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沈艳教授合作论文在《经济学》(季刊)发表,评估数字化转型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影响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023-12-02 10:41 浏览量: 3202

日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英国校区主任沈艳教授与合作者在《经济学》(季刊)发表了题为《数字普惠金融下的小微信贷与风险——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视角》的论文(第23卷第5期,2023年9月,1686-1703页),评估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为代表的贷款结构、贷款风险的影响。论文的合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赵家琪、江弘毅、胡诗云。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

▲《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创刊于2001年10月,是由北京大学主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综合性刊物。该刊发表原创性的理论、经验、综述和评论性的中文经济学论文,是经济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为8.466。

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为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系统带来巨大变革。在我国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的潜力一直备受期待。一方面, 数字技术有助于克服小微企业缺乏 “硬信息” 的劣势, 降低银行识别成本;另一方面, 数字技术有助于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风控成本。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究竟影响如何?当地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状况对银行数字化转型有怎样的影响?

作者收集了各银行2011—2018年的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从年报收集不良贷款率、总资产、成本收入比、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等指标,最终得到97家商业银行数据(80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构建了小微贷款结构、小微贷款市场份额和贷款风险的指标。同时,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并采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总指数和子指数来度量银行数字化程度。通过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小微贷款市场份额和贷款期限这三个角度,分析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信贷的影响。

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没有显著提升银行的小微贷款占比,对不良率存在非对称影响:只有初始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银行,进一步推行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不良率,否则有可能抬升不良率。第二,就银行内部而言,数字化对不良率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来源于不同银行在认知和组织维度数字化程度的不同,以及银行的成本效率差异。具体为,认知转型高、组织转型领先的银行更能增加小微贷款而不牺牲不良率;转型主要通过成本效率提升增加小微贷款、改善不良率。第三,存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地区红利: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数字化转型高的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占比、短期贷款占比均有显著提升,不良率显著下降;而数字化转型程度低的银行也比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差的地区的类似银行更可能降低不良率。

发现表明,我国需重视数字化转型对监管和市场结构等的挑战,需要助力银行提高成本效率;同时需重视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作者从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角度和监管角度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一方面,需要重视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好的数字金融发展环境。例如可以通过搭建地方征信平台,实行银税互通等手段来加强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银行的数字贷款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程度低的机构需在扎根基层、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提高成本效率来提升绩效。

沈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英国校区主任、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金融、金融大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等,曾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北大汇丰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