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商学院“专家赋能”精彩回顾:碳达峰与碳中和与中国能源结构调整
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了过去80万年以来的新高。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猛增,影响到了生命系统的安全,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这对于对“碳排大户”——传统能源行业而言,既是艰巨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8月13日20:00,【商院云讲堂】专家赋能系列直播准时上线!本期以“碳达峰与碳中和与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为主题,邀请到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于立宏为大家分享她的精彩观点,直播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马也主持。本期直播有哪些精彩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第一部分
1.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为何提出“双碳目标”?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年总量的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后,先进入平台期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最终进入平稳下降阶段。它的时期长短主要取决于该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增长从依赖数量转向依靠质量时,碳排放增长速度开始减缓并达到峰值。“碳中和”简单来说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森林碳汇和CCS技术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执行巴黎协定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我们必须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型。
2.中国碳排放的现状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存在哪些挑战?
目前中国的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在碳强度上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发电和供热占比是42.2%,工业制造过程占比是38.9%,也就是说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生产和工业用能领域,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非金属、电力、建材这7大耗能产业更是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
因此,如何提高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比重,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国内能源结构短时间内难以让煤炭占比大幅度下降,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所以,如何高效与清洁地使用能源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之一。此外,中国离承诺“碳达峰”的时间不足10年,离实现“碳中和”只剩39年。碳减排的时间短,任务艰巨,打造发展新范式任重道远。
第二部分
1.如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
通常我们所说的“优化产业结构”是指三产之间的结构调整。具体到工业内部结构问题上,一般有两个主要解决途径:一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增强高耗能产业的碳减排力度;二是提高装备制造业或者高技术产业的比重。特别是针对高耗能产业要进行碳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实现燃料替代(去煤化)。
2. 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治本之策,优化能源结构的方法,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供给端清洁化和消费端电气化。即,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发展风电与光电等新能源,增加核电发电量比重,健全工业、交通、建筑、家庭等领域的清洁动力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
1.煤电的出路是什么?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0年4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了未来推动煤电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路径,就是发展清洁、安全、高效的火力发电以及相关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供。
需要注意的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方面依旧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1.资金方面,升级与技术改造的投入巨大,可以通过提高电价和征收碳税的办法解决费用问题;2.技术方面,我国的高温材料焊接距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火力发电效率;3.政策方面,当前煤电价格低,消费端没有实施燃料替代的动力,应继续提高用煤成本,让其失去经济性。
2.核电能否挑起大梁?
综合来看,核电有成本低、生产时不排放温室气体、受环境影响因素小等优势,因此核电可以大规模地替代化石能源,与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但当前中国核电生产仍受技术、原料、安全等多方面的制约。
3.风光新能源为何发展缓慢?
中国当前存在风光发电高装机容量与低发电量并存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能源供需分布不匹配,以及风光资源受制于地理气候条件,这些都导致了弃风弃光现象。另外从政策层面来看,风光电的价格补贴即将退出,风电产业和光伏产业配置开始逐渐依靠市场竞争,这些都是影响风光新能源发展的因素。风光新能源的发展实际上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举措。
未来我们应该统筹规划电力供应体系,将其纳入到电力发展总体规划中;扩大碳排放交易,落实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配额制度;开发分散式风光资源,提高风光电的消纳效率;加大研发力度,对输送、储存、利用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第四部分
未来交通领域碳排放的主要路径是什么?
在交通领域中,公路运输是碳排放较高的产业。当务之急,应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除了政策方面(绿牌优先、补贴、双积分管理、市场协同性等)的支持外,我们需要持续优化基础设施的布局,提升充电设施的充足率与使用率;实现核心技术,特别是电池研发方面(资源获取、安全性提高、燃料成本降低)的自有化。
(本文转载自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