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智库 | 大湾区经济复苏了吗——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析季度报告(2023Q4及全年)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024-01-31 10:51 浏览量: 3003

2023年1-11月,珠三角生产加速修复,消费外贸改善,投资持续放缓。具体来看,工业企业生产加速修复,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营收和利润增速持续回升,就业难形势有望缓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且持续分化,广深莞惠增速相对领先,其余城市受房地产拖累较大;市场主体投资情绪无明显高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均低位徘徊;消费增速回落趋势扭转,各城市企稳明显,有望反弹;出口整体表现优于全国,内部各城市走势不一,进口降幅持续收窄。香港的旅游热度不减,地产、贸易持续承压,金融挑战较大。澳门旅游业持续增长,博彩业创下新高,有望带动四季度GDP达到1000亿澳门元。

总体上看,大湾区“9+2”市中珠三角九市和澳门的经济持续恢复,香港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展望2024年一季度湾区经济形势,本文认为:预期向好但挑战不断,经济增长需在以下重点领域扬长补短:(1)投资拉动动能持续减弱,稳投资需先稳定民企和楼市信心;(2)消费增长趋势向好,可联合港澳进一步扩大北上南下消费;(3)国际局势复杂令外贸承压,保外贸可从优势产品和新业态入手。

2023年四季度湾区经济形势分析

1珠三角九市:生产加速修复,消费外贸改善,投资放缓

工业企业生产加速修复,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提升

2023年四季度,珠三角九市工业生产进入快速增长通道,10月、11月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延续二季度以来的恢复态势。分城市看(图1),除佛山、珠海增速略有回落外,深圳、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广州、东莞的增速创下年内新高。其中深圳、中山、江门、惠州的增速均超过5%;广州工业生产重新进入正增长区间;东莞工业生产加速恢复,预计年内可实现由负转正。

深圳的汽车制造业、电热生产供应业和专业设备制造业是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1-11月增速分别为52.0%、16.1%、13.1%。中山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生产加速,同比分别增长14.2%、9.9%、1.3%、5.9%,带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快速提升至6%。江门的制造业加速恢复,灯具、电路板、洗衣机、摩托车等产品产量明显增长,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涨至6.2%。惠州的电子行业、石化产业、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4.6%、14.9%,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回暖,以及一系列重大项目如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拉动相关行业生产增加是主要因素。

电子行业的复苏对于广州、东莞的工业生产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广州11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已达到0.1%,年内首次转正;东莞的工业增加值虽仍在负增长区间,但较年初已大幅改善,年底有望实现正增长。佛山的前十大行业共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6.5%,领先湾区各市。珠海的七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行业增速略有放缓,导致全市总体工业生产增长较三季度有所放缓,但仍实现了4.1%的增长。总体上看,珠三角各市的工业生产恢复进程较快,拉动广东省整体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1月广东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4%,与全国差距仅有0.3个百分点,相对于年初3.9个百分点的差距已明显改善。

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就业难形势有望缓解

2023年四季度,珠三角各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延续二季度以来的修复趋势,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有明显改善。11月,广州、东莞、中山、肇庆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速较年初分别增长10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14.9个百分点、9.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改善更为明显,广州、深圳、惠州、中山、江门、肇庆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较年初分别提高43个百分点、24.5个百分点、51.8个百分点、32.1个百分点、24.5个百分点、47.4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改善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出现一定好转,用工需求触底反弹。10月、11月珠三角工业企业平均人工人数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1%、-3.8%,虽仍在负增长区间内,但较6月的低值-4.5%已有明显回升,自2021年以来持续两年多的下降趋势明显开始扭转。随着经济形势不断改善、企业预期不断修复,就业难形势有望缓解。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且持续分化,广深莞惠增速相对领先,其余城市受房地产拖累较大

2023年四季度,珠三角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环比三季度均有回落(中山、肇庆除外),与全省和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放缓趋势一致;且二、三季度珠三角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分化趋势在四季度进一步发酵(图2)。1-11月,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3.3%、12.5%、3.1%、6.3%,高于全省的2.6%和全国的2.9%,但与1-8月的6.3%、13.1%、6.3%、6.8%相比,均有下调。佛山、珠海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9.8%、-13.8%,较年初持续下滑且降幅扩大,若考虑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则实质性降幅可能更大。江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放缓,极有可能进入负增长。中山和肇庆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负增长区间。

从固定资产投资类型看,四季度珠三角城市二产投资增长趋于稳定(珠海除外,去年高基数影响下增速大幅下调),固定资产投资的分化趋势主要与各市三产投资表现不一有关,其中房地产是主要拖累项,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已经持续两年低位徘徊且无改善迹象。肇庆、佛山、珠海、中山、江门1-11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为-34.2%、-33.8%、-34.5%、-27.9%、-26.4%,远低于全省(-9.7%)和全国水平(-9.4%)。在全国楼市久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原本相对坚挺的核心城市房地产投资信心也有进一步下挫迹象。深圳、东莞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较二、三季度下滑,东莞已出现负增长;广州、惠州在三季度负增长基础上降幅略有扩大。

企业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减弱与居民需求不振有关,四季度深圳、佛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4%、37%、21.2%、52.2%、32.8%、65.1%,深圳、珠海、东莞的商品住宅库存和消化周期同比分别增长18%、2%、7%。为促进房款回流缓解资金链紧张问题,开发商打折促销动作频频。广州、深圳、东莞四季度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较三季度分别下降4.5%、6.4%、7.7%。

市场主体投资情绪无明显高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均低位徘徊

从投资主体看,2023年四季度珠三角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均无明显情绪高涨。除深圳民间投资保持高增长(10.5%)外,其余城市均为负增长,其中惠州、江门增速分别为-1.4%、-5.3%,降幅相对较小,广州、珠海、肇庆的民间投资降幅巨大,分别为-19.1%、-29.6%、-18.2%,但呈现边际修复趋势,降幅有所收窄(图3)。外商投资增速呈现低位收敛趋势,珠三角各市除惠州和肇庆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正增长外(分别为5.2%、33.8%),其余城市均为负增长,降幅在20%以内(图4)。

消费增速回落趋势扭转,各城市企稳明显,有望反弹

一季度珠三角城市消费冲高后,二、三季度呈现明显回落,但四季度该回落趋势出现扭转,各月平均消费明显高于三季度,且大部分城市2023年的消费绝对值明显高于2019年水平,消费开始平稳增长。分城市看(图5),11月广州和深圳的社消累计增速分别为6.7%、7.3%,基本与10月持平,继续发挥消费引领作用;佛山、东莞、惠州、肇庆增速均在3%及以上,分别为3%、3.3%、4.8%、5.2%,与三季度各月相比还略有提升;中山、珠海、江门的增速在2.5%-3%之间,虽不及三季度各月,但也无进一步下降迹象,相对平稳。需关注的是,珠三角城市消费仍主要依靠广州、深圳拉动,其他城市的社消增速还比较低,特别是珠海和江门,消费尚未恢复到2019年水平,对于拉动全省消费增长的贡献尚不足,导致广东的社消增速(5.6%)与全国平均增速(7.2%)比还存在差距。促消费不仅要关注一线城市,也要挖掘其他城市的消费吸引力和潜力。

出口整体表现优于全国,内部各城市走势不一,进口降幅持续收窄

2023年3月以来,全国和广东的出口增速都呈下降趋势,但全国下滑的幅度更大。11月广东出口累计增速为2%,较3月已经下降了4.2个百分点,全国11月累计增速0.3%,较3月下降了5.8个百分点。在外需总体疲弱背景下,广东外贸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出口增长困难重重,但整体表现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口方面,全国比广东表现平稳,但广东进口的降幅持续收窄,11月已缩小至3.9个百分点。

具体到珠三角城市(图6),出口方面,深圳持续领先,延续4月以来的增势,1-11月出口累计增速13.6%,虽较以前各月有所放缓,但在全国整体出口承压的情况下,上述成绩已十分亮眼。广州出口增速明显放缓,1-11月出口累计增长3.8%,较此前各月大幅下降。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下降是主要因素,1-11月广州对东盟出口增长-6.7%,与对欧盟、美国出口的正增长形成明显对比。出口产品中占比较高的家用电器、平板显示模组、服装、塑料制品大幅下降,1-11月上述产品出口增速分别为-7.3%、-22.8%、-20.2%、-8.5%。珠海、惠州、江门、中山的出口增速持续修复,珠海10月已转负为正,其他城市虽仍为负增长,但降幅自年初以来持续收窄,1-11月累计增速分别为-0.2%、-3.5%、-4%,出口改善明显,有望在12月转正。佛山和东莞的出口自年初持续下滑,但进入四季度后呈现止跌企稳趋势。从出口绝对值看,2023年前11月,珠三角各市出口额均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深圳、惠州、中山、珠海、江门涨幅明显,广州、佛山、东莞增长稍慢。

进口方面,珠三角城市持续改善,大部分城市虽仍负增长,但降幅延续收窄趋势(图7)。惠州进口自年初以来加速增长,1-11月累计增速进一步攀升至28.3%,在珠三角城市中独树一帜。其中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口的货物大幅增加是主要原因,该方式占惠州总进口的近一半,增速将近400%。深圳、佛山、江门的进口降幅已缩小至5%以内,东莞、珠海、中山的降幅仍比较大,修复较为缓慢,预计将随着国内生产逐步改善而有所改变,但短期内仍以负增长为主。

香港[1]:旅游热度不减,地产、贸易持续承压,金融挑战较大

2023年10月、11月,访港旅客数量分别达到346万人次、329万人次,基本延续了三季度的复苏趋势,考虑到“圣诞节”以及“元旦”赴港跨年等节假日活动刺激,预计12月访港旅客数量将进一步攀至高峰。来港旅客数量的持续增加带动了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业的不断复苏。10月和11月香港酒店入住率分别达到83%、87%,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相当。12月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各行业增加值核算结果显示,三季度香港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实质上升18.1%、24.7%。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累计同比增速稳定在高位运行,10月和11月分别为17.2%、17.1%,推动相关商家扩大经营信心。

但地产、贸易、金融板块的拖累仍较大。地产方面,除零售商铺表现较好外,其他地产类型投资租赁都比较冷淡。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在2023年12月达到16.4%的历史新高,工业及物流租赁2023年新增租赁量仅有290万平方英尺,远低于2022年的630万平方英尺。此外,受美联储此前加息导致的香港高利率也增加了房地产投资的成本,投资者投资意愿不足,2023年商业地产投资额总计400亿港元,仅占去年总额的53%;交易数量105宗,约为去年的60%。

进出口贸易额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实现正增长,但在全球贸易疲弱、中国和东盟贸易增长有限的情况下,作为转口贸易港的香港贸易增长也面临实质性压力。10月、11月香港的整体出口分别增长1.4%、7.4%,进口分别增长2.6%、7.1%,结束了近两年的贸易负增长局势。但结合去年同期贸易数字来看,此次增长主要是前期低基数的原因,贸易实质性增长有限,三季度披露的进出口贸易增加值同比增速-2.1%。

金融板块面临较大挑战,三季度金融及保险行业增加值持续负增长(-0.6%)。2023年,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近14%,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8.83%,两大关键指数表现全球垫底。新股市场行情冷淡,港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港股首次招股募资额仅为463亿港元,同比大幅下降56%,新股融资总额为过去二十年以来低位。二级市场成交也不甚理想, 2023年,港股日均成交额1050亿港元,较2022年日均1249亿港元的成交额下降15.9%。但随着港股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13%下调至0.1%、港交所IPO结算平台将新股定价与交易之间的时间缩短至两个工作日、GME改革正式生效等政策利好,以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愈来愈强,港股市场有望在2024年迎来估值修复。

总体上看,香港经济虽然也在持续恢复,但增长压力依然较大。香港特区政府11月10日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本地生产总值修订数字,将2023年GDP实际增速预测值由8月的4.0%-5.0%下调到3.2%。

澳门[2]:旅游业持续增长,博彩业创下新高

2023年四季度,澳门旅游业持续火热,10月、11月访澳旅客数量分别达到276万人次和258万人次,12月初步统计数量约为296万人次,其中跨年当天的访澳旅客约17.5万人次,创下疫情以来单日旅客数量新高。10月、11月酒店入住率均在83%左右,略低于暑期,12月因节假日带动可能会有小高峰。总体上看四季度旅游业表现与三季度不相上下,中央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是重要保证。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11月1日发布《【“1+4”产业多元工作】旅游业复苏理想 全力扩客源》文件,围绕国家给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全力探索旅游与大健康、科技、金融,会展商贸文体相结合的策略,推出一系列旅游产品吸引内地及海外游客。

旅游业的强势复苏带动博彩业持续繁荣。10月、11月、12月博彩业毛收入分别达到195亿澳门元、160亿澳门元、186亿澳门元,在三季度各月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速分别为400%、435%、433%,创下年内新高,与2019年平均水平相比,已恢复到75%。三季度澳门GDP同比增速与我们预期一致,超过100%,达到116.1%,总额约915亿澳门元,博彩业收入占GDP比超过50%。在博彩业的强势拉动下,预计四季度澳门GDP有望达到1000亿澳门元,全年增速接近100%。

2024年一季度湾区经济形势展望与建议

总体上看,大湾区“9+2”市中珠三角九市和澳门的经济持续恢复,香港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最新广东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GDP迈上13万亿元新台阶,增速4.8%,各季度经济增速均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从全国层面看,2023年中国GDP增长5.2%,高于2022年的3%。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但在坚定信心,增强底气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长仍面临的挑战:一是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外贸都可能造成影响。二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向区域化、本土化方向调整,来自发达国家的限制和新兴市场的竞争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均提出挑战。三是传统支柱产业房地产、金融表现低迷对经济系统和社会信心造成较大冲击,预期修复缓慢。粤港澳大湾区既是中国外贸重地,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且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在其GDP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2%、8.1%(2022年数据,若考虑建筑业,则合计占比超过21%),以上三方面的挑战对大湾区的影响只会更大。2024年大湾区要实现经济增长,需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投资拉动动能持续减弱,稳投资需先稳定民企和楼市信心

2023年四季度全国、广东和珠三角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延续年初以来的下滑趋势,广东10月开始投资增速落后于全国,10月、1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分别降至2.7%、2.6%,与年初8%的目标相距甚远。珠三角除深圳外,其余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或放缓或持续负增长,投资动能仍显不足。

建议一是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做好优质项目筛查,引导民间资本共同参与。2024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已下达至地方,目前山西、河北、海南、江苏等地已披露2024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广东应尽快明确新一年度项目安排及发债进度,落实近期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投资项目,提振民间资本信心。二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存量与增量调节,稳定开发商和居民信心。统筹城中村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以及存量房销售工作,对于合适的空置商品住宅存量房以及规划改造中的城中村,可考虑将一部分调整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既推动房企去库存,又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还可减少重复建设。

2消费增长趋势向好,可联合港澳进一步扩大北上南下消费

2024年1月初,哈尔滨文旅火速出圈后,河南、山东等全国各地文旅通过社交平台竞相上演抢客大战,新招奇招不断,带动居民旅游消费热情空前高涨。1月11日同程旅行发布的《2024年春节旅行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月8日至2月17日之间出发的机票搜索热度同比上涨近2倍,“北上看雪”和“南下避寒”贯穿春节假期。元旦、春节假期加持下,预计2024年一季度大湾区消费将有可喜成绩。

建议广东省及各地市文旅部门抓住消费增长机遇期,通过多元渠道、多样策略引导居民释放消费热情。一是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加强与消费者互动,扩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广、深以外的其他消费增长相对有限的城市,可参考其他文旅局的成功经验,梳理当地旅游特色和土特产品,发布有吸引力的宣传片,扩大旅客流量。二是联合港澳制定特色旅游路线、定制化旅游服务,吸引国内外游客在湾区消费。在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热情高涨、内地居民“南下”港澳或借由港澳前往东南亚消费热度不减的情况下,珠三角各市与港澳可联合采取引客措施,如港澳对经停内地旅客发放消费券,珠三角各市对港澳、国际旅客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或特色纪念品等,进一步提振湾区消费。三是为可能到来的旅游高峰期做好基础支持和服务工作,包括增添机场、车站、客运码头等的航班、车次供应,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做好人流密度高的口岸、车站、商场疏导工作和应急医疗救援。

3国际局势复杂令外贸承压,保外贸可从优势产品和新业态入手

12月全球制造业PMI环比下降至49%,中国PMI新出口订单环比下降至45.8%。在全球经济总体弱增长的情况下,外贸复苏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持续,红海局势紧张已导致中东、欧洲、非洲航线受阻,运价上涨,后续冲突如升级将给全球外贸再次蒙上阴影。四季度湾区外贸表现整体优于全国,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在全球外需尚没有明显明确反弹的情况下,下一步稳定湾区外贸需重点关注结构性机会。

一是抓住全球半导体行业回暖契机,扩大传统优势机电产品出口,同时进一步开拓锂电、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船舶及激光器材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份额,巩固外贸基本盘。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最新预测,2023年Q4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环比增长约为3%,同比增长约为6%,半导体行业新一轮景气周期已经开启。大湾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重要集聚地,无论是上游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还是下游手机、电脑、家电等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均具有优势,需抓住时机进一步扩大出口。除传统产品外,大湾区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也具有优势,如新能源汽车方面,大湾区已经有比亚迪、广汽埃安等知名品牌;船舶制造方面,广州龙穴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龙头企业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在高端豪华客滚船、PCTC汽车运输船、支线集装箱船等产品市场具有全球引领地位;激光器材方面,广东省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占全国30%以上,拥有大族激光、海目星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当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的情况下,大湾区各市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与传统优势机电产品相互补充,共同稳固外贸基本盘。二是继续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做好海外仓建设、仓储物流园区运营等配套工作,推进外贸提质扩量。跨境电商在推动外贸增长方面仍然具有较大潜力,大湾区各市可积极学习深圳经验,做好跨境电商业态培育,推动外贸进出口尽快进入稳步增长区间。

【注释】

[1]疫情之前(2019年)香港的产业结构中,进出口贸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1%,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占比3.4%、2.8%,金融保险业占比21.2%、地产、楼宇业权占比4.5%、11.3%,是香港经济的重点产业。

[2]疫情之前(2019年)澳门的产业结构中,博彩及博彩中介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9%,批发零售、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占比5.6%、4.6%、1.6%,是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北大汇丰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