,不像真人教师要考虑整个课堂,虚拟教师可以给予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无论是解决特定的发音问题、练习乘法还是写文章。人工智能教师会注意到哪些知识会让学生的瞳孔放大、哪些知识会让学生的眼皮下垂。它可以推断出一种教几何的方法,使一个学生学得更快,即便这种方法可能对其他1000名学生无效。而对于一个热爱篮球的学生来说,数学问题可以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改写为篮球领域问题。人工智能会根据每个学生的进度给他们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确保学生在进行下一个主题之前完全掌握前一个主题。
虽然“个性化学习”的含义尚未完全明确
关于个性化学习,有研究人员提出这样的比喻:标准的课堂教育就像一辆普通的校车(黄色巴士),所有学生都坐在一起,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方向,前往相同的目的地(汽车站);而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更像是网约车车队,每个学生都坐在自己的网约车里,以适合他们个人的速度和方向行驶。然而,这个比喻也未能揭示人工智能教育的本质。虽然一些人工智能工具可以通过学习材料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路径,但这仍然会把所有学生带到一样的固定学习终点。这也表明,当前人工智能教育所提供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是基于对个性化的表面理解。事实上,真正的个性化是帮助每个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自我实现,并增强能动性,但目前很少有人工智能教育工具能够实现。总之,虽然现有人工智能教育工具可以通过学习材料提供相应的个性化学习途径,但大多数都有推动学生同质化的趋势。通过对这类人工智能教育工具的批判性解读,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工具只能确保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如通过考试),并为适应既定的社会工作角色作好准备。
(五)人工智能教育与节约教师时间
教育技术界另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从未真正实现的愿望是,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工具节省教育工作者的时间
(六)人工智能教育的智能、效能和影响
首先,许多公司声称其人工智能教育工具是智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至今没有任何人工智能系统能接近人类的智慧(引人瞩目的GPT-3也不能理解它生成的文本
其次,发表在《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上的实证研究表明,研究者已经对人工智能教育系统的效能开展了广泛研究,也有许多元分析对此进行了综述
再次,现有的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多专注于验证人工智能工具在提升个体学生学习成就方面的作用,很少有研究考虑到人工智能在课堂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更广泛意义,及其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更深远影响。例如,目前许多循证研究都旨在揭示人工智能的技术力量,而尚未触及教育是否需要人工智能的问题
最后,人工智能教育还可能会对人类认知和大脑发育产生潜在影响。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关于技术如何影响儿童大脑和认知能力是一个重要且尚待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使用是否导致诸如注意力问题等各种认知或行为后果?技术使用是否与儿童大脑部分区域重构有关?技术使用是否与健康风险有关?如果是,其因果机制可能是什么
(七)人工智能教育和技术解方主义
“人工智能教育系统比人类教师表现更好”
更重要的是,虽然人工智能教育或许能解决学习者无法接受高质量教育等表面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优质师资不足等潜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积弊。在实践中,技术提供者往往会根据自身利益来表述“问题”,而由于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教育中更深层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很难得到改变。正如克拉胡尔科娃(Krahulcova)所指出的那样,“最复杂的现实世界问题需要复杂的现实世界解决方案”
(八)人工智能教育与教育商业化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已有近40年历史,但近10年间才得以走出实验室,逐渐商业化,并被各国政府借助行政手段大力推广。这一发展现状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虽然人工智能研究最初是在学术界进行,目的是加强教学和学习,然而,在商业机构以创造利润为前提的背景下,学生与人工智能系统的交互,必然会产生关于产品如何设计的技术知识,以及关于产品如何使用的市场知识。我们需要反思,学生是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来创造和提供旨在支持企业的商业智能,这是否已取代帮助学生学习和认知发展的本意
(九)人工智能教育与殖民主义
人工智能教育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其产品,也助长了所谓的人工智能教育殖民主义:发达国家的公司将人工智能教育工具出售到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国家之间权力的不对等。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技术成为延续过去种族和殖民形态的一种方式”
人工智能教育殖民主义可以表现为,发展中国家采用了某个人工智能教育工具,其数据和资本被提取,为发达国家公司带来市场和经济收益
(十)人工智能教育和信任
旨在支持学习者的人工智能教育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信任。要想在课堂上更加广泛地应用人工智能工具,必须要让利益相关者,如教师、学生、家长等相信其是有益的,可以促进学习且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当前,涉及信任的对话才刚刚开始,而相关责任往往落在使用者而非开发者身上。例如,最近一项研究总结了影响教师信任人工智能教育工具的八个因素,但所有因素都指向教师,而没有向开发者提出任何使其所开发工具值得被信任的要求
五、结语
本文提出和讨论当前人工智能教育所面临的众多挑战,试图确保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使用正确的人工智能类型,以及教授正确的人工智能方法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信息化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