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典范·首届校级荣誉奖】卫海英:用一辈子时间,做一个好老师。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2021-03-09 10:00 浏览量: 3602

她,出身军人家庭,拥有走南闯北的勇气;她,扎根暨南34年,用行动写下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她,原则性极强却也注重营造温暖的工作氛围,带领团队实现一个个目标。她就是暨南大学首届校级荣誉奖“十佳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卫海英。

卫海英

提起卫海英,无论是她的学生,还是管理学院的教职工,无不对其称赞有加。作为教师,她精心准备授课内容,耐心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所指导的博士生曾获广东省优秀学生称号;作为科研人员,她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4项,广东省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A类期刊发表50多篇论文;作为行业专家,她身体力行开展公共服务,担任《营销科学报》编委、中国高等院校市场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营销学会副会长等,她还定期组织学术沙龙、讲座,为年轻教师团队输送最新的知识与理念。

“选择了成为教师,就等于选择了一条永远探索的路。”在卫海英看来,教学和科研都是永无止境的,“用一辈子时间,做一个好老师”是她坚守至今、也践行至今的信念。

从教初心: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卫海英的父亲是军人,年近90的老父亲在2020年光荣获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严格的家教帮助卫海英形成了坚韧的品格。从小,她更多地是从老师那里得到鼓励和温暖,也正因为这样,卫海英与老师们就格外亲近,也格外敬佩老师。

求学时期的卫海英

1982年参加高考的她,原本只打算在省内高校就读,但在上交志愿的当天,因为高中班主任的一句话就大胆更改了志愿。班主任对她说:“你要走出广东,到首都去,更多地接触中国、了解中国。”在上交纸质版志愿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卫海英没有犹豫,当下就填报了当时在广东省只招收一人的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最终被顺利录取。

“我人生的每个关键时期,都幸运地得到来自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在北京求学期间,不同文化的熏陶、各类资源的聚集都让卫海英快*长。1986年7月,临近大学毕业,“我想当老师”的想法深深扎根在她脑海中。卫海英没有多想,主动写了一封求职申请信递交到暨南大学。

令她意外的是,时任首届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学院院长、著名的统计学家韩嘉骏教授得知此事后,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当面读了一封自己写下的推荐信。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业界专家的推荐,卫海英顺利入职暨大。不久,韩嘉骏受邀来暨大出席统计学相关会议。据在场的老师回忆,他走进会场环顾一周后问:“我的学生卫海英在吗?我想先看看我的学生。”随后,韩嘉骏来到了卫海英在暨南大学老建阳苑的住处,仔细看了她的居住环境,还端起茶杯“以茶代酒”祝卫海英的教师生涯越走越好。

这一幕一直深深印在卫海英心灵深处,也让刚走上教学之路的她,更意识到要成为一位好老师,不仅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更要有真切关爱学生的仁爱之心。每每想到帮助过自己的一位位老师,卫海英总是难掩激动。在之后34年的从教生涯中,她也多次像恩师一样,为有需要的学生及时提供各种帮助。

就这样,卫海英北上求学后,又再次回到熟悉的南方,走上她向往已久的讲台,成为和她敬仰的老师们一样,悉心培育一代代桃李的园丁,也成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敬畏讲台:一定要把课讲好

如今,卫海英给本科生讲授《市场营销前沿讲座》《企业商务实践》两门课程,她希望同学们不仅有理论基础,也能有机会接触最新的营销业态,更希望借此推动学生去思考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同学们眼中,卫老师的课堂“干货满满”“旁征博引”“引人思考又很实用”。

在卫海英看来,成为教师要具备的特质很简单,却也很难做到。“你要真正热爱这个职业,更要敬畏这个职业。通过老师的教育和讲授,孩子们获得成长。但我会想,如果我们带给学生的不是成长呢?”她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和身边的年轻教师,“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1987年3月,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的卫海英,即便心怀忐忑也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给本科生上的第一门课是《商业统计学》。”卫海英说:“我记得当时准备了很久,甚至把讲稿都写下来,并努力地背下来。”

“我登上讲台的初心就是:一定要把课讲好,讲到让学生们满意。”时至今日,卫海英依旧秉持着这样的初心,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老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讲学,用言传身教、一言一行来赢得学生的尊重。”

在卫海英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她用温柔且坚定的语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只要同学们举手,我就认为他是经过了思考的。无论对错,这个思考过程本身就会让人有成长和收获。”

卫海英与学生们在一起

卫海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倾囊相授,她希望能像自己曾经的老师那样,给学生们带来启迪和帮助。同学们也爱这位有点“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师,每年教师节的鲜花和相聚已成为传统。至今,卫海英的办公室里还摆放着与历届学生的合影,被同学们簇拥着的她,绽放出知足的笑容。

感谢学生和同事:是他们让我成长

生于60年代的卫海英,时常感慨自己的幸运。“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既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也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忆苦更知思甜。”来到广州,走上讲台后,卫海英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不断成长,不知不觉更深地融入到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

初入暨大的10年里,卫海英都在给统计系的本科生上课,授课严谨、为人认真的名声逐渐传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受邀为MBA班级的学生上课。“得知要给MBA班的同学上课时,我压力非常大。担心自己接触的现实问题太少,不足以解决同学们的困惑。”为此,卫海英每天都在琢磨怎样可以把理论内容落地,让学生听明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现实中,如何去测量一个品牌的资产?”在与一位MBA学生的探讨过程中,卫海英意识到量化管理和统计方法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她敏锐地抓住这个问题,寒暑假都在办公室加班研究。2003年底,卫海英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是当年管理学院唯一的一项国家自科项目。

“感谢学生们推动我成长,让我从一个单纯方法论的老师转变为能将方法与现实问题结合的管理学的老师。” 卫海英的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大家还用心举办了庆祝卫海英MBA从教十年、二十年的聚会,师生间的情谊延续至今。

卫海英与学生们在一起

此后,卫海英又历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市场学系首届系主任、国际商学院首届院长、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现担任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一路走来,领导和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是“做哪一个成哪一个”,不仅自己踏实肯干,开拓创新,还能够凝聚人心,让大家的劲儿往一处使。

她带领老师们一起努力:申报获批国际商务博士点,完善市场学系本硕博培养体系,将市场营销专业建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开创国际商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成功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获批广东省工商管理攀峰重点学科并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在广东省基地评估中,企发所获得“优秀文科平台”的称号;学院党委成为省党建标杆院系,所辖四个系中,一个全国党建样板支部,两个省党建样板支部。

“卫书记原则性强,工作能力强,做事情没什么杂念。设置好目标以后,就想方设法让大家凝聚在一起努力实现目标”,和卫海英共事过的老师们说。

卫海英为管理学院研究生讲授专业思政课

未来,卫海英希望学院能建设起一支具有高度时代使命感的师生队伍。“学院会从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需求出发,结合未来趋势设定课程,将教学和国家蓝图结合在一起。老师们要不断提升自己,培养能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学生。而我们的学生,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必须要有责任心和信心来践行自己的使命。”

卫海英曾多次表示,在众多工作当中,她最看重教学科研工作。“老师是我的终身职业,我注定要为此奋斗终生。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为他们提供帮助,我这一辈子都值了。”

人物简介:

卫海英,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党委委员,现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广州品牌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在暨南大学工作34年,非常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书育人。

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A1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A2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领衔主持1项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一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一个省级营销教学团队、一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出版教材三部。所指导的博士生荣获2017年广东省优秀学生称号。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暨南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