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如何“玩转”财富管理?一定要坚守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 | 上高金教授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2024-01-09 14:14 浏览量: 1834

人的一生都在做投资,投资标的会涉及事业、家庭、业余爱好、资产配置等。

站在财富管理的角度,投资就是树立科学而长远的管理理念去做资产配置。有一种说法“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也说明了坚持正确投资理念的重要性。

一方面,面对市场上纷繁的信息和诱惑,投资者如果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作为指导,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另一方面,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正确认识风险、管理风险、规避风险是投资的必修课。如何“玩转”财富管理,一定要坚守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

—— 吴 飞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LLC项目学术主任、EED项目联席学术主任

理性投资:不跟风、不盲从

投资者应坚持理性投资理念,不盲目跟随市场热点,基于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决策。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QuestMobile(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用户规模增长稳定,维持在2%~2.5%之间,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为12.13亿人;同时,用户黏性持续加深,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7.2小时,同比增长7.7%。

社交媒体的繁荣是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表征之一,数字化社交对于金融投资的影响已成为需重点研究的议题。所有的金融活动要做到有效率,最核心的要素是投资决策者掌握准确、完整、及时和对称的信息。以往,投资者只能通过专业媒体或者行业杂志查阅信息,而如今只需通过社交媒体的推送即可获取。信息获得的难度大大降低,信息成本也明显降低。

可以说,社交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乃至财务观念和投资理财行为。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超过33%的成年人会就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金融信息咨询投资公司和财富管理顾问。此外,有70%的富裕投资者会受社交媒体上信息的影响而改变投资决策。

那么,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公众的投资理财行为?

美国金融公司嘉信理财发布的《现代财富指数调查》报告调查了1000名21至75岁的美国居民对其储蓄、支出、投资等财富管理方式的看法。报告显示,57%的受访者表示对他们的朋友如何花钱感兴趣。另有60%的受访者表示,当看到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些引人瞩目的生活经历时,他们会好奇自己的朋友如何负担得起这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调研发现社交媒体主要对美国居民的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行为产生了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第一,跟邻居攀比。在上述调研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坦言,看到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会驱使自己在相应的物品、服务上进行消费。这种影响被称为“社交媒体嫉妒”。

第二,超出能力的支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看到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后,为使自己能与他们拥有类似或相同的经历,自己往往会进行“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开销。

第三,专注于支出而非储蓄。57%的受访者表示,相比于储蓄,他们更关注朋友的消费方式。另有六成受访者称,当看到自己的朋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在高档餐厅吃饭或是旅游景点度假时,他们会很好奇这些朋友如何负担得起这样的生活。

相比于传统的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平台能以更为高效的方式传递海量、及时的信息。投资者手握一部移动终端,即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类信息。有一部分投资者形成了“现在上社交媒体咨询理财建议都比专业人士更靠谱”这样的错觉。这种错觉深刻反映了以互联网平台为主的新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冲击。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对投资的影响还体现在部分投资者“错失恐惧”的心理。在社交平台上关注的内容越多,错失恐惧心理就越强烈。“错失恐惧”表现为生怕错过良好投资机遇的忧虑心理。当看到朋友圈里好友分享的“爆款基金”时,一些人会害怕自己因错过这样发财致富的机会而后悔。受此影响,许多投资者难免会做出冲动而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综上,了解并有效管理社交媒体对投资者的财富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投资者应坚持理性投资理念,不盲目跟随市场热点,基于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决策。

价值投资:寻找“潜力股”

成为巴菲特非常难,但投资者可以尽量理解、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

什么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从定义来看,是指投资者在股票投资时,不关注股票价格的波动,而关注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所以,价值投资一般会选择基本面良好、低估值的股票,并进行长期持有,通过复利增长获取长期收益。

那么,价值投资的意义有哪些?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看:

第一,持续性。即按照这套标准去进行投资,可以持续地、长时间地获得比市场平均回报更好的投资回报。相关数据显示,以美国股市样本(1927年~2015年)88年的历史为例,在任何一年中,运用价值投资策略,战胜市场的概率为63%。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5年,那么在过去88年中任何5年,价值投资战胜市场的概率上升到78%。如果坚持价值投资20年,那么投资者战胜市场的概率进一步上升到94%。

第二,广泛性。价值投资不光在美国市场有效,在其他各国股市都有效。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的股市样本(1972年~2011年)中,价值投资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每年5.8%左右的超额投资回报。相同的策略,在欧洲和日本都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大小不一的超额投资回报。以全球股市(发达国家)过去40年的历史来看,坚持价值投资,大约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每年5%左右的超额回报。

第三,逻辑性。有合理的逻辑原因来解释为什么运用该投资策略能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也就是为什么价值投资能赚钱。按照传统金融理论有一套估值理论,可以理解为好公司一直可以为股东赚钱,所以投资者选到好公司就能赚钱。其次,行为金融理论中也解释,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行为会有很多偏差,导致大部分投资者对于成长股的期望过于乐观,而对于价值股的未来则过于悲观。行为金融学中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非理性现象——锚定偏见(Anchoring Bias),投资者对于股票价值的判断,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锚定偏见的影响。投资者受到虚高的估值的锚定影响,为一些股票付出了过高的购入成本;有的投资者想买入一些热门题材的股票快速赚到更多资金,这样的赌博心态导致了一些公司的价值被高估,而那些没有什么想象空间的“无聊公司”则被低估。

很多投资者对所谓价值投资的关注和了解,可能更多来源于巴菲特。巴菲特曾说:“如果你不把股票当股票,而当作上市公司的股东证,你就离价值投资不远了。”他在哥伦比亚求学时,师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反对投机,提出要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巴菲特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念。

当然,成为巴菲特非常难,但投资者可以尽量理解、学习巴菲特。他的方法也很简单,即:找到好公司、适合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每一项看似简单,却极为不简单。

选公司,怎么选?例如关注公司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持续盈利的能力等,这些都涉及到公司的商业模式或其拥有的底层资产。

低价买入,什么时候是低价?至少知道市场上哪些是热点板块,哪些是比较少被关注的,被大多数投资者冷淡的板块的股票估值必然低。

长期持有,这个看似简单却很难。涉及到投资者对资金的安排,以及在波动中的定力。最好可以寻找到能长期提供稳定分红的公司,这样可以建立安全垫,增加流动性,抵御价格波动造成的心理冲击。

除了上述方法,对普通投资者比较适用的方式是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可以找一个价值投资理念深入、基础扎实的基金经理,长期持有他的基金。此外,买宽基指数基金,也是一个选择的方向。

长期投资:找时间的朋友

投资是一场修行,这就要求投资者需有耐心和长远眼光,对资产的基本面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

投资是一项“马拉松”,可是很多投资者把它当作“撑杆跳”,在投资中经常有患得患失的心态。

从市场来看,风格轮动和长期均衡是基本规律。在波动与震荡的市场行情下,短期投资往往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而长期投资可以降低投资犯错的概率。

普遍情况是,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短期化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个人投资者股票投资期限普遍较短。

首先,个人投资者的直接投资行为呈现持股时间较短的现象。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16年~2019年间5340万个个人投资者账户、4万个机构投资者账户和4.7万个公司账户的数据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平均持股时间为40天左右,机构投资者平均持股时间为109天。根据美国股票市场同期的月换手率(22%)可粗略计算出,美国投资者(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平均持股时间是90天左右。

其次,即便是采用间接投资方式,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产品的时间也呈现短期化特征。根据三家公募基金公司对其权益类公募基金的客户投资分析,自三家公司成立至2021年3月31日,45.96%的投资者持仓时长不到3个月,61.6%的投资者持仓时长在半年以内,只有11.46%的投资者能够持有基金超过3年,能够持有基金超过10年的只有1.73% 。这种短期化投资行为也直接影响到投资收益,基金业协会的一项关于基金投资者的调研显示,半数以上的基金投资者持有时间少于1年 ,且仅有不足四成的基金投资者盈利,大部分投资者出现亏损或没有盈利。

另外,根据支付宝基金销售平台的调研,72%的受访用户愿意持有基金的时间在1年以内,这其中有27%的用户不愿意持有理财产品超过3个月。短期持有行为会在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加剧。在不考虑亏损的情况下,73%的受访者选择持有3个月以上,而在亏损的情况下,愿意持有3个月以上的受访者比例降至50%。

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行为呈现短期化特征。

我国个人投资者行为具有投机性强、频繁交易、追涨杀跌等特征,这些都可归纳为“短期化”的行为特征。

首先,个人投资者有明显的投机性偏好。一项基于国内某中大型券商投资者交易数据的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表现出明显的彩票型股票投资偏好的特征,并且这种特征在年轻、男性、缺少交易经验、高换手率的个人投资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其次,个人投资者投资短期化同时体现在其频繁的交易行为上。一项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账户层面数据的研究发现 ,尽管个人投资者只持有了25%的股票,但却贡献了87%的市场交易量,交易十分频繁。

另外,我国个人投资者在股票或基金投资中普遍存在追涨杀跌现象。在一项对支付宝平台超过2万名个人投资者的调研中,35%的受访者表示当损失超过20%时会考虑改变投资计划;而当收益超过20%时,近50%的受访者选择增持。在基金产生亏损的情况下,只能接受三个月以内亏损的投资者高达近50%;86%的投资者只能接受1年以内的亏损。

综上所述,短期化对于个人和市场而言都是有影响的,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监管层面也一直在倡导长期化投资。

在长期投资中,投资者不会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而是会考虑到资产的潜在价值和未来增长的可能性。长期投资能够获取更为稳定的收益,并且能够通过复利效应来实现更高的回报。

投资是一场修行,这就要求投资者具有耐心和长远眼光,对资产的基本面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原文刊载于中国经营网(2024年01月02日),本文较原文略有增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海高级金融学院F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