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读MBA是否物有所值


随着留学越来越热,更多的人选择去国外读MBA,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是否真的有必要去国外深造,又该做哪些前期准备呢?
【MBAChina网讯】随着留学越来越热,更多的人选择去国外读MBA,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是否真的有必要去国外深造,又该做哪些前期准备呢?
关于CFA
我是在研究生阶段考的CFA。十二月考CFA level I,第二年六月level II, 再过一年六月level III, 前后耗时一年半多,算是很有效率的。CFA对求职有没有用呢?单单讲外资投行的投行部:
第一,是简历上能让我画个勾做个标记的地方
第二,作用仅限于第一条 —— 也就是说,如果其他条件都相等,我会喜欢有CFA的
如果你要求外资投行的投行(investment banking)职位,CFA 作用不大。
CFA知识对investment banking工作有用吗?
一般般。一来投行的技能都是可以培训的,而且这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行当,learning by doing 更重要; 二来CFA的立意更偏向于buy side
CFA的title对investment banking工作有用吗?
一般般,至少在亚洲是这样。因为大家会期望research是CFA, 但不会期望banker 是CFA。我有一个同事拿到Chater后不久就不再缴年费了,因为没用。
我在大学里考完了CFA和FRM,后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用处, 前两天我还在努力回忆我有没有把FRM的证书从香港带回来?搁哪里了?当年FRM还没有现在这么考生,考一次就可以,再加两年工作经验就可以拿证书了。现在FRM给我的遗产是每年做公司的online risk training, 可以直接跳到最后做测试,另外就是七七八八能知道风控常见模型的名字和基本原理(具体内容早就忘掉了),所以做金融行业的项目我可以假装和金融行业组同事讨论一些专业术语。CFA 二和三我是很认真的学的(一级复习两周然后水过),买了原版教材从头到尾读了,主要是那时候在学校闲的,研究生一年级就搞定了工作offer,学校的很多课程本科都学过了,所以既没有找实习的压力,也没有学业的压力,就每天抱着本大书在自习室和咖啡店读书做笔记,学得不亦乐乎(当然考前还是kaplan的讲义最有用啦)。CFA带给我的最直接收益是考完二级后经朋友的朋友介绍我有到一所职业培训学校教CFA一级,所以我读硕的后半段就是每个月去讲一个周末的课,然后一整个月都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啦
我还考过5门北美精算SOA,从大二考到大四,最开始是保险系有赞助考过了可以报销考试费,第一第二门都很简单大家都去考,后面几门难一点,考的人就少了。考到我这个段位的同学就只有零星了,但是后来后来还是放弃了,因为在国内精算师的需求不大,而且国内的保费也不是精算出来的,另一方面考完全程的时间成本太高。但是,很重要的但是,SOA还是很有料的,那些个概率分布、具体公式早忘了,从保险精算里面学到的人生哲理却受用一辈子。在生命表面前,任何人都是一个巨大样本空间里的渺小一份子;婴儿期的死亡率之高让我万分庆幸我长到能坐在教室里读SOA 的年纪;p+q=1, 在教科书里是这样诠释的:we all have been born, but ultimately we all will die...
关于MBA
MBA对求一个investment banking职位有用吗?
有用。
尤其是如果你本科不是target school, 之前的工作经验不是投行这个行业的,海外院校MBA简直就是你进入外资投行部门的唯一路径了。外资投行对研究生和本科生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学历并不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入行都是第一年的 analyst(当然因为研究生毕竟年长几岁,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处理事情的成熟程度、心理承受能力都比本科生有优势,但入行时候职位上不会受优待),但是MBA毕业入行就是从associate第一年开始做的。仅就我们公司(我们是一个美资投行),亚洲和欧洲的A-to-A(analyst三年后升职 associate)比例比较高,而美国比例很低,更典型的路径是本科毕业做analyst --两年后跳到buy side或者去读B-school, 然后公司会从MBA毕业生中招比较多的第一年Associate。
至于CFA和CPA想要考哪个,
第一,你要国外求职,赶紧去申请MBA吧
第二,如果现在特别闲,特别想考个什么证书,CFA更可行,因为时间短,见效快。CPA的话,除非你考国外的CPA,考个国内的,第一也不是那么好考的,第二对你海外求职没啥直接帮助。当然如果你要在国内求职,还是脚踏实地考个CPA很有用的,就算今后你去国内券商做,也会很有帮助
第三,如果不那么功利,从学习角度看,学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学好。
更多行业资讯推荐:
精彩专题推荐:
欲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hyxw/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