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增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项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3年新增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研究生项目(M.Sc.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该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共同开设,延续了大学一贯秉承的专业设置国际化、课程设置前沿化、教学内容实用化,旨在满足大湾区乃至国际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3年新增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研究生项目(M.Sc.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该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共同开设,延续了大学一贯秉承的专业设置国际化、课程设置前沿化、教学内容实用化,旨在满足大湾区乃至国际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项目现正式启动2023年招生,欢迎广大考生报读!
项目简介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项目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共同开设。学制为两年,并提供两个细分方向供学生选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本项目依托港中大(深圳)两院及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优秀师资和科研力量,旨在培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尖端人才。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基本理论,并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自动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深入学习。
毕业前,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研究课题项目中,包括与海外知名大学、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提高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深造或就业做好充足准备。毕业后,学生将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大湾区和整个国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助力。欢迎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优秀本科生申请。
课程设置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学生需完成4门必修课、8门选修课,修满36学分并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学生方能毕业。以下所列课程,除研究课题为6学分(计2门课)外,其余课程均为3学分。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项目课程设置 | ||
_ | 人工智能方向 |
机器人方向 |
公共必修课(6学分) |
高级人工智能、高级机器学习 |
|
方向必修课(6学分) |
深度学习、 优化理论与算法 |
机器人操作、 机器人数学基础 |
选修课 (24学分) |
高级计算机算法、高级数据库系统、图像处理与计算器视觉、语音信息处理、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与元宇宙、强化学习、计算理论、并行与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系统与控制、机器人设计与制造、移动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软体机器人、机器人触觉导论、工程材料、信号处理高级专题、人工智能专题选讲、人工智能的安全与隐私、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等 |
|
研究课题(6学分) |
待审批,以官网公布为准。
学院部分师资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师资团队拥有国际顶尖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科学家。他们不仅取得了极高的学术成就,也拥有丰富的国内外教学经验。他们将在学术和职业发展领域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人才。
丁宏强 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信息检索,网络链接分析,高性能计算
黄建伟 教授
美国西北大学博士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港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拓展事务)
研究领域:群体智能,网络优化和经济学
黄铠 教授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处理,网络安全,云计算和物联网
黄锐 副教授
罗格斯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
李海洲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研究领域:语音信息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类脑计算,人机交互
李文烨 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项目联合主任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凸优化,概率推理
林天麟 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现场机器人,人机交互,智能控制
罗智泉 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
研究领域:大数据分析的最优化方法,信号处理中的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数据通信
钱辉环 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机器人,智能系统
Takeo Kanade 教授(兼职)
日本京都大学博士
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机器人
吴均峰 副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分布式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卡尔曼滤波,信号处理,信息物理系统安全与隐私
徐扬生 教授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研究领域:机器人,智能系统与控制,设计与制造,空间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穿戴式人机界面,智慧混合动力汽车等
俞江帆 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微/纳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生物医学
查宏远 教授
斯坦福大学博士
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科研)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及应用
张大鹏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滑铁卢大学博士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士、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
张瑞 教授
斯坦福大学博士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无线通信
张寅 教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
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最优化算法的设计分析以及数值实现,最优化算法在各领域的应用, 在数据科学、图像与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
钟叶青 教授
雪城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云雾计算与大数据,嵌入式系统,并行与分布式系统
朱建 副教授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软体智能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智能材料和结构
*完整师资列表请查看数据科学学院、理工学院官网。
学费与学制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项目 | |
学位 |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证书 |
学制 |
全日制2年 |
授课语言 |
英文 |
学分要求 |
共36专业学分 |
学费 |
288,000元人民币 |
奖学金 |
入学奖学金:10万/5万/3万人民币 学业奖学金 |
申请要求
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申请人优先考虑,欢迎跨专业报考。
申请人需满足下列要求:
-毕业于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大学或机构,具有学士学位,成绩不低于二等荣誉学士,或
- 毕业于认可的大学或机构,具有学士学位,成绩不低于“B”(GPA3.0/4.0或80/100分),或
-完成高等教育课程的学习,具有相当于学士学位的资历
申请人需提交英语水平证明文件:
符合以下要求之一
1. 托福(网考不低于79分);
2. 雅思(学术类)(不低于6.5分);
3. 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GMAT(阅读)(不低于21分);
4. 获得香港或英语为母语国家及地区的相关学位或专业证书。
申请材料
1. 学历证明
本科生毕业证、学位证或在读证明
2. 大学成绩单原件
需教务处或学院盖章,其中需列明全部曾修读的科目及考试成绩。如成绩表未注明均分或成绩等级,则需提供均分证明。(中文或英文,盖有毕业院校公章)
3. 英语能力考试成绩单原件
雅思、托福或GMAT
4. 个人简历(英文)和个人陈述
英文,600字左右
5.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6. 两封推荐信
7. 其他支持性文件
如有需要,或会要求申请人提交补充资料或证明文件
*最终解释权归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所有。
申请流程
网申地址
https://pgapply.cuhk.edu.cn/
报名费
申请费为人民币300 元(一经缴费,不设退费)。
申请时间
首轮申请时间:
2023年5⽉20⽇-2023年6⽉15⽇
二轮申请截止时间:
2023年7⽉15⽇
考核方式
申请人通过材料初审后,方能收到⾯试通知。考试相关内容将在邮件中提供。
(本文转载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