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中大历史学系:营造脱俗求真育人环境,培养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
在课上聆听老师传道解惑,在课后追寻前人生命足迹。穿梭于泛黄故纸,眼观群星如何升落,生命愈发丰厚;行走于广袤田野,见证族群何以延续,思想日益深邃。历史学系的培养,使我既有‘坐得住’的耐心,又有‘跑得动’的决心。”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9级本科生、2020-202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婧瑶如是说。
历史学系(以下简称“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大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在近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前茅。迄今该系已培养数千名高质量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担负重要责任。学系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不断适应新时代需求?这些有志于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生都有哪些“宝藏”“秘籍”?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进行了“探秘”。
“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升级
今年5月,中大校长高松院士在学校春季工作会议上提出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核心是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中大党委书记、历史学系教授陈春声指出,这次会议为学校各单位确立了工作目标,也为学校各院系升级人才培养体系、修订2022级专业教学计划指明了发展路径。
系主任谢湜教授表示,历史学系将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持续升级“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他指出,历史学是一门与文化传承、记忆延续、精神凝聚等息息相关的学科,历史学的发展对于增强“四个自信”,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更要重视前沿引导、拓展交流平台、激发专业志趣,将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专业建设相融合,努力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修养和时代使命感、扎实专业基础、视野开阔、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2022年秋季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将更加注重学术传承,不断完善“通专结合”的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专业教学质量。
据悉,学系将在2022级大一年级设置《中国历史地理》《史学入门讲座》《史学概论》《史学前沿讲座》《中国古代史(上)》《世界古代史(上)》《中国古代史(中)》《世界古代史(下)》6门专业必修课,并设置专业选修课7学分。一年级总学分为50学分,重视加强专业基础,提高学生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自由度,促进学科交叉,所有文献训练课程调整到二年级开设。
系副主任安东强教授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历史学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在进一步推进历史学“强基&拔尖”人才培养的同时,有利于实现历史学选修课全面落实小班教学模式,既提升了教学与学习效率,又增加了更多课程选择机会,拓宽学生的史学视野;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学自由度,课程安排更加灵活多元,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彰显了历史传统课程的重要意义。
着重培养学生“三力”,保持求真求是态度
中大历史学系是蜚声海内外的学术重镇,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岑仲勉、刘节、梁方仲等多位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曾任教于此,开创了深厚的学术传统。该系历代学者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历届学子传承博闻多思、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
系党委书记柯伟明教授指出,目前历史学系以德育和智育融合、学科和专业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为主要路径,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使学生具备求真务实的品格,为学生未来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届校友李威告诉记者,进入历史学系后,学生要看的第一部著作就是顾颉刚的《古史辨》,这有助于同学们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母系的教学培养对我成长最重要影响就是拓展了我看待历史问题与世界事务的宽度,让我学会审慎思考、辨别所遇到的史料与信息,从多个角度进行佐证和判断。”本科毕业后,李威在北大历史系攻读硕士、博士,目前在英国访学,面对境外大量虚假新闻,他冷静看待、科学分析,“时刻保持求真求是的态度”。
“学系对我们有大量的‘求真’训练。”2018届学士、2021届硕士、中大2021届优秀毕业生曾文哲回忆,给古文献逐字逐条作注解的训练贯穿了他求学的始终,老师告诫学生“一字意思不明,怎能理解一段话一篇文章,没有坚实的基础是站不住脚的”。
在湖南乡村做田野考察时,学生们每看到一种新现象就喜欢作出猜想,老师总是提醒:“不要急于在心里预先作出事实判断,很可能事实恰恰是我们不了解、要去寻求的。”如今,曾文哲在甘肃省镇原县基层岗位锻炼,这些教诲还指引着他以掌握事实为一切工作的起点,对待具体而复杂的乡村工作,他“遇事首先多看兼听、多观察多理解,少发议论、少下价值判断”。
新增多门实践教学课,鼓励学生们“走出书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学好历史,还需放下课本、走出课堂。系副主任江滢河教授介绍,历史学系科学设置课程,强化基础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跨学科合作与影响,构建了贯通本科生至博士研究生的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学习、科研、实践提供有力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据悉,该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相融合,充分利用中外文明考察、田野调查考察、学生社会实践等形式,打造“田野中大”为特点的红色教育模式。特色活动精彩纷呈,举办了本科生史学论坛、研究生史学论坛、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大赛等。近年来,还增设了历史遗址考察、历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考古文博理论与实践等实践教学课程。
翻开李婧瑶同学的简历,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各种实践经历也让人眼前一亮。“我没有局限于书斋,经常从‘故纸堆’走出来。我获得了许多实践、实习机会,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了解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2020年暑假,她报名参加了口述史大赛,为准备比赛,曾两次前往顺德作田野考察。在对家具厂工人进行数次访谈后,她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乡镇产业变化情况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2016届校友张梦洁认为,母系的本科教学体系设计完备,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田野实践课程及各类实地现场教学“打通历史与现实,回到历史现场”,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谈到人才培养,谢湜主任指出:“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正面临新的格局,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强化使命担当,把握时代脉搏,启发学生在世界文明发展史视野下关怀中华文明及其开放体系,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努力营造脱俗求真的育人环境,通过举办特色活动、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同学们‘走出书斋’,融入社会,把个人的学术研究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立志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原文链接: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2-07/27/content_16_512824.htm
(本文转载自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