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MBAChina
2010-01-15 09:00 浏览量: 1321
 智能总结

在过去,资源外取被认为是企业的劣势,但是现在,资源外取却可能是智慧型企业运作的关键。“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如今已成为现代企业运作的一

 在过去,资源外取被认为是企业的劣势,但是现在,资源外取却可能是智慧型企业运作的关键。“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如今已成为现代企业运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成为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谋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这个寒冬,外包成为了一个让企业轻装上阵的必由之路!

  两个国家为什么为开展国际贸易?

  两种经典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借助这两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外包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大趋势。

  一种理论叫做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Absolute Advantage),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这本书率先分析了社会分工的价值,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能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把社会分工的理论延伸到国际贸易,就有了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从而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如果用绝对优势理论来解释外包,简单说就是:如果一家专业服务公司做某项工作比企业自己做该项工作,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更便宜,那么企业应该将此项工作外包给专业服务公司,因为这样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

  另一种理论叫做比较优势理论(Law ofComparative Advantage),是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如果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外包,生活中有很多例子:现在很多家庭会请家政服务人员打理家务,不是家庭的主人做家务不如家政服务人员,而是他们把做家务的时间用来做别的事情可能会更有价值。

  企业将非核心或支持性的业务进行外包,会产生多赢的局面。比如企业将IT业务外包,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成本、省心、获得更持续和稳定的服务水平;对企业原有的IT人员来说,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服务更多企业,学到更多知识,时间利用率更高、工作更饱满而收入更高;对从事外包的专业服务企业来说,可以获取长期稳定的业务,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p#分页标题#e#

编辑:

(本文转载自MBA中国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