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 周星宇等:体育强国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体育强国国家战略的实现需要兼具体育专项技能、自主学习、信息素养等综合素质人才的支持,普通高等体育院校肩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使命。《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术科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文章采用行动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北京体育大学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领下,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标,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具有体育特色的实践任务为驱动,以多元化学习资源为基础,从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演示释疑、实践应用、课后巩固拓展四个环节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践教学数据分析,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能有效提升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积极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并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体育强国国家战略的实现需要体育人才的支持,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发源地。现代体育是科技先导型的体育,因此,当代高等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某项运动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信息素养等高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信息素养的重要技能类课程。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本科生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本科生,以术科学生居多,日常教学多为运动场地集中上课的传统“聚徒”授课模式
因此,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领下,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标,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将学习空间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以期为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教师开展有效的融合式教学提供方案和思路,为体育强国建设输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体育人才。
一、基于信息素养目标的教学内容重构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使每个人都具有独立获取、处理、应用和辨别信息的能力,成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信息素养的内在追求。
信息素养是“一个覆盖数字、视觉及媒体素养、学术能力、信息处理、信息技能、数据监护及数据管理的涵盖性概念”
(一)信息责任是课程的核心导向
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不仅改变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创造着全新的社会生态环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案例教学形式,深入挖掘在计算机领域能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信息伦理等方面起到正确引导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真正把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例如,在计算机系统教学单元中,从学生熟悉的华为手机出发,通过介绍我国优秀民族企业华为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引出CPU、操作系统等计算机系统知识点,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单元中,从软件开发流程出发,围绕现实生活中的软件盗版问题,延伸出对法律意识、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探究,让学生懂得互联网世界也是在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约束的范围之中。
(二)信息工具是课程的技术载体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多样的信息处理方式,因此,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软件工具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术科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以常用的应用软件为技术载体,在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工具软件进行介绍的同时,增加了Premiere、Photosho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点内容的讲授,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迁移应用和基于信息技术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能根据信息处理的现实需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反映出信息工具处理问题的载体功能。例如,以“体育强国”为主题,让学生在网络检索相关信息,利用Photoshop制作海报,在综合考查学生网络检索和使用Photoshop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建设体育强国的社会责任感。
(三)信息能力是课程的关键任务
信息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社会能应用技术工具获取、利用、分析、评价信息的方法与策略,它以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
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
本研究以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联合发布的信息素养标准为指导,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标,将学习空间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基于多元化学习资源为基础,从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演示释疑、实践应用、课后巩固拓展四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见图1)。
图1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前设计
课前,学生主要围绕教师设计的《课前学习任务单》,在以雨课堂为主、百度云盘和微信群为辅的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课前学习任务单》承担着学生自主学习脚手架的作用,包括学习指南和学习任务两个方面,主要指导学生在课前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
在任务单的引导下,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通过自学教师上传的预习课件、基于体育案例的自制微视频、MOOC资源、在线习题等多元化学习资源,在课前完成课中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
教师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讨论区大胆提问,激励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线上发帖、上传操作视频等方式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对话、协作等深层互动。还可通过雨课堂发布测试题、预习数据、学生在讨论互动中的反馈信息等形式,开展课前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瓶颈,从而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调整和优化。
(二)提升计算机技能迁移应用能力的课中设计
课中,分为“演示释疑”和“实践应用”两个阶段。在“演示释疑”阶段,教师采用引导参与式教学方法,创设学生“自我解释”的活动情景。
“课前学习分享”环节主要通过随机抽点或学生自愿的形式进行操作示范和经验(问题)分享,起到检验学生课前学习质量,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瓶颈的作用。
“教师演示解析”环节主要是教师围绕教学重点和课前学生共性错误进行解析演示,并及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加深其学习记忆。学生在学习行为方面的高情感投入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教学强调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互动进行学习
为了强化和完善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实践应用”阶段主要通过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与课堂教学目标一致的实践任务,并上台进行现场演示。实践任务的设计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创设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具有体育特色的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情感投入,帮助学生建构计算机技能与专业发展的关联。
例如,“数据驱动的运动训练和体育决策”已成为国际竞技体育的热门研究领域,基于数据的运动表现分析不仅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培养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发展需求的体育人才所必需的能力。让学生围绕自己的专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网络中选取某场专项比赛,利用Excel制作竞赛数据记录表,并对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促进学生在结合专业的真实问题情境中,利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实现信息检索、分析与评价,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迁移应用能力。
(三)发展基于信息素养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课后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主要通过学生操作动手,以提高其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性课程。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掌握是一个反复实践与强化的过程,课后是对课中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拓展的最佳阶段。通过查看雨课堂发布的任务课件、课堂直播回放、百度云盘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前沿技术视频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课中内容的巩固复习和知识拓展。
信息素养理论认为,能否将所学信息技能迁移应用到具有挑战性问题情境中并实现问题的解决,是评价信息素养能力的关键。因此,研究团队积极鼓励并辅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创设第二课堂,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多元化学习资源的建设
(一)基于体育案例的微视频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操性较强的技能类课程,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因此,研究团队围绕教学大纲将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凝练,围绕一个重点或难点知识,以“录屏演示+教师讲授”的方式录制时长在5~8分钟的微视频。微视频的教学过程通过“揭题设问—解析演示—总结回顾”的方式进行,基于运动训练专业学习中真实的问题或需要引出的教学内容,将软件操作技能讲解融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在操作录制方面,有意识地进行屏幕整体与局部特写的切换处理,将细节操作尽可能地呈现在学生观看的屏幕上。基于体育案例的微视频,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又可以作为课后巩固拓展的学习资料。通过后期访谈反馈,微视频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二)计算机无纸化实训平台
计算机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实践与强化,研究团队开发了全方位、网络化的计算机无纸化实训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够完成包括组卷、收卷、批改等在内的自动化考试管理,而且具备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功能。该实训平台以教学大纲对每一章节的要求为指引,按章节索引的形式,建设了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实践操作题在内的模拟练习题库,学生上机完成平台提供的练习后,智能评分系统能实时评价学生的错误,并将习题的操作步骤以文字或演示视频的形式呈现在“试题评析”系统模块中,达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目的。
(三)嵌入慕课视频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是优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四、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更加重视对人全面发展的考查,支持融于教学过程的评价图2),借助雨课堂、问卷星、微信群等具有交互性功能的平台,记录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过程,将线上讨论发言、在线学习资料观看、线上线下习题完成等都纳入到过程学习评价中。利用研究开发的计算机无纸化实训平台,以试题库的形式实现期末考试,包括组卷、收卷、批改等自动化考试管理,有效杜绝了学生刷题应付、考试作弊等违规行为的发生,达到考查学生计算机动手实践信息应用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研究团队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学生纳入到评价主体中,通过课堂汇报中的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图2多维评价体系
五、教学效果
课程实施任何形式教学设计的目标受众一定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研究团队搭建的以雨课堂为主、百度云盘和微信群为辅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在线答疑与讨论、弹幕、投稿等方式,加强课堂内外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全过程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对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全校雨课堂互动活跃教师TOP10进行了统计,研究团队成员名列其中。
在实践教学方面,研究团队积极鼓励并辅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计算机相关大赛,创设第二课堂,在参赛中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近两年,学校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上取得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还对197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从信息责任、信息工具、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4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融合式教学的学习情况考查。对问卷回收数据进行平均数和标准偏差计算(见表1),4个维度均值都接近于5,即非常符合(五点量表),说明学生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过程中,较好地达成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目标。
表1学生深度学习调查结果
综上可知,旨向信息素养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论
(一)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围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目标,本研究首先从信息责任、信息工具、信息能力三个方面重构了课程教学内容,然后结合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发展需求和学习特点,将术科学生在日常专项学习、比赛训练、体育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设计为教学案例和实践任务,在案例讲解中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应用并解决实际体育问题,在利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完成实践任务中提升学生基于信息素养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积极影响
以多元化学习资源为基础,旨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前设计,使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调整学习进度和频次,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矫正—反馈”机制,课后通过挑战性任务完成,鼓励学生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全面支持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协商和知识建构,通过主动思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信息化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