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目标管理 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就是要达成的成果MV。
【MBAChina网讯】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就是要达成的成果MV。
德鲁克说:“企业管理需要的就是一个管理原则。这一原则能够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担负责任,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起团队合作和集体协作,并能调和个人目标与共同利益。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指出了企业要达到的成果MV,员工和管理者需要将自己和企业的力量F作用于资源(作用点),花费时间t用在达成成果的方向α上,来获得成果MV。有了目标的管理,使企业集中力量完成目标而不是做些无用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就在于:管理者能因此而控制自己的绩效。自我控制意味着更明确的工作动机:要追求最好的表现,制定更高的绩效目标和更宏伟的愿景,而不只是达标而已。……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能够使我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强制式的管理。……为了控制自己的绩效水平,管理者除了要了解自己的目标外,还必须有能力通过目标的实现与否,衡量自己的绩效和成果。……每位管理者都应该拥有评估自己绩效水平所需的信息,而且应该及早获取这些信息,以便能做出必要的修正,并达到预定的目标。”目标管理使管理者可以通过广义动量定理Fαt=MV来产生需要的成果MV,然后通过获取自己成果的信息,与目标进行比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并达到预定的目标。目标与结果比较,然后以偏差修正行为的方式是系统思考的负反馈。
所以,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与系统思考的负反馈的结合。
分权管理或者权利下放,就是目标管理的层级分解,每一层级控制自己的输入来达到上级要求的目标,其本质是是在下一层级形成自己的负反馈系统,通过结果和目标的偏差来指导完成目标。
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
S——Specific:具体,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M——Measurable:可测量,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可实现,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R——Relevant:相关,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
T——Time-based:时效,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神经语言程序学NLP为SMART增加了两项,变成了PE-SMART。
P——Positively Phrase:运用正面词语
E——Ecologically Sound:符合整体平衡,人力、财力、时间、都要符合。
使用目标管理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成若干战术目标,再将战术目标分解成更小的战术目标,分解到可以执行。管理人员和员工通过自我控制来完成每一个小的战术目标,形成许多小的负反馈环,小的战术目标完成就可以合成大的战术目标,然后再合成更大的战术目标直到战略目标的完成,每一个战术和战略目标的完成也是更大一级的负反馈,每一级都通过广义动量定理产出成果,通过负反馈的目标和成果的偏差指导完成预定目标。目标通过分解而容易完成和控制,成果通过合成则形成最大的成果。
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为什么强烈反对目标管理呢?
德鲁克在他1954年写成的管理学奠基之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从福特汽车公司濒临倒闭的案例中得出结论,“指导和控制管理者行为的应该是绩效目标而非他的老板”,“(目标管理)能让追求共同福祉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目标,以更加严格、精确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
戴明则对目标导向的管理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戴明在1980年代十分明确的告诫:“绩效考核、不管称它为控制管理或什么其它名字,包括目标管理在内,是唯一对今日美国管理最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他们的争论是目标导向还是过程导向的差异。没有目标的过程,结果会很随机和难以控制;没有过程的目标,是不现实的。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MV的角度来看,德鲁克和戴明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戴明强调的是过程导向Fαt,德鲁克强调的是成果导向MV,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和戴明的PDCA环都是负反馈模型。
本文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sino-manager.com/4359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经理人。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MBA China观点。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7277590。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