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商学院:桃李燃蜡炬·润物细无声 | 我的教学感悟——吴连霞

聊城大学商学院
2022-09-06 17:09 浏览量: 4387

十八年的变与不变

商学院(质量学院)

吴连霞

教书生涯感悟

马上就要迎来第38个教师节了,也是我从教来的第18个教师节。从“青椒”一直到两鬓微白,从与学生比肩同龄到越其20载,成为两代人,人生阅历不断丰富。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变与不变仿佛都在倏忽之间,但有些却是不能变,也不敢变的。

为师之人,以德为先不能变。德不在经书之中,不在庙堂之上,德在每日课堂和日常言行之中。课堂疑惑,辩不明于当下是为德,师生交锋,据理力争;交锋未果,课后多方查阅,引经据典考究引证是为德,学问增进,只在此间。学生迟到,严辞肃问是为德,教以功课不可荒废,学问不敢怠慢;课上不问,课后交流是为德,漫谈之中知其原委,隐入勉喻,责其自省。德在放学后顺手关灯,在楼梯上缓步右行,在课前手机静音,在课后驻足释惑……若心中爱念学生和课堂,尊重大学和学问,则举止皆德。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敢变。入教前看到“诲人不倦”,总刻板觉得是老师把已经先于学生掌握的学问知识孜孜不倦地灌输到几年一变的学生群体中;从教之后才发现,“诲人不倦”的前提是老师须先有可诲之理、之材。因为大学的学问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知识,更新较慢,大学是学术前沿之地,大学教师自觉跟进甚或推进知识更新亦是主责。由此,课件年年改,资料年年新成为上课前的标配动作;课后反思、琢磨、改进也成为规定选项。由此了然,“学而不厌”当先自学不厌;“诲人”当先“诲己”。

课堂之上,教书育人,民族大义不能变。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一直是中央近几年强调的重中之重。而近几年频发的高校教师不当言论、“教材插画”“毒教材”等事件一次又一次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教育阵地,我们的民族大义和价值取向,我们不守,自有他人来占、来犯。守住课堂的方寸之地,利用每次与学生接触交流的分秒时间,传递爱国、民族自信自强的精气神,是我们不容推卸的使命。

以上自勉,加油,崭新的十八岁!

编辑 | 李悦

审核 | 邱纯姣

终审 | 公维才 由玲 韩亭亭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聊城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