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管理的雷区:潜规则VS男权主义


向上管理既是一种沟通能力,也是一种职场生存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经理人都会面临着如何与上级沟通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向上管理要解决的核心
向上管理的雷区
雷区一:将私下矛盾公开化
当上司与下属之间因工作方式或工作思维出现冲突时,下属最忌将本来属于小范围、小问题的事件公开化,使得事件广受瞩目,这种做法不仅使得事件影响扩大,而且可能使得上司在公众舆论中备受指责,这必然导致两者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
雷区二:直线思维否定上司
在企业的权力序列中,上司有向下属下达命令或者提出批评的权力。当受到上司批评时,无论这种批评是否合理,下属回应的方式最好是迂回回应,而不是直线顶撞。因为从上司的立场看,下属直接驳回自己的批评等于否定自己的领导权威,不仅使自己难以下台,而且也必然激起他采取更严厉措施去压制下属反抗的想法。比如,“邮件门”事件中陆纯初在受到贝瑞卡强硬反驳之后,毫不犹豫地将她开除掉。所以,直线思维与上司进行PK的做法,将容易导致双方之间的对话迅速走向终止,并使得关系恶化。
雷区三:潜规则VS男权主义
从一般管理职能角度看,陆纯初之所以会对贝瑞卡的顶撞大动肝火,是因为其作为领导者的权威受到挑战。但从管理的潜规则来看,贝瑞卡作为一名女性如此强硬地顶撞其男性的上司,必然深深触动了陆纯初内心深处的男性主义。因性别因素导致的激烈对抗在许多中国企业中经常发生,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却往往被忽略——对于许多有强烈男权意识的男性领导者来说,他们或许可以默许在某种情况下自己的权威被男性下属挑战,但绝不能容忍被女性下属挑战。
向上管理:将上司的偏差思维拉回正轨
黄旭是一家民营软件公司广州分公司的经理。由于行业技术的快速变化、竞争形势的不断严峻,黄旭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在一次大客户招标会上,竞争对手将订单横刀夺去,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在黄旭心中滋生。在这种焦躁感的逼迫之下,黄旭开始对公司员工施加压力,要求他们不断加班加点;无休无止地开会讨论公司的发展机会,不断对公司的发展方案进行改动,希望能够看到短期成效;对所有员工提出更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不允许任何人有犯错的机会。
令黄旭不解的是,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取得如期成果。在他吹毛求疵的要求下,员工们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另外,黄旭的焦躁情绪为整个公司的氛围蒙上一种人为的紧张:在他面前,员工们如惊弓之鸟生怕由于一点点失误而受到斥责。在汇报工作时,公司高管尽量选择用美化的词语去报告工作,而不直言工作过程真实存在的缺陷与危机。更糟糕的是,公司几名核心骨干由于受不了黄旭的“高压”政策而辞职,公司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p#分页标题#e#
为了挽救公司不断下滑的颓势,黄旭做出一个大胆的冒险决策——准备投入300万元去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公司高层都知道此举无疑等同于自杀,但没有谁敢提出意见。
市场总监陈乐虽然屡谏受阻,但他实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上司受到焦躁症的困扰而不断做出错误的决策,最后导致整个公司崩溃。于是决定采取向上管理的方式,将上司出现偏差的管理思维拉回正轨。他知道黄旭虽然是个很自我的人,但也还不是一个完全一意孤行之人——黄旭之所以在决策上一错再错,主要是被公司暂时性的业绩不佳所困惑而忽略了从更高层面上看待整个市场发展的形势,无法制订出更加理性的决策。陈乐要做的向上管理第一步,就是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及理性分析报告让黄旭明白自己的错误。
陈乐悄悄与某权威市场咨询机构合作,就公司及行业的情况做出了一份详尽的分析报道。同时,在将此报告呈交黄旭之前,陈乐先与公司几个高层进行仔细的讨论,每个人做好分工准备,决定在高层闭门会议上,在分析报道的基础上,每个人发表有针对性的建议,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纯粹地对总经理黄旭的决策提出反对意见。在会议上,专家权威的观点以及大量的数据分析,使黄旭受到很大的震动,而陈乐准备非常详尽的关于公司几年发展情况的对比图,更使黄旭印象深刻——从图表上,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出这几年来公司在各个方面都不断走下坡路,公司所采取的措施却根本没有起到“止血”的效果。在这次会议上,没有一个人对公司发展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但黄旭却从中清楚地看到自己一系列决策错误对公司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其他高层有针对性的建议,更使他意识到公司目前虽然处于低谷,但是仍然充满再次崛起的机会。
这次向上管理的成功不仅使总经理黄旭幡然醒悟自己的失误,也使得陈乐的才能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一年后,陈乐升任公司的副总经理。
提高向上管理的智慧指数
向上管理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智慧,它不仅决定了下属与上司相处的和谐程度以及下属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某些时候还是决定个人职业生涯晋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向上管理重点在于与领导的沟通协调,也即是下属如何在组织沟通以及个人沟通上取得有效的综合平衡。从下面四道问题中,可以大致测试出你向上管理的智慧指数:
1、我已经向老板提出建议,但是他却没有给我任何的响应,我应该:
a、问老板:“你是否需要再花一点时间思考?”
b、问老板:“你是否有什么疑问或是建议?”
c、重复刚刚报告内容的重点。#p#分页标题#e#
2、当老板提出相反的观点时,我应该:
a、仔细和老板讨论,化解疑虑;
b、要求老板说明反对的原因;
c、试图转移老板的注意力,不做任何评论。
3、我已经完成报告,老板也说:“你的报告非常好,不过有些重要的部分没有提到。”这时我应该:
管理升级
后倒闭潮时代,珠三角代工企业普遍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抠门式的成本控制未必有效,以生产为中心而不以人为本,也是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但如果有好的管理制度却不能执行到位,同样也有可能将企业引入危险的境地--这是众多OEM企业死亡后才总结出来的教训。
抠门式管理得不偿失
代工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珠三角许多代工企业的警醒并反思。深圳市龙岗区某电子厂便是其中一家。
凡代工生产,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原材料大多由派单企业指定,所以,在主要生产原材料方面,能把握的空间并不大。只有在辅助生产材料方面还有一点成本控制余地。该电子厂厂长许先生说,他们对成本管理抓得很认真。比如领料,细到哪怕是一颗螺钉的用处,都要落到实处。
但即便如此,在与其他代工企业竞争时,同样的一笔订单,利润水平却不相同;而且同样的生产任务,在不同的时期成本消耗也不同。自去年初成本上涨以来,常常出现一笔订单做下来不赚反赔的情况。
问题出在哪里?许先生在咨询了专家后得出的结论是:生产过程中过于注重原材料、职工工资、水电等开支的精打细算,却忽视了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比如在生产中的现场监控和问题反馈,会直接决定生产线的执行效率。然而,对流程管理的放松,却在无形中造成经济损耗。
新形势下,代工企业利润越来越微薄,由此往往导致企业极度强化对成本的控制,几乎达到抠门的地步。对此,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给出的意见是,应该强化对生产流程的优化整合及监控,这才是最有效的。
软投入助力生产效率
中山某五金厂,是一家港资企业,拥有员工500多人,主要生产锁具,产品全部出口,目前给沃尔玛的供应商做代工。今年3月,该公司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彭先生来主持企业生产,而彭先生在改进管理制度时也发现了代工企业的不少通病。
公司整个以生产为中心,很少照顾到职工的内心需求,生产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彭先生说,如今代工企业几乎全部采用计件工资,许多老板认为要激励工人勤奋生产,业绩考核上一计就灵,其实并非如此。
在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彭先生又花了两个月时间,与工人同吃同住,多次进行集中交流或个别交谈。作为企业管理者,通过这种方式化解了职工与老板的对立情绪。这种软投入效果明显,9月份的单月产量终于突破90万件。#p#分页标题#e#
谨防管理疲劳症
教训来自于备受关注的合俊玩具。据合俊玩具中层管理人员透露,早在两年前,合俊的内部管理都是相当规范的,但是自去年起开始出现一些问题,管理制度没得到严格执行。而到今年,管理已到了十分混乱的地步,生产效率低下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能说合俊的管理水平低,确切来说是’管理疲劳’。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首席顾问胡八一博士认为,珠三角的外资包括港资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不错的,有系统的管理流程和制度,但是好的制度和流程要靠严格执行,一旦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就会出问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合俊玩具倒闭前的近半年时间里,员工打了考勤卡后到外面玩,质检员将不合格产品放水过关,有些厂房半成品胡乱地堆放在机器周围……这些现象都是管理疲劳的表现。
对于代工企业来说,管理的复杂度或许并不算高,但管理的执行却不能松懈。这正是前车之鉴留下的教训。
(本文转载自MBA中国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